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IBM的豪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网友小-a、№こ世の战神、6631、tpus7372、无处随风、飘缈云隐、我是虫洞、36006072的打赏,作者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看榜单中排名降,请大家帮忙投出手中的推荐票,不要掉出去啊。】
郭逸铭难得抛开了所有工作,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一天休息下来,精神感到格外的愉悦放松。他见舒雨菲也是难得一幅非常开心的样子,一狠心,就又旧金山多待了两天,之后才意犹未地返回了国内。他跟对方约定次有空闲两人就到八达岭去一趟,领略一下长城的雄阔豪奇,也去当一当好汉。
这次秦殇倒没有阻止了。
自1年国家全面放开包产到户,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但国家穷了太久,这才是推广包产到户的第二年,老百姓们仅仅做到了吃饱饭,正向吃好、穿好而辛勤努力,大力发展农村副业项目,种菜、养猪、养鸡、养鱼,哪有闲钱来出外旅游?
城市居民就没可能了,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家庭吃穿用度上就花了个精光,每月能存个几块钱,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这个时代交通也不便利,旅游景点建设是荒芜一片,全国现就只开放了一个西安的兵马俑,还只准外国游客游览。其他后世的著名景点现大都仍处于原始风貌,
没有旅馆、没有餐饮,谁会跑到一个荒郊野外去风餐饮露。
因此八达岭长城如此有名的地方,除了当地人常去偷城砖回去垒猪圈外,这个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人去玩,可以说是非常幽静偏僻,不用担心会出什么意外。
郭逸铭一回到中美电子研究所,便又投入到无穷的案牍工作之中。
公司现实行的是集团公司架构,由总公司对下面几个分公司进行垂直管理,各个公司又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处置权。一般性的经营业务,下面的分公司自己就处理了,报到他这里来的都是必须由总公司才有权处置的重要公文。
但这些公文不算多,多的主要是研究所的各种研究报告、资金审批报告、立项报告、设备采购报告、品测试报告这些技术性文件。
郭逸铭对各经营分支机构采取的是放权态度,只是不定期由会计监察部门对下面进行财务审计,以保证公司资金安全。至于具体的经营活动,则都是放手让下面的管理人员去做,自己求得轻松之余,也能让管理人员得到充分的锻炼。
惟有中美电子研究所,他始终死死捏自己手中,从无一丝一毫放松。
对于研究所总的科研体系,他现还没有整理完善,仅是粗略地给下面发放了一个框架。同时根据研究进度和对国际上相关研究情报的集,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而对于超出这个框架之外的研究项目,都需要下面提交申请报告,交由他审核之后,才能决定是否立项,划拨资金对该项技术展开研究。
因此研究所里,他实行的是说一不二的一票否决制。
这样一来,压他肩上的担子就显得格外沉重。而大摞大摞的纯技术文稿,是看得他的秘书班子一个头有两个大,每天下班都是两眼发直——看不懂啊。
为此,他又从研究部门中抽调了一批科研人员,组建了一个技术分析室,专门处理下面的纯学术报告,以分担秘书处的工作。虽然建了这么一个技术分析室,可他又怕这些人因为科技前瞻意识不够,把一些可能对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随意否决,因此制定了严苛的规章制度,命令他们将所有的技术报告、哪怕是否决的都必须整理出一份节略,然后呈递到他这里进一步审批。
这就又把技术分析室的人累得叫苦不迭。
全所的人都知道郭所长是个技术专家,只要是关于面的,啥都懂。想像哄骗以前单位的领导那样欺瞒他,那是找死,所以人人都不敢乱来。他们有时候为了吃透报告里究竟说的是什么,其意义何、又能对那些关联科技产生多大的影响,准确地递交节略,连续不免不休要查阅好几天的技术资料。一份短短数百字的节略报告,几乎耗了他们的心血。研究所里,其他部门的员工无论什么时候碰到分析室的人,都能看到他们那不着边幅、乱蓬蓬的头发,睁着一双布满血丝通红的双眼,时时刻刻手里都捧着厚厚的技术资料,口中喃喃自语,就仿佛电视中那些科学怪人一般。
有时候分析室的人坐下来闲聊,都会自嘲地说,郭所长的残酷压迫下,他们其实比下面实验室的人还要辛苦,掌握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还要精深。他们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牛多、吃得比猪差。忙忙碌碌一日复一日,永远看不到头,连恋爱都没工夫谈,看来迟早是要打光棍了。
郭逸铭也听到过他们的抱怨,也对他们的工作担子之重而有些过意不去。可他却不能给他们减担子,反而要加鞭策督促,让他们工作加卖力。
要这个时代实现他的野心,就只有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这些关联科技的研究,都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这不是某一个技术的突破,而是要与之相关的材料、制造、电子、自动化、光学上的整体突破,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对他来说,如果不抓紧,可能到老他都没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可以将经营领域工作放手让下面人去做,但研究工作,只有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科学家带领下,才能不走弯路,抄近的道路直达目标。为此,他也只有对研究所的同仁们说一声抱歉了。
他也经常找各种名目,以诸如误餐补助、加班津贴、半年奖、季度奖等等奖励措施,来给与他们金钱上的补偿。同时通过对他们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的观察,于近日从他们中间提拔了一名视野开阔、大局观好的技术人员,调到了材料实验室当副主任。各种措施之下,尤其是同僚的提拔,让分析员们明白给他们压担子是老板对他们的器重,看到了上升的途径,浮躁的情绪也随之安定下来。
郭逸铭这样昏天黑地的日子过了没有多久,从美国来的长途再次让他从无的技术文牍之中拔出头来,回到这个现实世界。
“老板,我听到一个消息……”电话是霍克打来的,声音压得很低,还略带有些回音。郭逸铭能够想象出,他用手捂着电话,东张西望那鬼鬼祟祟的表情。
奥尔森同志为了向IBM复仇,现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整个心思都投入到了精简指令集服务器的研发中。霍克趁他无暇顾及DEC日常事务的机会,郭逸铭的暗中默许下,也利用股东兼盟友的身份,悄悄将黑手伸向了DEC管理层,拉拢腐蚀,大肆收买人心,成效斐然。
双方如此密切的关系EC公司对西部计算机集团来说,就如同透明一般,不存任何秘密可言。
霍克今天的所有成就都来自于郭逸铭,对他的赏识提拔是充满了感激。两人相处的时间越久,他对老板的尊敬和信心就越不可动摇,为了讨郭逸铭欢心,他是三天两头就要打电话来,以汇报工作为名,借机表功,并显示一下他对老板的敬意。
“什么消息?”
