第二章 绿色的成都 第十节 愤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学典籍《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请问先生何为‘止于至善’?”郤正的发问让诸葛迷不敢小瞧。郤正安贫乐道,博览坟籍。
诸葛迷微笑道:“止于至善是儒学的人生境界。大学之道,其实就是修身之道。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天赋的光明德性,但这种德性不能自然彰明,而是需要人为地修明。在修明天赋的光明德性之后,还要推己及人,让天下人都能明明德,使社会面貌得以日新。达到至善的境界。”
“既然先生知道儒学修身要义在明德,亲民,为什么现在闭门造车,不肯传教授学呢?”郤正话外有弦音,原来是不满诸葛迷的不亲民。
诸葛迷是牙齿打进肚子里,自己承着。他宣扬儒道,但为了明哲保身,结果没能做到儒家的推己及人思想。这也难怪有学子会对他不满。很多人就是冲着诸葛迷的儒道精神前来苦寒门求学,不料几个月下来诸葛迷除了教导爱国主义,其他的儒家思想什么也没传授。这让不少学子大失所望。
“好好好,我才德浅薄,不敢误人子弟。”诸葛迷言不由衷。
如果连他都才能浅显,其他老师早该回家种地去了。若说他修行不够,又怎么会宣扬儒家的哲理精要,又怎会让天生质朴的茶仙都十分尊敬。
原因只有一个,他有私心,他不敢大肆宣扬道义。人性中潜藏的胆怯心理让诸葛迷在学术上迷失方向。他做不到成仁取义,因为他不想就这么白白牺牲。他还要辅佐诸葛亮,在三国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布鲁诺情愿为了真理,将生命在火光中燃烧,那固然很美。但诸葛迷不想做布鲁诺,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蜀汉生存下去。命都没有啦,宣扬儒学就无从谈起。
诸葛迷发现自己变了。与才到三国时的幼稚表现相比,他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政治很复杂,诸葛迷暗暗告诫自己,一切小心。
“先生,请您教导在下关于儒学的修身之道吧!”郤正恳切地请求着,目光充满殷切的期盼。
“许多道理需要自己去研读古籍。成仁取义虽然体现儒学的人生价值,但不是什么时候都去做殉道的事情。”诸葛迷对郤正耐心地解释道。这似乎更像对自己的忠告。前些时候差点就为了还原儒学本来面目而殉道。现在回想起来,总有种别样的感觉。
郤正忽然说道:“我听说先生宣扬无神论,反对天人感应,结果被朝廷打入大牢。在我们学士看来,大人以身殉道的精神给了我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影响和感染。殉道者虽落难而不失义,虽腾达而不离道。无论落难还是腾达,都能一如既往地积极入世。”
想不到被打入大牢,竟然变成一个生动鲜活的殉道事迹,博得益州士人的同情和理解。诸葛迷惊得目瞪口呆。联想起刚刚踏进苦寒门,舍长赞美我正直坚贞的人生风采为学舍学子所景仰。当时还以为舍长是在溜须拍马呢。又联想到后来那些因为仰慕诸葛迷而走进苦寒门的学子注视自己的眼神无不怀着崇高的敬意。
现在终于茅塞顿开。原来大家都以为我是杀身殉道的大儒。
诸葛迷又猛然醒悟:难怪清丽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茶仙也会对他礼待有加。原来他宣扬儒家精神的凛然正气逐渐感染着周围正直的人。

“我明白哩!我明白哩!”诸葛迷差点兴奋得跳起来。连他也说不清楚是否因祸得福。一瞬间他找到了追求事业的成就感,原来这是令他最兴奋的感觉。
“诸葛先生,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一名学子推开门,气喘吁吁地叫起来。
“到底发生什么大事?”诸葛迷也是暗吃一惊,不过还是沉着地问道。在他看来,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天塌下来。其他事情不值得如此惊恐害怕。
“朱褒…反了…课堂上大家都在议论南中的局势。”
诸葛迷冷笑一声,平静得出奇地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值得大惊小怪。”根据史书记载朱褒是建兴元年夏谋反,今天已经到了深秋。这些青年的消息也太落后了吧。
赶到课堂,众人早在高谈阔论着南中的政局。见诸葛迷进来,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他。似乎国家大事都和他有关系。
诸葛迷大步流星走上台,朝老师行礼。老师十分知趣地闪在一旁,把讲课的论台交给学生诸葛迷。
诸葛迷意气风发,面对着台下数百名求学的平民子弟,润了润喉咙,高声讲道:“今天我很高兴看见大家在谈论南中的政局。我知道很多人是冲着诸葛迷的名气来苦寒门求学。你们不是要探求儒家先贤的思想么?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就是儒家先贤为天下之人设计的达到至善境界的人生理想。”
他想到了郤正的话,不由得补充道:“我们不是提倡爱国?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高兴看见大家谈论南中,很高兴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国家的热爱。我们没有麻木,想到国家安危,我们就热血沸腾。”
诸葛迷的情绪有点失控。他高唱着爱国主义,激励着台下数百青年。此刻他感觉自己融入到蜀汉这个国家里,融入到这群慷慨激昂的年轻人里。
“请诸葛先生告诉我们为什么国家不出兵镇压?”
“为什么丞相不出兵?”
“我们要参军,我们要保卫国家!”
青年的情绪更加激动,他们满腔热血要报效国家。有人叫吼着要参军,有人嚷嚷着要政府出兵。
涉及到政治这个敏感的话题,诸葛迷全身仿佛被电击一般,紧张得颤抖。朝廷没有钱粮,打不了南中,可是这些秘密不能告诉学生。“恕不奉告!”诸葛迷沉重地吐出四个字,兴步冲出学舍。
穿过枫树林还依稀听见学生喧闹的声音。一帮十足的愤青!原以为只有在现代文明社会才会出现的愤青,提前两千年出现在三国的蜀汉。诸葛迷无奈地摇摇头,他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他依旧不愿意卷入政治旋涡中。迷失方向的他再次来到天香楼。茶仙说过如果有什么困惑可以去找她。
“老板,在下有要紧事情面见小姐。”诸葛迷不等伙计砌茶,抢先说道;
“我家小姐说过,这几日先生会来找她。”老板呵呵一笑,表情显得有点神秘。
“仙子真是料事如神,竟然猜到我会来!”诸葛迷丝毫不觉得惊奇。既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还有什么猜不中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