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十八节 舌战群儒(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进东宫大堂,就听见众人喋喋不休地争论着。
“各位,各位,此人是忠烈侯诸葛迷。”屋里很吵,谯周那点声音就像细蚊嗡嗡,早淹没在如潮的辩论声中。
谯周对诸葛迷极为喜欢,不厌其烦地向在座众人介绍着身边的朋友。谁知众人不卖帐,不但没有‘失敬失敬’的谦辞,大多数人居然连看都不看诸葛迷一眼。
一时间诸葛迷感到倍受轻视,面子扫地。
大堂坐着十几位,仅有一人起身礼迎。
中央主位那胖乎乎的小子凝神倾听大家的发言,没有理睬,估计这小家伙就是太子刘禅。下首右侧另外六位**舍不得离开坐席,只是友好地微笑,算是行个见面礼。
尤为可恨的是左侧那帮人,别说打个招呼,连正眼瞧都不瞧诸葛迷一下。
只有起身的这位中年给诸葛迷留下良好的印象。他长冠博带,衣袖翩翩,容貌温和,谈吐文雅。从起身避席,到上前三步迎接,谦恭有礼,显示出他良好的个人修养。相反左边那群高谈阔论的人,明明见有客人进来,不打招呼,就是正眼也不瞧,让诸葛迷感觉十分傲慢无礼。
“请随便坐!”谯周宽大的长袖在空中摆个弧型,没有给客人指明具体方位,自己就立刻捡右边唯一的席上盘膝坐下,把初来乍到的诸葛迷晾在一边。
左右两侧再无空余坐席,你个谯周叫我坐哪里?诸葛迷气不打一处来。见左侧坐着四人,最后两人站立;右侧多达八人坐着,无人站立。于是只好靠在左边站着听他们谈论,暗道:太子这主人当得好自在。
才靠着左侧站稳,右侧席上八位恶狠狠的眼光齐齐射来,吓得诸葛迷心里发抖。他一时半会想不明白为什么适才目视招呼的几位突然变得跟仇人似的瞪着自己。
诸葛迷第一次见到这等场面,事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察觉异样的眼神难免七上八下很不自在。
尤其是刚才那位主动迎接他俩的中年,温和的脸色褪去,换成一张失望的脸和一双怒视的眼睛。
绅士变粗人。诸葛迷不名就里,悄悄问身旁那位看上去约莫三十出头的青年。
青年生得七尺有余,印堂饱满,双目有神。与在座众人不同的是头戴帻巾,身着麻制宽袖褥衣,明显看出是身份卑微之幕宾。
“在下苏章,南郡人。你可是荆州人氏,若是蜀人可以退回到右边。”身长俊伟的青年轻声问诸葛迷来历。
原来左边坐的是荆楚派,右边坐的是蜀川派。
难怪我站在左侧引起右边的人强烈不快。
跟随谯周进堂,蜀川派的还以为我是同伙,结果见我倒戈跑到右边站立,心里自然有大骂我的,就连谯周大约也恨我趋炎附势巴结荆楚派。
左侧那些人说也奇怪。先前见我与谯周一同,连瞧都不瞧。现在等我站在左边,对我倒也正眼瞧了瞧。想是认为我站在荆楚一派,便是志同道合了。
诸葛迷总算意识到自己因冒失得罪大批名人,后悔不已。自己只是随便一站,就站出个里外不是人。
古代身份高贵的人坐着说话,身份低下的只有站着的资格。左边荆楚派只顾说话,态度傲慢,哪里会当真理睬他一个站着的人。诸葛迷堂堂一个忠烈侯竟然落得与普通幕宾相同待遇的尴尬境界,愧得脸不知往哪里搁。
“请问大兄,这些都是什么高人?”两侧安坐着这些所谓名士就凭对待诸葛迷的那点态度完全对得起‘高人’二字,高傲之人。

“左边上首这位是侍中廖立,对面第一个是尚书邓芝。”
诸葛迷一面听别人议论,一面听苏章介绍。
在座诸公都是蜀汉有名的文士,其中不乏东宫重臣——刘禅的心腹,此外还有大名鼎鼎的西蜀三俊和荆楚四杰。
适才起身迎接的正是邓芝,位列‘西蜀三俊’之一。诸葛迷心想:邓芝礼仪有加,不愧号称‘西蜀三俊’。其他人如此无礼,哪配得上才俊的雅称。哼哼!好你个三俊四杰,不把我诸葛迷放在眼里,呆会就让你们大跌眼镜。
双方围绕选举用人展开激烈讨论。当学识广博的秦宓提及曹丕起用陈群实行九品中正制时,荆益两派辩论达到白热化。
蜀川派强烈反对九品中正制,荆楚派则强烈赞同这一敌国新制度。双方很快围绕作弊问题进入短兵相接的激烈程度。
诸葛迷研究三国,知道这九品中正制终究只是一项权宜之计,但若与目前混乱的选人制度相比,也有其进步性。他一面聆听,一面沉思,心静如止水。
猛然间诸葛迷高声说道:“究竟是谁说因为作弊就贬低九品正中制?”他于荆益二派并无半点矛盾,就事论事而已。当然也想抖出所学历史,乱中取胜,让两派名士不敢小瞧自己。
坐中一人应声答道:“在下所言。”
葛衣短绔,袖口宽松,虽然刻意简朴,但举手投足间,隐隐然一股世族之气。
诸葛迷暗笑道:你不是洛阳名门之族么,本该身着锦衣,没由来穿个平民的葛布服饰装穷。莫非沽名钓誉,骗得蜀人赞你节俭不成。
诸葛迷面带笑容说道:“阁下就是洛阳孟孝裕吧。听说你博物识古,精通汉家旧典,失敬失敬!”
“不敢当!”孟光以为称赞自己,大喜过望。
“我听说阁下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不知道阁下是否读过《吕氏春秋》?”
“我平生最爱的就是三史,《吕氏春秋》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孟光毫不谦虚,对于史书那是他最擅长的。
“孝裕兄听说过因噎废食的故事吧?你认为有作弊就反对九品中正制,好比有人因噎废食。古人所不取也。但凡选举必有拖人舞弊者,郡国选举要不是作弊盛行,也不会弄得‘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照你所言,凡有舞弊就废除选举,那么干脆选材就不要任何制度。如此凭什么选取可用人才!”诸葛迷快速流利地说出大段话。
气得孟光怒道:“你…强词夺理…”
“因噎废食,孝裕可取!”左侧有人调侃一句,气得孟光再无话说,一**坐在席子上。
刘禅起身问道:“阁下何许人也?竟在高堂放胆直言!”
“在下忠烈侯诸葛迷!”这一次当真语惊四座。众人也听说最近陛下新封赐了一位忠烈侯,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位年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在下愚钝,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忠烈侯。”起身刁难的是一位头戴通天冠、身穿皂缘领袖单衣的中年。缝掖其袖,合而缝大,仿效《礼记》中孔子的服饰。俨然一位复古主义者。
****************************
本节每个人物的服饰都照史书记载的人物性格搭配,有纰漏之处望读者大大指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