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圣旨,韩璐羽好吃好喝的款待负责传旨的礼部官员。临送别之时,还向那个年岁不大的女真官员行囊中,揣了十粒桂圆大小的名贵海外珍珠。
那个不知是谁家的女真子弟,自是欣喜异常,回到京城后,不住的夸奖韩璐羽上路,将那些个没有得到传旨机会的官员们,馋的直流口水,心中打定主意:以后有机会定要多去几趟南京路,额外的,还希望那位副统军兼任武胜军副总管大人一路高升才是。
但是,面对如此严厉的圣旨,韩璐羽的表现,又一次出乎于他手下将官们的意料之外。韩璐羽根本没有任何举动,仅仅是将圣旨收好,便施施然迈着方步,走回后宅,决口不提出兵剿匪事宜。
那些万户、千户们看到这样一个奇怪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反正最后掉脑袋的不是他们,也就一个个回到军营内,继续练兵。
不过,为着韩璐羽操心的人,也不是没有,正坐在后宅书房内的他就碰上一个。
当手下军卒禀报,说武胜军下,左军千户史天倪求见时,正在书房内读书的韩璐羽一愣,想了好一阵,才记忆起这个千户的相貌。一想到这个史天倪,韩璐羽猛然起身,不顾身边夫人高云兰诧异的目光,急急向前堂走去,边走边对仆人道,“上好茶,快。”
韩璐羽匆匆来到前堂,刚自屏风后走出,便看到堂中正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身材清瘦,额头宽大,颌下留着一缕长髯。
韩璐羽二话不说,搂头便拜,而且一躬到地。这个举动,不单将送茶上来得军卒吓了一跳,就是那个正在等候副统军接见得中年人也是吃惊不小,不仅是吃惊,只怕是惊吓才对。
中年人没有想到,自那通向后堂的屏风后出来一个人,什么话都不说就是一躬到地,待得他看清楚,这人竟是他今天求见的主人,副统军大人。中年人急忙还礼,虽然他年长于眼前的年轻人,但这韩璐羽毕竟是上官,他这个作为下级的竟然被上司施礼,没有办法,他只有撩起下摆,便要跪倒还礼。
韩璐羽连忙将这中年人制止,脸上诚恳的说道,“史公,我这一拜,拜的不仅仅是史公一人,乃是小子敬重史公祖上四代,自史伦公起,这数十年之间,活人数万之德,还望史公不要推脱。”说话,韩璐羽将这被其成为史公的人推到座位上,而他又整肃衣衫,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
“大人,”那中年人见韩璐羽还要再拜,急忙制止,“天倪刚刚代先祖生受大人两拜,大人千万不要再多礼了。”
韩璐羽这才直起腰,将史天倪请入下首主客之位,道,“史公,韩璐羽到任以后,诸事繁琐,未得空闲登门拜访,请益一二,如今还要史公自己过来我这府邸,失礼之处,万望海涵。”
史天倪本是河朔大族,前些年为蒙军所迫,不得已才举家迁入南京路境内。在此地人生地不熟,受到河南当地大族的欺凌,在军中谋事又不受重用,仅仅授一个汉军千户,若不是自河朔带来的清乐军在万人上下,实力较强,恐怕这河南之地,早没了他们史家的立足之地。
故而,当眼前这个现如今南京路的实际控制者如此礼遇他时,史天倪眼中竟是有些湿润的感觉。“大人客气了,天倪为大人属官,如果大人如此客气,传出去,于大人的官声不好,大人如有召唤,便直呼天倪名号即可。”
“也好,”韩璐羽微微沉吟一下,才开口道,“和甫此行目的,且让璐羽一猜,”说着,他笑笑,“我想,和甫定是为了那出兵一事,可对?”
史天倪也不客气,“正是,大人,圣旨已下,如果大人年内不能剿灭红袄贼,只怕获罪不小。”
“呵呵,和甫多虑了,”韩璐羽笑着品了口上等的宋国名产、吓煞人香,思索一下,才慢慢的说道,“剿灭李全红袄,于璐羽来说,易如反掌,如今万事具备,璐羽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时机而已。”
“哦?”史天倪有些惊讶的看着韩璐羽,李全的红袄军,人数不下十万,游寇山东、河南诸路,挡者披靡,死在那李全手下的金国将领,这些年来,没有一百,也有了六七十员,眼前的这个副统军,竟然说什么“剿灭他易如反掌”,史天倪不禁猜想,是不是这个年轻人没有指挥过战斗,将剿灭李全想的太简单了?
