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淮的将官听的真切,早就在注意韩璐羽的神情,此时看到两淮制置副使突然昏倒在地,急忙扑过来救治。可是,就在众多两淮官员手忙脚乱的时刻,一个并不很高,却极为沉稳的声音大声喝道,“来人,立刻封锁校军场,没有大帅的令箭,任何人不得进出。”所有人回身看去,下令的人竟是官拜两淮制置使司参谋的刘楚材。史天祥刚想冲过去质问,却被身边的史天倪拉住衣袖。
作为两淮制置副使重要助手的刘楚材,在韩璐羽不在的时候,也是有权力对各人职司进行分配。不过,如今天这样大肆调动兵马行动的事情,倒是此人到达两淮后所未见的。刘楚材没有搭理两淮文武官员的反应,继续下令道,“史天祥,史万户,你立刻点出骑兵三万,封锁扬州城各城门,两淮人众许进不许出。严实,你带步军三千,将制置司衙门封锁,制置使司内外人等,不许出入。耿鸿、张君佐、刘斌,你们三人立刻点派马步军十万,封锁两淮与宋国的边境,任何人不得走出两淮境内。彭义斌彭统领,你马上统帅水军全部舰只,封锁两淮与各地的水路交通,任何船只不得离开两淮港口。史天倪、萧锐,你二人即刻统领大帅亲军回城,保护大帅府邸的安全,不得惊扰夫人以及各位公子。”
刘楚材话音落下,诸将尚在迟疑的时刻,史天倪、彭义斌、萧锐三人已经大步走上前,躬身施礼道,“请大人下发令箭、金符。”两淮军制规定:无作为下达命令凭证的令箭与调动兵马权力象征的金符,任何人不许调动十人以上兵马。而两淮境内有权下发令箭、金符的,除韩璐羽外,只有刘楚材一人,就是史天倪也没有例外。两淮制置使司参谋从帅位的书案上抽出令箭,又从专门保管金符的掌印官手中拿过金符递给几人。三人接过令箭、金符后,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去。看到这三人的行径,其他人如何会不明白,立时接过令箭金符,按照刘楚材的命令而去。
刘楚材投奔韩璐羽,乃是士林中的大事,身为当世大儒,又是朝廷命官的刘楚材,竟然弃官投奔不过是制置副使的韩璐羽,不仅仅大大震动了金国士林,更使得士林上下对于韩璐羽开始重新认识与评价。在刘楚材的带动下,加之韩璐羽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韩天臣的手腕和关系网在汉人中间所建立起的巨大声望,让一大批中都汉人、契丹人、渤海人的儒生、小官也步刘楚材的后尘,纷纷放弃在中都的官位与田宅,举家迁移到当时相对安稳的两淮,投效的韩璐羽的属下。后来,为了分薄刘楚材在这些儒生、文人中的地位与威望,韩璐羽专程派人到太原府秀容川请来当世大才子、刚刚为躲避战乱而从朝廷致仕的元好问,礼聘其为两淮学官,掌管两淮之地的官学与教化。与元好问同时到达两淮的,还有其弟子、族人近千余口。
这样一来,韩璐羽不仅仅乘着中都战乱之际吸引到大批的文人在自己手下,更于两淮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官员体系,大大改善了以往手下尽是武将的局面,实现了两淮初步的文武分治。更在文官之中创建出两大派系,彼此虽没有太大的矛盾,但是两派之间的竞争还是在不经意间产生了。
过了好一阵,韩璐羽才缓缓苏醒,刚刚睁开眼睛便厉声大叫道,“完颜陈和尚,我要你赔命!”声音直穿九天,凄惨至极。
“大帅,请节哀。”一个稳重的声音在韩璐羽身边响起,两淮制置副使转头看去,原来是他的重要幕僚刘楚材。
被亲兵轻轻扶起坐在帅椅上,韩璐羽抬眼看去,发现校军场上那三万武安军竟然没有退去,仍旧笔直的站立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命令。挥挥手,示意军士们散去。可不多时后,亲兵回报,说军士们不肯散去。微微皱眉,韩璐羽用已经养成习惯的那种不高的声音,语气不佳的说道,“难道他们想造反么?”
“回禀大帅,”亲兵上前一步回话道,“场上的弟兄们请小的禀告大帅,弟兄们希望大帅立刻点兵,进军中都,弟兄们想要为大帅报仇雪耻!弟兄们说,平日深受大帅恩德,衣食无忧,大帅仁义,从不克扣、拖欠弟兄们的饷钱,逢年过节大帅自掏腰包为弟兄们改善伙食,若是有弟兄生病受伤、身子残疾,大帅还会每月为其家中送去钱粮,就是弟兄们死去,这笔月禄也不会断绝。”说到这里,亲兵已经的话音已经有些哽咽,抽泣一下才继续道,“大帅对弟兄们仁至义尽,弟兄们别说是为大帅报仇雪恨,就是去为大帅死,难道还会眨眨眼么?”

