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吾乃风流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晚上,云欢独自一人来到学校后山的“鬼道”,寻了一个隐秘处躲了起来,然后开始打坐起来。
那一日在麒麟洞中他闻到一股奇异的味道,后经身体里的那个人证实,这气味便是一股灵气,而那匣子里装的除了一本《风流秘籍》之外,尚有三颗丹药,是那号称“风流子”独门秘方炼制的,因此也不知是何名称,不过根据其在《风流秘籍》内所记述的内容来看,这丹药可以让人易筋换骨,是修炼筑基的绝佳宝丹。而这《风流秘籍》更是一块魁宝,云欢原本以为这《风流秘籍》顾名思义,便是教人如何风流的秘籍,熟料却是一本修炼心得。
开首便是简介:“吾其一生,百战不殆,唯有一败,却是永无翻身之机,今吾将毕生所得记于此书,愿有心人得之,潜心修炼,勿败吾名声,因吾自号风流子,故而此书名为《风流秘籍》,另有灵丹三颗,可供有缘人筑基所用!”
云欢看完这些,心里道:“一生只有一次战败,看来这位风流子前辈还是一个高手啊,不过他为什么不写出他是败在何人的手下?也不让这得到秘籍的人去为他报仇呢?”不过这些却不是他能够想透的,他便不再多想。忽然他又想到,那三颗丹药应该是化成气态了吧,应该是三颗可以挥发的丹药,经历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渐渐地化成了气态,而被封闭在小匣子里,只有少量的流溢了出来,即便只是少量,但是混在空气之中也能产生非凡的效果了。云欢知道,自己吸食的那气息自然是那三颗丹药化成气体之后绝大部分的气态。
《风流秘籍》第一篇便是“麒麟神戟”,记载了风流子的兵器用法,云欢看后大喜,因为这些功法真的是太绝妙了,如果能够完全学会并运用起来的话,其实力绝对不下一品高手境界。
通过这些天与韩蓉的交往,云欢对修炼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修炼者按照实力划分,可以划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入流级别,即人们常说的一流二流三流高手的境界,第二个阶段是品级级别,即一品二品三品高手的境界,第三个阶段是化境级别,即王品帝品圣品,第四个阶段则是神仙级别了,即仙品神品天地人品。
入流也顶多是人间的武林高手的境界,武功虽高,但是却不能产生玄妙的法术等效果,品级则比入流更加厉害一等,人间的一般人很难修到如此境界,如果修到这样的境界,那么就是普通人中的绝顶高手了,而这一境界的优势也相当明显,一般达到这个境界,何以虚度凌空,甚至腾空飞跃,而达到化境,则千百年都难有一个,一旦拥有,那便是武林之中无敌的存在。当然,这是对于人间普通人来说的,但是对于拥有特殊方法的修炼者来说,……
这就容易了十倍不止。
并且,韩蓉还将韩家对于修炼的见地也说与云欢听了,因此云欢知道这只是人间修炼者为了区分修炼程度而设置出来的,因此各个阶段也没有明显的划分特征,所以也不能说你的力量有多强就一定能达到那个高手境界了,同样的,就算别人力量不如你,但是他能够打败你,他的境界一样比你高,说白了,这是看实力来划分的,同时,这当然是刺激门下弟子积极进取的一种好方法。

云欢原本以为自己的实力应该是达到品级了,但是后来才发现,如果没有身体里的那个人,自己连入流都很难。虽然在麒麟洞里吸食了那三颗丹药,自己的身体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还潜藏了一股强烈的力量,但是他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外功,所以这本《风流秘籍》应该可以弥补他这一方面的缺陷吧。
云欢想到这里,便将《风流秘籍》中的“麒麟神戟”的法诀记熟了,他知道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练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只是将其法诀默记下来,准备以后有时间慢慢地研究研究。
将“麒麟神戟”的法诀记得七七八八了,他这才往下看去,下面的内容便记载的是风流子独创的修炼方法,因为是他自己创的,便就叫“风流法诀”,由于云欢先前并没有接触过修炼界,因此也不能判断这法诀是好是坏,不过与以前那老头教给自己的相比,云欢感觉这“风流法诀”比较好,云欢将其默记下来。其后便是风流子对修炼的一些感悟,大概就是说,修炼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就的事情,因此不必追求速度,但求稳当,并且说了很多种比较取巧一点的方法,云欢看了之后,觉得兴致盎然,继续看了下去。
云欢暗暗道:“虽然我不知道这风流子实力如何,但是单单从他自创修炼法诀这一点来看,这风流子定然是个不世的武学奇才!”
下面的内容显得有些奇怪了,因为接下来的内容与他方才的感悟却十分相悖,因为下面记载的是一些魔功,首先说的是一种叫“吞灵”的魔功,就是在杀了对方之后,将对方的灵魂也吞到肚子里去,然后以奇法炼化,于是这人的所知也变成你的了,他的力量也是你的了,风流子在这后面写道:“此法虽然快,但是为天下修炼者所忌讳,且为旁门左道,一旦不慎,便要入魔走火,反噬其身!”云欢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也就是说,用这方法,一旦弄不好,便会走火入魔,还有可能反被对方给吞噬了。然后又列举一项,这一项叫“阴阳交合”,说白点就是吸阴补阳,是采补之法,也是一种旁门左道的法诀,这一法诀不但给了文字的解释,而且还画出两幅春宫图,以图来解释。第三项便是炼丹之法,只是简单介绍,并没有太详细,因此云欢也不知该如何去做。风流子在这书之后写道:“此三项,前两者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之,后者虽可用,但亦少用为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