“大人,”就冲着刚刚韩璐羽的热情,以及对于史天倪祖上的恭敬,史天倪都觉得,有必要向这位副统军大人说明一下,那李全可不是好惹的人物,千万应该小心。
但是,史天倪刚开口,便被韩璐羽用话阻住,“和甫,今天璐羽不说那发兵的时间,只想与和甫商量一件事。”
“哦,大人请讲。”史天倪见韩璐羽卖关子,不愿说何时发兵,也不得不顺着他的思路走下去。
“和甫自是知道,兵者,以正为主,奇兵为辅,才是取胜之道。现下如要出兵,璐羽手下尚缺一个正兵的先锋,以及一个奇兵的主将,还望和甫为我参谋一二。”韩璐羽用求助的目光看着史天倪。
史天倪是个聪明人,活了四十一岁,怎么会听不出韩璐羽话中的含义,只是还有些犹豫的道,“大人手下良将甚多,诸如追随大人到任的隋强隋将军、耿鸿耿将军、萧锐萧将军、葛充葛将军,即使不如意,那南京路原本的将领,如霍九林霍将军、廖昆廖将军,也都是上上之选。”

韩璐羽摆摆手,摇头道,“为先锋者,一往无前,直面生死而毫无惧色,奇兵统帅,更要时时领悟主将用心,独当一面,必须深明用兵之道。而和甫所述诸将,为我军中一将尚可,若是要作先锋或者奇兵统帅,唉,他们还差一些啊……”
史天倪见话已经说到这里,心中一横,乃站起身,抱拳躬身道,“如此,天倪向大人推荐两名大将,应可符合大人要求。”
“哦?和甫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说出来,快说出来。”韩璐羽眼中笑意充盈,连忙站起身,示意史天倪快说。
史天倪大声的回道,“内举不避亲,我推举的两人,一人乃是天倪从兄史天祥,昔日,天倪以清乐军纵横河朔,数次打败蒙军,天祥便是我军前锋,其勇猛过人,虽万马军中而无视生死,想必正是大人所需的先锋人选。”
“嗯,天祥之勇,璐羽早有耳闻,今日既得和甫所荐,这先锋人选,就是天祥了。”韩璐羽点头许诺道。
“多谢大人,”史天倪见韩璐羽没有丝毫迟疑,便同意了他的推荐,心中一喜,却随即有些迟疑,犹豫一阵,才继续道,“这奇兵统帅得人选,天倪所推荐的人,就是天倪本人。”
“哈哈哈,”韩璐羽在史天倪说完后,突然大笑起来,自主位站起,走了几步来到史天倪身前,将仍在抱拳躬身的史天倪扶起,扶着他的身子道,“和甫啊,璐羽心中人选就是你啊,只是不好直说,才需要你自己开口。好,明日我就下令,提升和甫为左军万户,以你本部万人,并年来所编练的新军五千,共同归你统辖。”
史天倪不敢置信的看着韩璐羽,呆呆的站立了好一阵,才想起什么,急急的躬身施礼,道,“天倪多谢大人厚待,他日疆场之上,定不负大人所望!”
此后月余时间,韩璐羽仍是没有丝毫动静,这下一来,不只是南京路的将官们发蒙了,就是远在中都的金帝从彝也开始奇怪起来。
说实话,从彝对于韩璐羽还是蛮喜爱的,不只是因为韩璐羽是从彝亲信韩天臣的子孙,更因为韩璐羽本人很有能耐,到任南京路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便将原本警报频传的南京路治理的像模像样,兵强马壮不说,就是当地的农商也较以前繁荣不少。也因此,从彝虽然听说过一些韩璐羽的不法行为,却从不往心里去。
但是,这次韩璐羽上的奏折,话放的实在有些大了,从彝也是为了敲打敲打这个恐怕有些飘飘然的韩璐羽,才下达了那道年内剿灭红袄贼的圣旨。谁知,原料想圣旨下达后定会闻风而动的他,竟然龟缩在南京城内一个多月没有动静,不得已,从彝只得通过韩天臣,希望打听一下韩璐羽的想法。
正当韩璐羽坐在书房内,听夫人高云兰念着那位叔祖大人的“家信”时,一个亲兵匆忙走到房门外,低声禀报道,“禀告大人,刚刚史天倪大人派人来,说红袄贼李全之子李坛,昨日率领贼众万余人,窜入我南京路境内掳掠。”
韩璐羽立刻起身,“传令,诸将必须于两刻钟内到达统军司衙门,否则,依军法论处。”
高云兰冷静的看着韩璐羽,“终于要出兵了?”她是将门之女,对于行军打仗也不是全然外行。
“是啊,”韩璐羽将早就放置于书房的铠甲盒打开,高云兰默默走过来,为丈夫顶盔纶甲,两个人好像很有默契的,谁都没有说一句话。
直到韩璐羽即将走出门的一刻,高云兰突然自背后抱住他,语中略带哽咽的轻声道,“活着回来,我等着你。”
韩璐羽没有转身,只是双臂背过去,抱了一下身后的妻子,便在朦胧的夜色中,大步走向正堂。
年余时间来,韩璐羽军律甚严,诸将早摸到他的脾气,不到一刻半的时间里,各万户、千户到齐,等待军令。
韩璐羽也不多说什么,命令史天祥为全军先锋,统帅糺军五千直扑李坛所部贼兵。史天倪则统帅所部兵马,在得到韩璐羽一封锦囊书令后,也出城而去。最后,韩璐羽以廖昆、隋强为南京守将,统兵一万防守南京城,他则带上这一年来编练的新军五万,以及余下的五千糺军骑兵,为中军,浩浩荡荡的向着红袄军杀去。
附,史天倪传(前部)
史天倪,字和甫,燕之永清人。曾祖伦,少好侠,因筑室发土得金,始饶于财。蒙古之寇,中原涂炭,乃建家塾,招徠学者,所藏活豪士甚众,以侠称于河朔。士族陷为奴虏者,辄出金赎之。甲子,岁大侵,发粟八万石赈饥者,士皆争附之。祖成珪,倜傥有父风。遭乱,盗贼四起,乃悉散其家财,唯存廪粟而已。父秉直,读书尚气义。
先,伦卒时,河朔诸郡结清乐社四十余,社近千人,岁时像伦而祠之。至是,天倪选其壮勇万人为义兵,号清乐军,以从兄天祥为先锋,所向无敌。其后,蒙军势大,乃不得已而迁于南京,从者甚众。金以功授为汉军千户,辖旧部。
本文首发铁血军事文学,合集地址: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novel.aspx?novelid=8879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锅锅另一篇文章《血玫瑰—风之岚》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showbook.asp?bl_id=10134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