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布道(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坛布道,无私传授世人修炼之法,这简直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这事,别说在丙辰修真界,便是在更高界的仙界、神界,也是闻所未闻。dUsHu001.cOm.
随着吕尚华的话音落下,闻者众,来者却不多。不过,吕尚华的开坛布道也只是渡那有缘人,何谓有缘?正是信者恒信,不信者也不勉强,爱听则听,不听则走。
这日,炎阳宗山门大开,就连护山大阵及一众禁制也是统统撤销,整个宗门完全不设防似的,任人来来去去。山门前,吕尚华闭目入定,一副神游太虚的闲适,静待着修士的到来。
约莫过了半炷香时间,炎阳宗依旧人员稀少,除了稀稀落落到来一些散修,绝大部分都是炎阳宗之人。尚有一些散修看热闹居多,散布在远处,持观望状态,估计心里也矛盾着,既想闻听成仙妙法,又颇为踟蹰,生怕空欢喜一场。
但任凭众生百态,吕尚华却只卡住时间,半炷香时间甫到,双眼立马陡睁,眸子澄亮,似乎洞若观火,欲待看清时,那眸子却又瞬时变得深邃无比,沧桑莽莽,无有穷尽。好在这双眸子仅是一闪即逝,刹时恢复淡然,人亦平平淡淡,就是一个普通道士,无甚出奇之处。
睁开眼后,吕尚华根本不顾不管听道之人多或寡,就自个开口道:“大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
道术,分开来说,实际就是“道法”和“术法”,“道”为根本,“术”为末节。这道法统而言之就是:一者夺造化,二者盗天机;术法一言蔽之,那就是山、医、命、相、卜五术。
吕尚华这开口说的乃有名的《大道论》,此文深奥比不过《道德经》,广博难比《阴符经》,可它也有天大妙处,很直白地将天人合一、气数运势、三才化生等诸般道理阐述分明。可以说,讲一遍《大道论》,胜过念诵《黄庭经》、多言《道书十二经》、布道《金丹四百文》。
纵然如此,也是听者众,知者少,少数聪慧之人或会硬记下来,但大多数人却是左耳进、右耳出,转瞬即忘。短短篇幅,上万字真言,字字珠玑,真正是少有的妙文,吕尚华固然体会颇深,翟乾佑一众何尝不是如梦初醒,今日方知大道浩博。
说完《大道论》,吕尚华紧接着讲起《道德经》及《阴符经》这两部道家的绝世经典。有一诗文可见两部典藏的弥足珍贵:“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神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开天辟地以来,千古无数神仙,尽从此两部经典闻达真诠,霞举飞升。由此可知,这两部道家典藏,实在是字字珠玑,莫不透露着那虚无缥缈、至高无上的大道气息。《大道论》,众人尚且领悟不了,遑论这两篇经文,只见闻者茫然,火急火燎,抓耳挠腮,却偏偏觉得博大精深,若是不能铭记于心,日后定然后悔万千。
个中玄妙,虽然没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亦无瑞气千条、祥光万道,可也是直达心神,深刻灵魂,不乏福至心灵之人,犹如醍醐灌顶,顿然恍悟。当是时,人人皆知吕尚华的布道非同凡响,实乃上达仙道的天梯,那外观之人当下也不再矜持,纷纷来到底下,或坐或站,聆听讲道。
两部道家典藏说完,吕尚华却是话锋一转,娓娓道出那“术法”之道。
“太极,混沌一体,贫道乃命之为先天混元真一之炁。一炁辟易,造化生衍,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五隐于先天太极,故大衍之数仅得五十。五十之数,其用四十有九,遁去一,惟变也,变而通,一线生机。
是故,地数三十,藏于天数二十有五,一三五七九是也。数穷于九,变于三十六。三五七九为二十四,列于四方,中央无位之一,虚中而运十二炁,以成三十六之数......”
