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番外(二十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宁没有了我急切盼望的人,便由着性子,急一阵、缓一阵,随意溜达着西去。我不同四哥,每年都会出京视察民情,如今豁达了心境,沿途各省风土人情慢慢逛来,倒也有趣。途经陕西时,遇到一个街边卖艺的老人家,音律奇绝,想要与之把酒深谈,又恐连累了他,只好请他为我制一管竹笛,音色清越动人,笛尾刻上了一个“禟”字。
如是走走停停,两个月才进了青海,还在路上,各种消息就络绎传来:
十四弟被留在圣祖陵前守陵,不算意外。儿子登基才半年,没福的德妃太后就这么气得一命呜呼,随大行皇帝去了。
“真的连自己老娘都逼死了?”我身边的秦道然,贬官后被打发随我一道去西宁,大约原本仍存侥幸之心,听说这个消息,知道不但起复无望,而且性命堪忧,初夏时节,居然也打了个寒噤,说话也豁出去了。
我冷笑。再不需要任何客气,只要传遍天下:这个雍正皇帝,自己一母同胞的小弟弟什么过错也没有,却一再逼迫,发配守陵,终于把个老母亲气死了。有了这个佐证,说他弑父篡位,也不怕天下人不信。
而我们的十五弟,年不及弱冠,只不过和八哥交好一点儿,什么都没有参与,居然也被打发去了守陵。老安亲王的两个孙子,吴尔占和色尔图也革爵了,被发回盛京看管起来。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居说十三弟派手下亲兵,往天山来了一趟,只为运送一朵雪莲。
雪莲?想起他看我那道复杂目光,才忽然想起了一直被我忽视的,他注视凌儿的目光,不由叹息……
在西宁安顿下来,住进节度使府后花园,轻易的找齐了在这府中服侍过凌儿的所有人,住在她住过的屋子。凌儿一年前居住在此用的梳妆台与匣子,甚或少量我送她的衣饰,历历在目,恍如隔世。
无聊时大肆宴请西宁城中所有官员,包括守城门的无品小吏,和如今的大将军年羹尧。年羹尧心中有鬼,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干脆识趣的与我虚与委蛇,面子上居然相交甚好。若天气晴朗,便带上酒食,纵马几十里,到草原、青海湖,甚或天山脚下冶游。反正有年羹尧的一队士兵随时跟着,我不忧安全,更不用担心野兽,反倒十分自在。
再往前,就是昆仑山口了。昆仑山口,六月雪七月风,一年四季分不清。晴朗时,这里的天是如此湛蓝,与京中秋日高天薄云的蓝天不同,这是我命中最深邃动人的蓝天,低低的压迫着视野,彷佛伸手可及。云朵洁白,大朵大朵在风中寂静的飘浮。有时荫蔽了阳光,就会在山间浅浅的绿地上投下大片游移的阴影,象是淡淡的梦魇。

忽然全身松弛,仰天躺倒在软绵绵清香的草甸上,身边的人居然大惊失色。
是的,他们一时还不习惯。京城的满人为显矜贵,繁文缛节罗嗦得自己都要弄不清楚。想想平时,寻常上衙门办事或拜见、接见人,少说要换三次衣服:见面之前,上门要按自己身份穿官服或礼服,以示尊重;主人见到之后,为示亲厚,要请客人换上便装,轻轻松松说话;事情谈成出门,官服不用重新穿了,怎么也得重新换件大衣裳才好出门……有此风气,哪怕京城寻常四五品官儿出门办事,身后也得跟着好几个拿衣包和四季随身物品的小厮,真是虚张声势到了可笑的地步。
在这西疆广袤的天地中再想起那种生活,摆架子给谁看去?不如自在。于是哈哈大笑,连笑声也传出去很远很远。
若我早些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生活、若我干脆就生在西疆,又当如何?
至少不会是一个让凌儿讨厌的人。因为这里的美,像凌儿一样,旷达而清脆,美得让人心碎。
伴君如伴虎,凌儿,虽然你聪明的选择了住在圆明园,但与这个刻薄猜忌的冷面人相伴,难道不会委屈了你么?
十四弟恁的贪心了些,哪怕在此做一个牧羊人又如何?碧草如织,羊儿埋头吃草,洁白的羊群呆头笨脑,傻傻的样子让人看了发笑。年轻的牧羊人头顶花帽,骑着高大的骏马,威风凛凛的甩动手中鞭子,唱起嘹亮的情歌,歌声随风而逝……
遥远雪山上溶化下来的雪水汇成清冽的小溪,欢快的漫过草坡,岸边开满星星点点的花朵,懒洋洋的骆驼、容易受惊的羚羊、迟钝的藏野驴在四周不慌不忙招摇过市,憨头憨脑的旱獭在草地上鬼祟张望,头顶盘旋着老鹰,一碧万顷的青海湖边,丹顶鹤仙姿绰约。
凌儿,如果有来世,我们一定要到这里来,简简单单的牵着手,相看不厌,爱得一世宁静。
青海湖畔横吹笛,看不知名的水鸟随笛声盘旋在身旁四周,忽然泪流不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