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妃薨逝,以皇贵妃礼隆重葬于皇陵,上谕称其“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不到年底,其父年暇龄也在家中病死。
死了一位妃子,在宫里自然是一件大事,但对外面来说,除了因为联想上年家曾经的盛极一时,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诸多猜测、感叹的话题之外,这件事很快就没入过往时光的烟尘,成为历史。人们更关心的,是现在。
雍正三年年底,年妃死后不久,年羹尧案所有涉案人均已受刑,完结了此案。
“托孤”重臣,为皇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舅舅”隆科多被以小事惩罚降职。
简亲王雅尔江阿因“人甚卑鄙,终日沉醉,将朕所交事件漫不经心。专惧允禩、苏努等悖逆之徒”,被革去亲王。
已废裕亲王,“老庶人”保泰居然真的重病不起。
“十四爷”允禵因为“任大将军时任意妄为,苦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糜费”,从贝勒降为贝子。
“九爷”允禟因为“携银数万两往西宁,买结人心,地方人等俱称九王爷”,被革去贝子爵位。
“八爷”允禩因其手下杖杀一名护军,“擅专生杀之权,甚属悖乱,应将允禩革去亲王,严行禁锢”。
……
要动手了!连宫里作粗役的太监宫女都在私下交换着这四个字,大约全天下都已经在等着看看,皇帝会多么彻底的清除“八爷党”?究竟会不会对恨之入骨的几个叔伯兄弟,下最后杀手?
无论如何,年总是要过的。又到除旧迎新时,皇帝许下的给圣祖康熙“倚庐守丧”三年期满,皇后奉旨仍迁回了坤宁宫居住,皇帝大宴群臣、赏戏同乐。
但胤禛不喜欢听戏。不但自己不喜欢,还最讨厌王公大臣家中眷养戏子、收留科班、特别是从南方收罗能歌善舞的女孩子——偏偏这些都是京中富贵人家最喜欢的消遣。
所以正月初一,皇帝给朝中大臣赐晚筵并赏戏,连后宫女眷也都有份儿参与喜庆大礼,应该最是热闹的时候,李德全突然跑回养心殿全部更换过了器具、布置一新的东暖阁,对我说,皇帝觉得烦闷,要我去漱芳斋迎候,立刻随驾去圆明园。
无缘无故的,为什么“烦闷”?我立刻随李德全乘上软轿,穿过半个紫禁城,赶去漱芳斋。
雍正年间,后世知道得比较多的皇宫戏园——畅音阁还未修建,那应该是最喜欢热闹花样的弘历后来建的了,现在只在御花园西面的漱芳斋,有一座宫内最大的戏台,清皇室入主紫禁城以来,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几位皇帝、皇太后常在漱芳斋后殿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
白天里,祈福、祭天祭祖、朝贺都是官方礼仪,晚上的赐宴自然也是。后妃、皇子、公主、亲王郡王贝勒及其家眷……满满一堂,显得像个家宴的样子,据说连被革了亲王的胤禩,因为仍是至亲宗室,也由八个粘竿处侍卫严密监视着被“请”了来,坐在众兄弟间,以示“同乐”。得赏了位置参与听戏的朝廷重臣们格外荣耀,台上戏子更是打点千般精神,拿出看家本事,满台的西王母、老寿星、仙女仙童、海龙王、祥云瑞兽,歌功颂德,齐贺圣主盛世……
好一副花团锦簇的人间富贵图!
这满堂或真或假的其乐融融,只因为他一个人的在场——他却不耐烦要走……除非心里有什么事,立刻就想去做。站在漱芳斋南侧一个大柱子后,我几乎肯定的点头沉吟着,等待胤禛。
进去通传的李德全却神色有些惊慌的跑出来了,皇帝不在那里,其他人居然没有一个说得清皇帝刚才的离场是去了哪儿。
怎么可能?这样场合,皇帝可是众人目光的中心。
我把脚步略略移出阴影望过去,这里坐的是后宫众人。正中金龙桌围的大膳桌自然是皇帝刚刚坐的,皇后和几位阿哥坐在东边两桌,其他妃嫔和宫里的公主都是两人一桌,按位分高下,册封先后,在靠后一些的东西两边,鹅黄帘子后面,依序列座。亲贵王公和重臣坐在下方院中,眷属诰命则坐在院子东西两侧的配殿……有什么地方不对,好象少了些重要的人……
我回头问李德全:“你十三爷、十六爷、十七爷在哪?八爷怎么也不见?还有,皇上今天整天都带着方先生,方先生人呢?”
