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历1253年,郑国兴元年,宋靖中三年,这一年的最后两个月,新建立的北方强国——郑国的都城中都,是在非常忙碌和喜庆的气氛中渡过的。
这种喜庆首先来源于皇后高云兰再次传出怀有身孕的消息,帝室有后,而且不是一个后代,这是帝室兴盛的象征,而且,郑国这个韩氏皇族情况很特殊,本来是偌大的一个家族,人丁兴盛,子孙众多,却因为当年完颜陈和尚的一通屠杀,现今只剩下了寥寥几个子孙,除去皇帝韩璐羽以及两个王子外,能挂上亲戚关系的,就只有韩璐羽的两个叔叔了韩璐琮、韩璐璜了,也因此,在登基之初,这两位皇叔就按照惯例被册封为赵王和嘉王。
不过,相比起方子谦的鲁王和王讹可的安乐王这样手中有着食邑的王爷来说,韩氏的两位叔王手中却没有一户的食邑,而且,照韩璐羽亲自订下的嗣位顺序来看,这两位韩姓王爷三辈子都不可能登上郑国的皇位。对于这种情况,所有郑国大臣们心中都感觉没有什么怪异之初,至于说那赵王和嘉王心中会不会有什么抱怨,就不是郑国君臣所要关心的事情了。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郑朝皇帝的掌上明珠、受封为钟秀公主的韩若兰与安定郡王张弘范联姻的盛大婚礼。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场皇帝、皇后都亲临安定郡王府观礼的盛典上,几个人并没有出现,准确的说,是当年韩府四公子中的其余三位。
韩承宪身为现任的荆襄制置使,虽然是太子身份,但是在没有得到皇命前,仍然不得擅离职守,虽然是亲妹妹结婚,当他接到了父亲韩璐羽的圣旨时,想要排开卸任制置使的行头按部就班的回到中都,时间上已经是不允许了。轻车简从的他回到中都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去参加那场刚好开始的婚礼,而是寻到了常山郡王向世诚的府邸,在那里,身为主人的常山郡王已经喝得有些醉意,主人身边的,是他们的大哥、获封南阳郡公、荆襄安抚制置使、此时却因为这场婚礼而没有来得及去上任的刘文浩。
郑国的皇太子什么话都没有说,将身上满是尘土的披风扔在地上,大步走过去,抓起一坛尚未开封的烧酒就向嘴里倒。看到他们两人的样子,原本极力克制自己的刘文浩苦笑着摇头,干脆也学起那位皇太子来,抓起酒坛向自己嘴里倒酒。
这一夜,三人醉倒在常山郡王府邸的卧房内。从这一夜后,向世诚滴酒不沾。
久候消息的夏国从使者王立之送回的消息中,晓得事情极为不妙,虽然他们不相信刚刚立国的郑国,会在现在这种人心不稳的时刻兴兵攻打夏国,可是,毕竟韩璐羽对当年的金国的控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十几年日积月累下来,就连夏国都清楚,当年的金国,人心早已归附韩氏,郑国的建立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可是,出于不愿出现一个强邻的心理,夏国内部虽然反对呼声很高,夏国主还是在郑国内部出现女真人叛乱的时候,采取了暧昧的态度。
只是,夏国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立国百余年的金国竟然没有多少人肯支持女真人的复国,一场预想中的大内战没有出现,不到一个月时间,两处点燃的叛乱战火就被扑灭,让希望从中渔利的夏国感到异常失望。不止是失望,面对着新生郑国的强劲势头,夏国必须作出选择了,虽然此时开始选择已经晚了,但,总比没有选择强。
因此,当距离腊月里的那场盛大婚礼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又一批夏国的使者到达了中都。与前次使者身边不多的随从不同,这次的夏国使者,是带着足足二百辆四驾马车来到郑国都城的。按照夏国使者的话来说,夏国是将所有能翻出来的宝贝都淘来进献郑国了。除去正常的贺新婚使外,同来的还有夏国贺正旦使。
不过,很显然,郑国的官员还是不愿接见他们,这次的两位使者,加上原先的那位王立之,三个夏国使者凑在驿馆里发起呆来。郑国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再打探了,摆明是在生气,生夏国入朝太迟的气。现在他们三个使者的任务,不再是打探什么郑国内部的消息,而是设法打消郑国朝廷心中的怒气,或者说,是郑国皇帝韩璐羽心中的熊熊怒火。
于是,由已经快变成“中都通”的王立之出头,赶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二那天,将所有的门路走通后,亲自将那二百车的礼物,送入了郑国礼部的府库,当然,这一过程是在郑国礼部尚书元好问元老先生的监督下完成的。若是再晚一天,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整个郑国就正式进入过年的日程,官府给出了假期,按照新近下发的行文规定,这个假期,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

看着两百车的古玩玉器、金银珠宝、名贵兽皮、珍惜药材放进库房,元好问点点头,扫了一眼王立之道,“贵使的忠贞之心,本尚书已经看到。本尚书这就进宫,将贵使的礼单呈送陛下,也将贵使的忠心向陛下好好表白。”
“不,不,大人误会了,”那王立之急忙辩解道,“这些并不只是下臣的一点忠心,更是我夏国对于天朝的拳拳之心,还望老大人能向天朝皇帝陛下言明,夏国虽是西域小国,但是对于天朝的景仰之心却是片刻不敢疏漏的。只是……”说话,他悄悄抬头看了一眼身前眯缝着眼睛好像在养神的郑国礼部尚书大人,才继续道,“只是,夏国蛮荒之地,远离天朝,况且最近路上并不安宁……”
“嗯?贵使这是什么意思?”听到这里,元好问微微睁开双眼,逼视着王立之,“难道贵使在说我天朝境内多有匪患横行么?”