说到“术法”之道,众人无不精神大振,待听到道家上古炼气士的修炼之法,却是觉得颇为离奇怪诞,这法门完全迥异于当今的修真元婴之法,成与不成尚是未知数。众人倒不敢强练,惟有一心将其牢牢记住,好等日后回转洞府,闭关参修,来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修为高深或有师承功法的修士当然重而慎之,丝毫不敢修炼,但那些修为低下的散修就没诸多顾忌了,只要修为尚在结丹期以下,当即堂而皇之地转修吕尚华所述的修道炼气之法。见得此景,吕尚华非常乐见,这术法布道更是从筑基炼己讲起,逐步深入,讲那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说那山、医、命、相、卜等五大奇术。
“......道法为根本,术法为枝末,故有三千大道、八百左道、三百六十旁门。三百六十旁门虽多,归类却为五大奇术,囊括十大神通。何谓十大神通?一者变化之术,二者附体入梦,三者驱邪请神,四者飞行虚空,五者祈禳占卜,六者五行法术,七者芥子须弥,八者搬运挪移,九者分身法,十者诸般神通。贫道修为尚浅,仅得其中一二,......”
这一说下去,真个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神通法术,应有尽有。五大奇术,每一项练透、悟透皆可通天彻地,即是“穷神知化,通幽洞微”,十大神通自然而然显现。
接下来,吕尚华又说了一遍各种神通的修炼之法,除了压轴的本事没一口道出,余者尽皆说出,只是说是说出口了,可要修炼却是千难万难,除非是修道炼气者,否则也只能干瞪着眼。
筑基炼己,修炼气感,乃修道炼气的初始阶段。千里之路,始于足下,这是修道者最难迈过的一道坎,待筑基完成,便是修真者那所谓的先天境界大圆满,擅制符,会度亡破幽也即驱邪请神,术法有神打、捉鬼、见鬼、考召、伐庙等。
引气入体,这一阶段,乃增补后天浊精,又是修补身体。等到精关紧闭,当即会身轻如燕,能驭剑飞行,可辟谷,餐风饮露。相比于筑基炼己,倒是多了个驭剑飞行,杀斗时更是可飞剑杀人。
炼精化炁,到了此步,那就是着实了不得,斩赤龙、降白虎,吞霞服气,真是百病不生,身体洁净,体生香气。此步,五行遁术、步罡踏斗、斩妖除魔、刀枪不入,等等,皆可善使。
炼炁化神,这已是人仙,到此步,前面皆为小道,惟元神化出,映照过去、洞彻未来,这才是此境界的大神通大手段。附体入梦之术的元神出窍、神游入梦,变化之术的隐遁藏匿、隐形遁变,御空飞行,芥子须弥之术的缩地成寸、咫尺天涯,搬运术中的噀水灭火,等等,莫不信手拈来。
炼神返虚,又更为匪夷所思,赫然是陆地神仙。变化之术的出入有无(类穿墙术),五行法术之中的攻击法术、入火下水、三昧真火,芥子须弥的袖里乾坤、拿千山缩日月,等等,简直已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诸般神异,足见修道炼气之法的恐怖。吕尚华将这些一一讲出,自有算计,布道前讲一遍《大道论》、《道德经》及《阴符经》,这是根本;其后讲那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术法,却是让人绕着弯路走,虽可令人神通法术大进,可也从此断绝了证道的希望。
大道,须得自己寻找,悟透,方属于自己的“道”。“道”虽然如一不变,但每个人的“道”却不尽相同,或说惟有正确的方法,才能直达“道”这个终点。吕尚华尚处在寻找“道”的过程,他的“道”仅具雏形,故而不敢授于人,开口便说道家三大典藏,让闻听的众人自去寻找自己的“道”。而后来说的术法,却是吕尚华的“道”,惟有有所悟者,不为外物所惑,才敢听闻从而借鉴,否则必然会打上他的烙印,一生休想超脱于他。
这既是吕尚华的大善亦是他的大恶,给人希望却又悄然中断人希望,总之他的言行举止无不顺天,虽留一线生机于人,却看闻道者是否有莫大福德了。
却说吕尚华开坛布道根本不惧外人觊觎,既是借此传下炼气士的道统,何尝不是一招引蛇出洞?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