他眯着眼看了一圈儿,恍然道:“果然如此!皇上命老奴去请主子的时候儿,十三爷、十六爷、十七爷都还在呢,方先生也在下面和张大人坐在一桌儿……”
“明白了。李公公,我没有来过漱芳斋,请问,若皇上要更衣小歇,暂时躲躲清净,应该去哪儿?”
“回主子,那自然是去前殿,主子您随我来。”
一场盛会,已经因为他一个人的离去而黯然失色了。台下亲贵王公和官员有些沉不住气的已经在互相递眼色,坐得近的甚至交头接耳起来——皇帝甚至不打算把场面撑完,一定有事要发生了。
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的皇家戏台,台上的戏依然热闹,台下的戏却恐怕正要开始,多少人的荣辱沉浮、身家性命密切相关,比台上那些戏相比,扣人心弦何止千万倍?最后看了一眼盛装浓妆,在明亮的灯光中端坐得如庙里神像的皇后,她的右手以完美的方式轻轻搭在左手背上,每只手上三根长长的“指甲”珠光夺目,一动不动,仿佛听戏入了神,又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皇帝走了,她就是镇场的人——皇后是一个政治职务,也真难为她,今夜恐怕要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端坐到底了。
胤禛不喜欢听戏,我怕热闹。特别是从热闹的地方离开,我总能敏感的捕捉到异常的寂寥——离开唱戏的那个院子才两条走廊,戏台上的唱词科白,每一个字依然听得清清楚楚,空旷的宫殿建筑无人处却已被无比强烈的衬托出过分的幽暗寂静。
就在穿过两殿间最后一道走廊时,我急遽收步,拉住前面匆匆引路的李德全。他诧异的回头,我摇摇手示意他和我身后的高喜儿噤声。
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大柱子旁,木桩般站着方苞,纹丝不动得几乎让过往的人要将他忽略为柱子的一部分。稍微走近些看,他平静的双手交叉垂握在身前,眼观鼻、鼻观心,敛着目光,他侍立的右前方,朱漆大柱间阴影中站着的,正是胤禛。
胤禛背着手,冷然立于幽深背景里,北风鼓荡起他黑沉沉的斗篷一角,仿佛四面八方涌来无数无形的气——憎恨与轻蔑,强烈的集中到他所站的方寸之地,再从他暗夜般的眸子里凝成锐如刀锋的目光,投向对面的某个地方。
对面,大约是前殿外的一处石阶下,雪地里,一个人同样背着手,迎风峭立,永远洁净无暇的月白袍子外,随意披着一件白狐雪衣,脸色如雪,苍白至病态的透明,优雅的嘴角却带着笑。他微微仰着头,似乎是在看天,又像是在赏雪。他四周仿佛有一种比风雪更酷寒的东西,将他与这个世界奇怪的隔离开来,再也没有什么能触及到他,只是,他自己也被禁锢了……
胤禩与胤禛,这样的兄弟二人,最后的对决,终于回归到最简单的方式,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才应该是传说中的“决战紫禁之巅”吧。茫茫雪夜,他们在想什么?会不会想起幼年在这红墙中、阿哥所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若是只想得起多年的刻骨仇恨,多么无趣。
除了白雪皑皑反光,天地间再无别的光线来源,他们也许可以用最简单朴实的方式,儿嬉般狠狠打上一架,痛痛快快的完了此劫。
但他们恐怕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架。刚离开母体,就必须从母亲身边抱走,在阿哥所统一抚养长大,他们还没学会说话可能已经明白自己身份的特殊,刚学会走路已经知道自己身边围绕的都是“奴才”,几岁就已经懂得一言一行要有尊贵雍容气度,再到上学,师傅不教八股文章,教的都是兴衰成败、治世驭人……
静悄悄离开他们,胡乱往殿外走,坐在一出无人栏杆上看着雪发呆:他们的一生在别人看来精彩绝伦,对他们自己,却未免太无趣了。
正在“腹诽”,却被另外几个无趣的人一转头看到了,胤祥带着他两个弟弟走过来,随我往外看看雪,轻声道:“见着皇上了?”