“唉……”听到亲兵的回报,刘楚材长长的叹息一声,转身对韩璐羽拱手道,“楚材今日方知,大帅治理两淮六年,不取两淮一分税粮,却得到了两淮的人心啊。”说罢,他神色一整,对自己的主君进言道,“大帅,士气可用,何不借此挥兵北上?如此,大事可定。”
呆呆的看着点将台下站立家人韩晋,好一阵,韩璐羽才缓缓吐出一句来,“师出无名。”
刘楚材微微一笑,“大帅平日智计百出,怎的今日竟然糊涂了?”看着韩璐羽疑惑的目光,他轻轻捋了下长髯道,“听闻大帅在那永济一党篡逆之时,已有入京的想法,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大帅入京凭借的是什么?”
“啊……”韩璐羽如梦方醒的叫出声来。刚刚他咋闻噩耗,竟然激动的昏倒在地,就是醒来后,也感觉脑子昏沉沉的,有些不大灵光。现在经过自己这个参谋一提醒,才回想起来,“对啊,若不是晋卿提点,璐羽险些忘却了。”
刘楚材马上又将刚刚的布置禀报上去,最后说道,“楚材这些布置,一方面防止南朝乘着我朝内乱北上,为大人报仇制造麻烦,另一方面也防止完颜陈和尚在两淮的探子将消息送出去。还请大帅见谅。”
“嗯……”沉吟一下,韩璐羽点头道,“晋卿做的很好,不过,现下立刻召回耿鸿、张君佐二人,与宋国的边境上只留下刘斌统帅步军即可,让张君佐、耿鸿带着骑兵到这里来。还有,将我两淮之地所有骑兵全部集中,听候调遣。”
“哦?”刘楚材微微一愣,马上明白过来,拱手道,“大人真算无遗策,楚材佩服。只是……”说着他有些迟疑道,“只是应该如何向那位完颜阿喜禀告呢?俱实禀报么?”
“嘿嘿,还禀报什么?你不是已经派人将完颜老头看起来了么?”韩璐羽冷笑着说道,“直接将老头抓上车马就是了,完颜守绪这个皇帝若是发出讨贼的诏书,自然是要给自己手握重兵的宗族才对。呵呵,阿喜老头完全符合条件啊……”
“这个……”刘楚材犹豫一下,才试着问道,“大帅就不怕完颜阿喜半路上死掉?要知道,那老头的身子可是很不好啊。”
“阿喜老头要是能死一早就死了,还会等到现在?”韩璐羽冷冷道,“他的病……越养越重,我这个作手下当然要为上司着想,帮助老头出去走动走动。”
已经完全平复心情的韩璐羽站在点将台上四下走了几步,才好像下定决心道,“霍九林,击鼓聚将。晋卿,立刻集结所有骑兵,我要他们在两个时辰后即可出征。”
看着站在点将台下的诸战将,韩璐羽大步走到高台的边缘,对这些得力手下,同时也对仍然站立在校军场上的三万将士大声道,“完颜陈和尚目无君上,横行不法,纵兵屠戮无辜,有背主篡逆之图。今上特发密旨讨伐之。璐羽受完颜阿喜老大人之命,提兵入京,剿除逆臣,靖清朝纲,扶立圣上。你等可愿随璐羽一行?”
听到这话,由史天祥带头,武安军诸军将们纷纷齐声高呼,“我等誓死追随大帅,上刀山下火海,绝无退缩。”很快,这呼声便传染到那三万将士中间,士卒们也被挑起了战意,死命呼喊道,“追随大帅,绝无退缩。” “追随大帅,绝无退缩。” “追随大帅,绝无退缩。”声浪之中,透出了一股浓浓的杀气。
“好,”韩璐羽看到手下士气如此高昂,大步走回帅位,抽出令箭道,“史天祥、耿鸿何在?我命你二人为先锋,统领骑兵三万,渡过淮水后,经由河南之地,走河北,直抵中都。路上所有闲杂人等,一律清除。”
史天祥、耿鸿接令过自去准备。韩璐羽又拿起一块令箭道,“张君佐何在?我命你统领骑兵一万为左翼,策应中军。”“严实何在?命你统领骑兵一万为右翼,策应中军而进。”“葛充何在?命你统领骑兵一万为后卫。”接着,他看看余下众人道,“你等留在中军听用,我自领骑兵四万为中军。今夜子时起兵,不得延误。”
众将领命而去,韩璐羽又拿起一块令箭对彭义斌道,“义斌,你的水军不单今夜要在淮水上架立浮桥,还要在我离开两淮期间守卫住这淮水,防止别有用心的人离开两淮。”
看着彭义斌也得令而去,韩璐羽坐在帅位上低声道,“骰子掷下了。”
金正大二年,宋正隆八年,西历1243年,四月初二日夜,金国两淮制置副使韩璐羽,以矫命起轻骑十万渡过淮水,目标直指中都。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