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孟珙走入郑损的军营时,只要不是傻子,就都可以感觉到军营之中的凛然杀气。孟珙身后区区十个亲兵不自觉的握紧了腰间的佩刀,随时准备拔刀出鞘,挺身保护他们的主帅。
倒是当事人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般,在营门处按照川军的要求下了马匹,悠然的走在两派刀剑出鞘,盔明甲亮,寒光阵阵的健壮士卒之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士卒身后隐藏的点点闪烁光芒,只要是在军营中待过的人,都会看出来,这些光芒乃是箭矢顶端的箭头所发。
由武装士卒组成的人墙直达郑损的中军大帐。帐外,郑损没有出现,迎接的人乃是一身征尘的先锋余玠。与余玠见过后,稍稍表示出歉意的郑军先锋走进大帐禀报。过了一阵,才听到一个亲兵高声道,“传荆襄制置使孟珙入见。”
这时,就是孟珙涵养再好,也不禁动动眉头。孟珙是荆襄制置使、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按照品阶,应该是低于身为四川宣抚使、从二品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益州节度使、判知成都府事的郑损。但是,孟珙在起兵之初,便权领了宋国的平章军国事兼枢密使,虽是“权领”二字,但出师有名且朝廷大义在握,于此时宋国之内也是最高官吏了,而郑损不但不预先出迎,就是通禀之后,也有如传见属下般仅仅由一员亲兵高声通传,实在是无礼之极。孟珙几乎就想甩袖离开,但是,一想到此时郑损的二三十万大军,想到那隐隐将己方军营围住的川军,想到己方军营内负伤挂彩根本无力再战的兵士,咬咬牙,孟珙还是低下头,走进了郑损的大帐。
还好,郑损虽是无礼,但还不至于高坐帅位,当孟珙走入有如宫室大小的帅帐后,宋国四川宣抚使大人还是走下帅位,迎到了内帐门外,也是给孟珙留下了最后一分面子。
“璞玉贤弟,郑某迎接来迟,还望璞玉贤弟不要怪罪才是。”郑损满脸堆笑,抱拳主动开口问候道。
“哪里哪里,”看到郑损面带笑容的样子,孟珙就是有千般不满,也只得暂时压下,同样堆出笑脸回道,“郑大人鞍马劳顿,千里远来支援孟珙,孟珙代表朝廷记下郑大人的殊功,他日克复京师,光复朝廷正朔,定要重重褒奖郑大人才是。”孟珙不傻,先以朝廷大义稳住郑损,同时又标示出自己代表大宋朝廷行事的身份。
先责之以大义,再诱之以重利。他之所以这样作,无非就是为了继续拉拢住郑损,若是郑损暗自保持实力,凭借孟珙自己大营中那几万伤残兵将,后面的仗可怎么打,想想大宋经营了百余年的江南京师之地——临安府——的坚固城防,孟珙的心就在不住的攥紧,但是额外的,宋国荆襄制置使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隐隐约约不好的感觉,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他不愿继续想下去而已。
“哦?”郑损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随即展开更加灿烂的笑容,“璞玉贤弟,这次劳你过营而来,我们可要好好叙谈一下。”说着,大宋四川宣抚使大人与荆襄制置使大人把臂走入内帐。
帐内并非往常帅案、座椅的布置,反是支着一张野外扎营时不多见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酒席,桌子旁边,站着两个人,分别是余玠和杨大渊,只是现下两人的脸上稍稍有些尴尬。孟珙明白,这是因为,二人身为郑损的属官,却只让上司一人出门迎接,而且迎接的还是一员地位远在他们二人之上的朝廷重臣,若是不尴尬,才有问题呢。
郑损倒是好像什么都没有意识到的样子,先是将孟珙安置在客位,自己走到主位坐下后,他的两个将领才在二人中间坐下,算是陪客。大宋四川宣抚使大人一坐下,便端起酒杯频频劝酒。孟珙搞不清楚他的用意,一天的战斗下来,整日滴水未进的他也早已是饥肠辘辘,便索性放开了肚子,抓起筷子扫荡起桌面上的佳肴,若是郑损、余玠、杨大渊三人劝酒,也不客气,酒到必干,现出一副武将面貌。
看着桌上的酒菜被孟珙一人风卷残云似的干掉一多半,又见壶中的酒几乎已经空掉,郑损将酒杯放下,开口对孟珙道,“璞玉贤弟,这次哥哥请你过营,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希望与贤弟好好商议一下朝廷之事。”
孟珙心下暗道一声“来了”,虽然有些不舍,却也只好将手边的一条西湖醋鱼放在一边,整整甲胄,正色道,“孟珙驽钝,还请郑大人明言。”
混不在意孟珙的言行,郑损胖胖的圆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一双小眼睛眯缝住,“璞玉贤弟,其实呢,现如今,大宋朝廷之事,皆是由你我二人一言而决。那些京师官员以及各地牧守,或从贼,或观望不定,实不是我大宋之重臣烈士,更不如你我二人一般首举义旗,传檄天下捍卫大宋社稷,仅此一点,你我便是大宋的千古功臣了。”

顿顿嗓子,郑损看到孟珙坐在那里没有出声,也不管他,只是继续说下去,“况且,你我二人手中权柄在握,正是涤清朝堂,一扫大宋百余年来颓气,中兴朝廷的良机,也正是大丈夫建立丰功伟业之时,损素知璞玉贤弟心怀社稷,如此良机,难道贤弟就不动心么?”