“是,还有八爷。”
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大约因为我并未收起嘲笑的神情,胤祥苦笑着将目光锁在我脸上,移时,才自言自语般说道:“我和庄亲王、果郡王几个,奉旨先去圆明园恭候皇上御驾。”说完几个人被簇拥着转身消失在雪中。
大年初一就在圆明园熬夜密议,即使对于勤政得过分的胤禛来说,也是很不寻常的。直到年初三,方先生和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有离开过圆明园,听阿依朵说,外界已经传言纷纷,人们都私下揣测,八爷要被杀头抄家了。
“……阿依朵,你怎么好久都不来陪我玩了?正想叫人找你去呢……怎么看上去还有点心事似的?”我实在是懒得再提他们兄弟,却好奇的伸手摸摸她的脸。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那个老庶人病得快死了。”阿依朵鼓起腮帮子,闷闷不乐。
……
“……你这样看我做什么?我与他虽然没什么夫妻之情,好歹也做过一家人嘛,保泰那么没用,被贬之后更是丢了魂儿似的,要是我早些丢下他不管,他早就死了——我是那种人吗?”阿依朵被我看得莫名其妙,辩解着。
“我看你啊……呵呵,真是越看越喜欢。特别是和他们比起来……”
我笑咪咪的抬抬指头,指向远处湖对面,银妆素裹的高高一所殿房,那里背靠结了厚冰的湖,底下烧着地炕,将四面轩窗洞开,远近白茫茫一片的雪地里,只要一有人靠近,里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是皇帝和胤祥他们吗?他们就是在那地方商量怎么整治自己兄弟?”
“这话说的,真是一针见血了!可不是吗?”我轻轻鼓掌,“你知道你最可爱的是什么吗?换做别人,既然原本就毫无感情,一旦他落败失势,肯定避之不及,哪里还有心情照顾他一个半老头儿?落井下石还差不多。你从来不读什么圣人之书,不谈仁义道德,但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顺应着最善良的本心,与那些满口君子圣贤,背里捅人刀子的人真是天壤之别。”
“说什么呢……是在夸我?怎么听着怪怪的?”阿依朵真的有心事,根本就没怎么听我说话,挥挥手,左右看看,把木头一样杵在旁边的高喜儿瞪走了。
“……但我太清楚了,阿依朵,保泰要死了绝不会是你的心事,赶走高喜儿做什么?快说吧。”
“凌儿,听说岳钟麒在川西打一个西藏土司时受伤了,皇上命他回京修养一段时间,顺便述职?”
“什么?岳钟麒受伤了吗?我不知道啊,他伤得重不重?”
“嗯,大概比较重……”
“等等!”我突然拉住她的胳膊,“皇帝的信息是最灵通的,特别是像岳钟麒这样手握重兵、镇守边陲的将领。现在就算皇帝手上已经有了这个折子,如果我都没听说的话,消息一定还没传出去,你从哪儿听说的?莫非……你私下和岳钟麒有书信来往?……”
“……哎!你就喜欢想那么多心思……管我怎么知道的呢,既然你也还不知道,那我先走了……”
“嗳!就这么跑了?还指望我帮你打听消息吗?”
阿依朵已经疾步走到大门外,听我这么说,突然转身道:“对了!我要赶着给老庶人准备后事去呢,正好他求我帮着问问,他以前给自己准备的寿材什么的,都是按亲王等级做的……”
京中旗人都很好面子、重排场、喜享受,就连死后也不肯将就,比如皇帝,往往是一登基就开始勘踏修建皇陵,就是普通旗人也很爱摆阔架子,更何况保泰还曾是亲王呢,我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现在既然已经革了爵,自然不能再用,皇帝最讨厌他们几个了,问都不必问的。也怪可怜的,你就看着办,骗骗他吧。”
“对了,他就是想求皇帝额外开恩,让他丧仪不要太难看。嗨!真没出息!”
