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番外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四弟的西边军事经过几次小胜,终于在康熙五十九年一举收回西藏,策妄阿拉布坦全军被俘,但连因战事而萌生反意的喀尔喀蒙古大札萨克策凌,也在观望中迅速上了请罪书,又准备了极丰厚的嫁妆,把喀尔喀草原上据说最出色的郡主嫁到了京城,给裕亲王老保泰做了续弦。看样子,边疆大局可算初步平定了。到了冬天,皇上决定顺应天下民心,好好庆祝一次大寿和登基六十年,家宴庆寿,就要召回老十四。
“十四弟要回京了。”
“替他安排的寿礼业已备好。”
“……这次不知为何,心中竟总是迷雾重重,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样看不清的,前路多艰啊。”
“八哥,我们哪个兄弟眼前不是迷雾重重?我看,皇阿玛自再废太子之后,这么些年,就是在布这个迷局,好让我们兄弟都摸不着头脑。皇阿玛,他老人家到底已登基一甲子了,前无古人啊。”
隆冬时节,地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八哥主持户部,为皇阿玛办六十大寿庆典,每天小心翼翼忙得陀螺似的,这天我们从宫中办事回府路过这郊外,见一群孩童在结了冰的河面上玩闹嬉戏,不约而同要下轿踩雪走走。
人都远远跟着,只我们兄弟两个在冰上,傍晚时分,郊外村庄已有炊烟升起,汇入阴云密布的天空……

与八哥商议定后,我们开始比以前更加公开的宣扬支持十四弟。
我在书信中,和平日的言谈里,时时处处不忘向我们有来往的亲贵及官员提起:胤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而且有了之大动干戈为凌儿送东西的先例,再三热心为胤禵试制军备,筹措劳军物资,也显得顺理成章。
转眼已是康熙六十年,有了这几年的铺垫,老十四回京后俨然已脱胎换骨,因为仍挂着大将军王的尊号,无论走到何处,都有手下劲装彪悍的两队亲兵整齐开道,目不斜视,军威凛然,然后才是手按腰上御赐宝剑的年轻皇阿哥昂然而来,众人无不侧目,势头一时无两。
八哥对十四弟异常客气,十四弟偶尔推辞不过,便会无不惶恐且疑惑的笑问:“八哥九哥,这莫不是要捧杀做弟弟的?”
“捧杀”这个词,我们心中有数,早年二哥的太子做得还颇稳当之时,索额图试图提前拥立太子谋逆案发,给了八哥一个绝妙的启示:二哥身在高位,最有效且不着痕迹的办法,莫过于捧杀。后来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一手段所起的水滴石穿的效果。
既然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兄弟几个哈哈一笑而过,随即到来的,就是康熙皇帝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大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