“啊?”王立之没想到自己触动了郑国的禁忌,双膝一软,干脆跪在了地上,“请尚书大人海涵,下臣不过是一时最快,其实,那些盗匪都是夏国境内的惯犯,夏国疏于管教,竟然令他们坐大,以至于干扰了夏国向天朝进贡……”
点点头,勉强接受了这个说辞,元好问也不再看一眼王立之,转身离去,只是在走前丢下一句,“新年在即,还请贵使安心在中都欣赏天朝风光,陛下有闲自然会接见你等的。”
听了这话,那夏国的使者王立之险些栽倒地上,原来,送了这么多的礼物,还是被关在中都啊?这中都的风景,城里的,城外的,他这些日子来都游逛的差不多了,而今任务没有完成,他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看下去啊?可是,现在元好问已经承诺下来,虽然仅仅是一个虚词,他又如何敢说不呢?不过,看看时候,估计着郑国皇帝韩璐羽要召见他,总要在新年以后了,没有办法,这位夏国的使者只好垂头丧气的离开了郑国的礼部衙门。
这年的新年,由于是郑国第一个新年,皇帝韩璐羽偷懒,干脆给大臣们放假,自己则是跑到后宫来个全家团圆。说起来,他们这一家子,有作为家长的韩璐羽、有夫人高云兰,有作小叔的方子谦,还有四个成年的儿子:刘文浩、韩承宪、向世诚和张弘范,虽然张弘范已经回归张家,不过,作女儿的韩若兰嫁给了这个小子,让他一转身,又回到了韩家之中,只是身份由原来的儿子,变成了此时的女婿。
前几年的新年,都是韩承宪和向世诚在军中渡过,为了锻炼两个小子,也不愿让他们养成过多的骄纵脾气,两人身在军中的时候,韩璐羽是不允许他们在家过年的,充其量是年三十那天可以回家看看父母,时间也不允许超过半天,走的更是韩府后门。如今,这一家人的身份不同了,韩璐羽得了天下,妻子成了皇后,儿子自是加封为王爷,女儿呢变成了公主。再要两个王爷到军中当什么万户千户的自是不合适,也会吓坏那些军中将军和兵士,而且韩承宪乃是皇太子身份,也不可能长期在外边当制置使这样的地方官,于是,才有了今年春节这次全家团圆。
只是,私下里,向世诚向皇帝韩璐羽提出了要戍守边防,去北方协助刘楚材或者到四川打理西川军政事务,甚至说可以不要官位,只是去当个万户就好。看着自己这个沮丧的义子,郑国皇帝心中有些难过,只是,女儿的婚事,既然同意了妻子让女儿自己选择,就必须尊重韩若兰的结果,他又能说些什么来安慰向世诚?只得点头道,“好吧,不过,你虽然此时身份尊贵,却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子,不适合担任高位,就去四川好了,作一路的都总管,让你历练一下。”
向世诚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任命,走在韩璐羽身后,一起去参加在高云兰宫中举行的年夜家宴。
西历1253年,郑国兴二年,宋靖中四年,正月十六日,在驿馆内渡过了一个很难受的新年的夏国使者,终于等到了郑国礼部传来的圣旨,郑国皇帝韩璐羽根本不想见他们,仅仅用一道圣旨将他们打发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天下方定,威及四海。天朝之兴,上承天意,下顺民心,鼎定中原,荒服万国。思尔西陲夏国,夷邦也,但附中土为命。既昔臣于金,及大郑承金之禅,本当俯首天威,永从中华之属。然今经月不贡,朝贺失时,恣言怠慢,了无虔意,实不可赦也!
然陛下恩慈,体尔荒远,且路多盗贼,乃不咎既往,许尔入贡为臣,以彰天朝之仁德,戒贼人之戾胆,切记之!钦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