说得好好的,突然插上这么一句评论,快言快语的阿依朵也不等我再发问,匆匆骑马跑了——连出行方式都不像所有女眷那样用轿子,偏要像在草原上一样骑着马儿到处跑。

连李德全都只能在最近一处殿房里候命而不得进入,给皇帝他们端茶送水的时候,我也难免要算上一个,把手中食盒交给李德全,带着他和高喜儿踏入温暖如春的“会议”室内,胤禛负手站在窗前沉思,胤祥三兄弟在南面窗下坐了一排,方苞独自在胤禛的书案边坐一张大椅子,神态各异,都还一副思绪深深难以自拔的样子。
最后从煨得滚烫的煲往外盛汤,端了第一份要送到皇帝手上,他却正好回身,把手上一本折子往书案上一丢。
昂贵的定窑白瓷盏“哗啦”一声碎了,打破室内冻结的气氛。
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其他人的惊呼声还未结束,胤禛已急急问道:“可烫着哪里了?”伸手拉过我去看。
他这一伸手,我才发现汤都洒到他手上了,再低头看看自己,不过是前襟上沾到少许,雪天的大毛衣裳厚得很,我哪里有事?
不知道该笑他不知寒热,还是该先磕头认个“烫伤龙爪”的罪,一边拿绢巾轻轻擦掉他手上的热汤,一边说道:“李德全,赶紧去找薄荷油来,高喜儿去传太医,快!皇上手烫了。”
胤禛这才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所幸天气严寒似乎减轻了烫伤的程度,左手背上皮肤只是红了一大块,他意识到自己方才失态,有些尴尬,笑笑说:“高喜儿回来!这个不妨事,一会儿就好了,哪用得着传太医?”
刚刚被吓得霍然站起的胤祥兄弟三个和方苞大概也看明白了事态,放松下来,胤礼突然忍不住发出“扑哧”想笑的声音,我回头瞪他时,他正狠狠低着头憋住笑。胤礼左边是他十六皇兄胤禄,一个敦厚的少年,还在左右环顾方苞和胤祥,好象尴尬的倒是他。只有胤祥一直很安静,站在那里看着我和胤禛两个拉着的手,微微笑。
“罢了!议了三天,你们也乏了,传张廷玉,先把折子发下去,交由内阁、九卿、詹事、科道及各省将军、督、抚商议,凡四品以上官员皆可上折子专言此案——先看看他们怎么说。你们进了参汤,各自回去休息罢。”
胤禛看他们跪安出去了,才重又拉着我的手,仔细上下打量说:“方才可吓着你了?果真没有烫到?朕又没有传你侍侯,你也天天守着做什么?有李德全在就行了。”
“这里连李德全也靠近不得,难免有些不周到处,我没什么,皇上才辛苦呢,大过年的……还有,可别再提刚才的事了,自己烫了都不知道,还看着我——叫他们看笑话了。”
“呵呵……”胤禛一时忘情,伸手抚我的脸,正要说什么,李德全在外面叫道:“张大人奉旨求见!”
“哎呀!张大人也是每天都守在这里的,一传就到,十三爷他们也还没走远呢!”我立刻回过神来,果然看见南面窗外,方苞和胤祥兄弟四个人的身影沿结冰的湖岸还没走远,北面张廷玉已经低头走向这边。
“皇上你真是的!叫他们都看见了……我先走了!”自觉脸上发热,这种样子一定要避开张廷玉这个学究先生,免得他又皱眉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于是转身匆匆走了。
下到沿湖的走廊,宫女们在转弯处廊下等我——宫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宫女没有太监可靠。一则,宫女中有出挑的、心气高的,可能成为妃嫔的情敌,或为了小心思而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事情来;二则,宫女二十五岁便会放出宫,不像太监,一辈子只能老死在宫里,没有别的出路。所以最机密的事情,无一例外的只能由太监侍侯。
走得太快,突然发现前面就是磨磨蹭蹭边走边说话的胤祥他们,我带着一群宫女,想避开已经来不及,胤礼听见动静回过头来,立刻笑嘻嘻转身作揖:“凌主子!啧啧……刚才可烫着了?请太医瞧过了吗?”