故意看看孟珙的脸色,郑损等了片刻,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只是,这名不正则言不顺,你我二人若是要作出这样的伟业,还需尽快正名,以免诸小人乘虚而入才是,璞玉贤弟以为如何?”
孟珙听得云山雾绕,终于还是将最后一句听得真切,心中冷笑着,嘴上却不敢表露出来,稍稍迟疑一下,才张嘴问道,“这个么……本来事急从权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在下与郑大人不过代表了荆襄与四川两处而已,若是天下牧守们都起来反对你我,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哼哼,”郑损冷笑几声,昂然道,“贤弟太过虑了,先不说贤弟手中荆襄防军十万之众,就是哥哥我现在手握精兵五十万,倒要看看那些蛇鼠两端的家伙们胆敢说些什么。”
“啊……”孟珙几乎跳起来,四川四路有多少兵马,他还是知道的,就是郑损弃守四川,能征集的兵马不过二十万左右,现在这所谓“五十万”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郑损看到孟珙的样子,很是满意,但他自己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示意两个属下代替他回答。余玠脸上现出惭色,坐在那里没有出声。倒是成为郑损行军参谋偏将的杨大渊有些自得的开口道,“这很简单,大帅一路行来,生怕手中兵力不足以对抗史逆的京师禁军,便将沿路各州县所有兵马全部带来,以备急需而已。”
孟珙心中了然,暗自骂道,这个郑损,实在是损透了,我在前线拼死拼活,你倒好,一路扩张实力,是不是要等着伪吴的军队将你我各个击破,才能清醒过来。心中暗恨,但是,他却不好表现出来,同时,由于郑损的实力大增,又接收了这次吴军大部分的降军,只怕已经不止五十万这个数目,反观自己手下的荆襄、两淮防军,就是将驻守荆襄的部队算在一处,也不过三十万而已。不得已,孟珙低声道,“那……依照郑大人所见,应当如何是好呢?”
郑损见到孟珙终于屈服下来,得意的道,“璞玉贤弟放心,你看我已经准备好了。”说着,他递出一张纸笺交给孟珙。
“啊……”孟珙扫了一眼纸笺,就惊叫出声,他知道郑损会借着此次起兵,谋取高官厚禄,却没有想到郑损的叫价这么高,“郑大人,这……这与体制……不合吧。”原来,纸笺上写着,郑损由原先的“四川宣抚使、从二品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益州节度使、判知成都府事”,加封为“楚国公、右丞相兼枢密使、正一品太尉、天雄军节度使、两浙宣抚使兼两浙诸州府经略安抚使、判知临安府事”。
“这又如何?”郑损不屑的道,“那些个朝中的文武廷臣,现下都有从贼从逆的嫌疑,又会有谁来多话?我们二人为大宋立下扶立殊功,又怎么不能享受与功勋相匹配的官爵?朝廷就是裂土封王也不为过。再者,哥哥我为了匡扶社稷,连防地四川都丢了,那我手下几十万兵马又该如何养活?朝廷总要给我一块防地,养活兵马吧,两浙不错,出产富饶,正好留给哥哥我养兵。”说着,他又露出理解的笑容,对孟珙道,“其实,作哥哥的还是很照顾贤弟的,不信贤弟可以继续看下去。”
孟珙闻言继续看下去,下面是关于他自己的官爵,孟珙由原先的“荆襄制置使、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迁为“陈国公、左丞相兼枢密副使、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安**节度使、荆襄两路(辖京西南路与荆湖北路)宣抚使兼荆襄两路诸州府经略安抚使、判知襄阳府事”。
看过之后,孟珙脸色惨白,他明白,这是上了郑损的贼船了,郑损对他头上的那些个“权领”官职虎视眈眈,是早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这些封赏,根本就是为了一手把持朝政而设立,而且在现下的时局,正等待自己二人扶立的、那位还不知道在何处的皇帝陛下,一定会答应这些封赏的。到时,一个不好,他只怕就要面对儒林的骂名了。
头上冷汗滴落,但是,身处郑损大营的孟珙又不能不答应,不得已之下,他在郑损递来的一份早已拟好的奏折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本文首发铁血军事文学,合集地址: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novel.aspx?novelid=8879
《血玫瑰—风之岚》正式更名为《青龙血裔》,于冒险者天堂首发,敬请关注——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tw/index.php?fn=story&sid=2751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