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队伍壮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跟蚂蚱一样被系在一起,一个个脸色苍白,哆哆嗦嗦的贼军败兵,李严叹了口气,收摄精神,问前排的一个汉子:“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俺……是耕田的。”那汉子见是一个当官的来问自己,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听说官军的官们最喜欢的就是折磨俘虏,其中最可怕的一项就是割男人的那话儿。
李严再问边上几个,有说是耕田的,有说是做工的,也有说是当兵的,什么出身的都有,大抵是这个时代的各行业的青壮。因为追击是苦活,所以并没有黄巢起兵时就跟随左右的资深分子。李严点点头,直起了身,大声道:“你们都是苦出身,做贼大多是为了有一条活路,也有些想升官发财的,这么想是应该的。但你们做错了!
你们跟着黄巢一路杀一路抢,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你们的出路在哪里?在大唐,在一个复兴的大唐朝!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娶得起老婆;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不随便欺负人,大家都有安生的日子过!”
下面的俘虏们有些骚动起来了,而边上看守俘虏的士兵,乃至阎烽也都忘记了弹压。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李严提出一个明确的政治理想,描绘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或许贞观开元也未必比得上吧?
“这样的大唐怎么来?”李严不理会下面的反应,继续大声说道:“靠铁与血!靠我们这些忠诚的军人用血洗出一个干净的世道来!
你们想要活路,现在的世道能给你们吗?你们想升官发财,跟着黄巢就能抢出来吗?你们想一想!你们劫掠屠杀的人就都是贪官劣绅吗?他们哪个不是有儿有女,哪个不想过个安生日子?!你们不觉得心里有愧吗?……你们一个个都是男儿郎,做了恶事就要赎罪!为一个崭新的大唐流干鲜血!让后世的人记得有我们这样一群男人!
想跟着我的留下,只要你舍得流血,发财当官也不是难事!想走的就走吧!我李严不难为你们,回家种田也好,再投黄巢也罢。总之,做男人,要对得起胸口这一腔热血!”
李严越说越激动,不知道怎么的,把自己心里想说的一古脑的都说了出来。也是在这时候,他才发现,以前政委所说的,未必都是什么官样文章,虚情假意。
俘虏们沉默了,几百人居然没发出一点声音。
“解了他们的绳索,想留下的站到左边的树那里去!不想留下的不要动.”李严下了命令。
只有二十来个没有动,细看之下,也都是或老或小的一些俘虏。
“每人给他们五两银子路费。”李严对赶来的孟西来说了一句,今天打扫战场的时候,他看到老孟带着人从那些尸体和俘虏身上可搜出了不少金银、首饰。手下所有士兵都笑成了呆瓜。
不单是那些留下的俘虏,连边上愿意留下来的和看管他们的士兵也都没想到,放了的俘虏还能拿到钱。直到那些人领了钱千恩万谢地去了,才回过神来,再看李严的眼神已经是充满崇敬。这样的将军到哪里找去?能带大家发财又仗义,跟着他,值了!

留下的俘虏共有三百人之多,凭借缴获他们被立即武装起来进行整编。整顿完编制,第一次连杀数人的士兵孙二小意外地成了什长,带了三个原来的兵,七个新投的俘虏。上面的交代是,对这些前俘虏要温严兼备,严加训练。什么是温严兼备?上面的解释是:就跟你爹对你一样!
最令孙二小心情不能平静的倒不是自己当了什长,而是李军使说的那番话。如果真能实现李军使所说的那个好世道,自己就算战死也值了——自己那个才会走路的小侄子不就有好日子过了?杀出一个新大唐,李军使说得真好……不就是杀人吗?我孙二小今天还杀了五个呢,不怕!当然,能活下来升官发财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哩……
这么想着,孙二小回头对那些自己的兵说道:“咱们是为了新大唐啊……后面的跟上!”
李严并不知道自己手下那些思想朴素的士兵现在在想些什么,也没空去了解。因为他自己也在思考,在今天讲话之前他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只是忽然间就说出了心里话。这话一说,等于修正了自己以前靠物质利诱的宣言,开始向人民解放军精神鼓舞的发展方略靠拢了。从目前来看,对于俘虏来说效果似乎不错,但对于原来的兵呢,尤其是前一个星期才加入的兵痞呢?李严心里没底。
“老李。”崔成谋不知道什么时候策马跟了上来:“你今日所说,当真是激动人心,要是真能复兴一个繁荣的大唐,我们这辈子可真是值得了啊……”
“我还不知道这么说的话,那些兵痞是不是愿意再全心跟着我呢。”李严想到崔成谋从军经验丰富,便低声提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心。
谁知道崔成谋却是毫不在意,说道:“他们也不是天生就是恶人,变成这样大多是因为在军营呆久了,不恶反而受欺负。他们是兵,可大多还是有家小的,你老李花钱慷慨人不贪黩,又不会少了他们赏赐和抚恤,只是让他们少抢几次寻常百姓罢了。比较起来发财更快些,却是无须担心。”
虽然崔成谋这么说,但李严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以后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加强,等找到了地盘,应该找几个教员给士兵们上政治课程了。
“老李,其实我刚才倒是思量了一番,如果以后有了根据之地,我们可以再找些能言善辩的读书人来宣讲大义,而那时所募的士兵又是守卫乡里,恐怕效果还会好上不少啊!到时候我们只要整顿一州民政就能获得一州民心!一支雄师!如此发展,盛世可现啊!”崔成谋侃侃而谈,显然对于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很看重。
“每个时代都不缺少智者。”李严感慨了一句,谁说古人的目光太短浅?
正要和崔成谋深谈一下政治教育和制度建设,仆仙庆却赶了上来,大声问道:“老李,咱们现在有马了,正经的骑兵队什么时候建起来啊?马背上的汉子不能老指挥一群步卒啊!”
望着背后的两百多匹马的马队,李严的回答充满信心:“很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