知道他一开口就没好话,我一边请安回礼一边笑道:“十七爷这话放肆了!皇上烫着了,你不担心,怎么来问我?”
“嗨!烫在皇上手,疼的不是凌主子的心?更别说,凌主子还没烫到,皇上就已经心疼了,臣弟这也是出于敦睦友爱之意,替皇上分忧嘛。”
胤禛与年长兄弟们的关系势同水火,加之胤祥这几年蜕变得成熟寡言,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开朗,更不再轻易嬉笑怒骂,胤禛少了许多轻松开怀的机会,心底不是没有遗憾的,所以他对胤禄、胤礼这两个年纪小、没有陷入之前党争的弟弟一向亲厚无间。潇洒诙谐的胤礼就如同从前的胤祥,私下在皇帝面前一向可以恣意取笑,百无禁忌,但他本身也聪明过人,知道察人心思,戏谑不至于过分,往往能博皇帝一笑而不追究,所以满宫上上下下的人,竟对他这张嘴无可奈何。
我被他嘲笑惯了,厚着脸皮就要走,他又左右对自己两个兄弟说:“怪不得凌主子时常跟皇上也是‘你’啊‘我’啊的称呼,把咱们外人在眼前的,都当木桩子,还得假装没听见……哎!方先生,您一定也听过了吧?”
方苞本来想假装没听见的,被他一问,不知想起什么,居然也忍不住破颜一笑,又赶紧收敛笑意,转身看起了雪景。
胤礼还要说,一直微笑不语的胤祥突然发问道:“凌儿,你身后这个,不是以前的翊坤宫里的宫女吗?”
胤祥是领侍卫内大臣,又主管户部和内务府,整个宫禁的侍卫和宫人都由他负责,这算是问正事了,胤祥现在是朝中真正的中流砥柱之臣,又是长兄,他这么一开口,胤礼果然闭嘴了。
“是,她是以前年皇贵妃身边的兰舟。年皇贵妃丧仪已毕,兰舟年纪早已过了二十五,内务府不知道怎么分派的好,我就先要了过来,想给她物色个好人家许配了,也不枉自幼就忠心耿耿跟了年皇贵妃一场……你也知道,现在要出去说是年家的,还不知道叫人怎么挤兑呢。”
“怪道看着眼熟,以前在四贝勒府就见过的,只是那时候她年纪还小,颜面记不清了,既如此,也是个难得的,京城三万上三旗禁军,有的是尚未婚配的武官,让她挑个好的,我做主——过几年挣了功劳升了官儿,她就稳做诰命了。”
“兰舟谢怡亲王!谢凌主子!”
胤祥挥挥手,带头转身走了,目送他们走到外面,被一拥而上的家丁们接上暖轿,我才沿回廊另一边回到我的“藏心阁”。
兰舟反而添了什么心事似的,站到哪儿就是发呆,我正闲得无聊,抱着雪球转了几圈,见她还是那个样子,便悄悄以目光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兰舟!”
“啊!主子有什何吩咐?”
“你在想什么心事呢?自打刚才听怡亲王说要给你挑夫婿,就这么魂不守舍的,难道你已经有心上人了?别担心!自由恋爱最好了,说出来,我帮你做主。”
“啊?不是的……”兰舟一听,慌得“扑通”跪下,连连摇手,“主子!奴婢绝没有这样的心思!”
“唉!跪什么?你刚来我身边,不知道,我身边的人听我这么说,一定高高兴兴谢恩。”
“是!可是……兰舟是有心事,但绝不是为自己……”
“哦?那……就是你家人?”
“兰舟没有家人,兰舟是年家老夫人从街上收留的孤儿。”
“哦?站起来好好说!”我很好奇,见兰舟左右看看,便说:“我让他们都出去了,他们跟着我,时常是在皇上身边的,都懂得规矩,你说吧。”
“是。”兰舟站起来,低头想着什么,才说道:“兰舟年前去送李嬷嬷回家了……”
“李嬷嬷一辈子都在照顾人,自己也该回家养养老了。”
“是!李嬷嬷叮嘱了兰舟许多话,不瞒主子说,兰舟原是一心想出家的……”
“出家?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出家?心不清净,出家也没用,心里清净了……你没听说过,大隐隐于朝吗?”
“主子训的是!兰舟只是……从前在年主子身边,见皇上也有十几年了,这些日子,看到皇上和凌主子在一处时的样子,竟像变了一个皇上似的,就如寻常人家恩爱夫妻……凌主子是好人,皇上也不是真的冷面冷心,原来是年主子没福……”
“……人和人,要讲缘分的,有缘的人,就算千里之外,时空阻隔,也能相遇。没那个缘分,就算做了夫妻,也是同床异梦,甚至连对方的真面目都看不清楚。所以你挑夫婿,千万别跟那些俗人一般见识:又要身家如何,又要容貌俊俏的,这些都不重要,最要紧是两个人的心能想到一起,你敬我爱,开开心心过日子。”
兰舟脸一红,又跪下了:“是!兰舟虽然还未出阁,但服侍年主子这么些年了,也懂得一些道理,凌主子这都是金玉良言。”
“明白就好,你接着说。”
“李嬷嬷也不赞成奴婢出家,她说贵人见得多了,只有凌主子心地纯良,实在罕有难得,所以才被挤兑,先前不知为什么不能呆在雍亲王府里,皇上登基都三年了,主子还不得册封……”
“呵呵,你们两个,原来背地里嘀咕我呢,难道你还是为我担了心事?”
“凌主子,李嬷嬷……给了奴婢一个方子,她说……”兰舟又红了脸,“皇上正当盛年,对凌主子也这么宠幸,若凌主子能诞下一子半女,在宫中的位份就再也没人敢说半句话了。这个方子,是以前皇上还是四贝勒时,年主子在府里用的,果然产下了一位小格格,只可惜命薄,才三岁上,还没取名儿,就没了……”
玻璃窗外,又飘起零零星星的雪花,偶尔有一星粘到玻璃窗上,立刻融化成水,滚落下去,在透明的视野上留下一道泪痕般的水迹。
“兰舟,你该知道,在宫里,私下用药是什么罪名?”
“私下用药是死罪!可是凌主子……”
“不必说了,把那方子给我。”
这是一张还带着体温的纸,叠得方方正正薄薄一片,不用打开来看,很容易就撕碎了。
“主子!”
“李嬷嬷看了这么多年,还看不明白,你也跟着犯糊涂。位份福命自有定数,与养育皇子皇女,关系不大,自古以来,养育了争气的皇子,却死与非命的后妃多了,那又该怎么解释呢?这事就当没发生过,今后你别再提了。”
兰舟茫然的看我丢出一手纸屑,它们翻飞在窗外雪花中,很快埋入茫茫雪地里不见了。
“凌主子,奴婢愚钝,奴婢不明白……但奴婢再也不会提起此事,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不明白没关系,你很快就可以像翠儿、碧奴一样,不用再生活在这些是非里面,只要和自己夫婿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不过这个道理你得记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瞧瞧你年主子一家,你瞧瞧八爷他们……”
兰舟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惊惶,我立刻笑道:“你别怕,咱们跟那些没关系,我只是打个比方。呵呵,其实皇上每次让太医给我例行诊脉,都要问到生育,他虽然不让我知道,但日子久了,我自己哪有不清楚的?”
“那……主子可知道太医怎么说?用了药吗?”
“太医怎么说我没听到,大概用过药吧,皇上每次让我喝,说是补身子的,我也不问。但大概是治不好了……你不知道,我才十几岁的时候,喝了一杯毒酒,几乎已经在黄泉路上打转了,但皇上不肯放我走,整整七天,硬是把我救了回来,虽然人活了,但这具身子被伤得很重,一度被毒哑了嗓子,做了三年的哑女……”
兰舟惊骇的睁大了眼睛,显然明白自己听到的都事涉隐秘,不敢再问。
站起来,伸手到窗外接越来越密的雪花,像小时候那样,仔细观看它们奇异多变的六角型,对着它们自言自语道:
“如果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好,但是没有,我也并不遗憾。皇上已经有弘历,不需要更多儿子了,而我……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有胤禛,不再需要更多的牵绊。”
“……能全心全意,一直陪他走下去就够了,你瞧,雪化了,又是一年,该立春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