郭逸铭不知道他这次又准备找什么话题来向自己表功或是表忠诚,不过他也可以借着和对方东拉西扯的时候,趁机休息一下看技术报告看得发胀的大脑。他放下手中笔,靠老板椅靠背上,大大打了个哈欠,懒洋洋说道。
霍克对他有气无力的声音毫不奇怪,他清楚地知道老板有多辛苦。当大老板,当一个国际集团的大老板,当一个野心勃勃想继续扩展业务的国际集团的大老板,表面光鲜的背后,辛苦之处也是旁人所无法想象的。
“我收到消息,IBM悄悄出售他们名下的产业……”霍克的声音低了,就像是一个地下特工接头一般。
“什么?”
郭逸铭昏涨的大脑顿时一个激灵,惊叫出声。IBM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没事,开始出售名下资产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详细说!”他愣了一秒钟,立即坐直了身子,严肃地沉声说道。
正旁边整理文件的舒雨菲一听,就知道这是有大事发生,赶快起身走到门口,将郭逸铭大敞开,以示欢迎所有人随时来找他的办公室门关上。而后自己也出去守了门口,以防有人外面贴门而听。
随着郭逸铭对她越发器重,她自己却是加谨言慎行,不敢恃宠而骄。
“是是,我会原原本本将事情向老板汇报的,”霍克的态度加谦逊,连忙道,“是这样的。先,是我无意中听到IBM正打算将他们纽约那座建的处理器厂卖掉,觉得有些奇怪,感觉这里面好像有问题。
老板,您是知道的,这座处理器工厂,原本是IBM打算为开发第二代个人计算机处理器,准备靠产能和我们拼市场而建的。这才刚建好没两个月,设备也才刚安装调试完成,就把它卖掉,这的确太古怪了。”
郭逸铭微微点头。
霍克的直觉很正确,寄托了IBM下一代处理器,也就是历史上本该于今年就该面世的026芯片,因为个人计算机标准竞争失败,延后了这么久还没推出,就已经够令人惊讶了。但对方竟然将才建好的处理器厂,还没开工就打算卖了,这就加不可思议了。
难道他们打算退出个人计算机市场了?
不!
绝不可能!
个人计算机市场太大了,大到不可能放弃。全美个人机市场增长之猛烈,令所有乐观的人都感到震惊。一个一年三四百亿的巨大市场,都快赶得上IBM的总资产了,相信他们会放弃这样一块肥肉,还不如相信狼不吃羊,改吃草了。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个处理器厂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他们对下一代处理器的技术标准要求。所以他们才会卖掉这个厂,打算建一个技术标准高的厂房,以生产他们的下一代处理器!
对,只有这个可能!
天,如此说来他们对下一代处理器的技术标准,到底有多高?
郭逸铭清楚地知道电子技术发展史。
历史上26刚出来时,其集成度达到了134万,时钟频率高达20兆赫兹,是现西部计算机公司的1的三倍!如果他们现推出261虽然至今尚未达到大利润率,但他也只能立即拿出款混合处理器去竞争,哪怕这款处理器又陷入低利润、甚至亏损的状态,为了争夺市场,也无可奈何。
混合并行处理器因为集成了一块传统指令核心,其处理的指令只有总体指令的20%,却要耗去0%的指令处理时间,拖了整个处理器的后腿。因而整个芯片的运行效率仅比传统处理器高出30%左右。
而第二代混合并行处理器中,由于采用了流水线作业,将复杂指令截分为两条或多条短指令,因而效率猛升至传统处理器的15到2倍。再加上半导体集成度的提升,时钟频率也才勉强跨过22赫兹,可以说拼全力才勉强超过026一点。
对方这时出售未来的26工厂,那么其下一代处理器性能必然是有一个飞跃。
会是多少?
25赫兹?还是2赫兹?再高就不可能了,集成度做不到,这不符合摩尔定律!
除非……
郭逸铭呵呵笑了起来,IBM这头庞然大物,终究还是入套了啊!
好,很好,这样的话,我为你们准备的全家福豪华套餐,就能让你们好好消化一番了!希望你们吃得愉快!
不过,对方一下子把性能提到如此高,自然是为了集成多寄存器,以力提升处理器性能,这对他也有些心理压力……
“霍克,你吗?”他心头盘算了许久,才出声问道。
“呢,我一直这里!只要您叫我,我就!”霍克讨好的语气,隔着重洋都那么浓郁,让他心里有些小感动。
难怪人们都喜欢佞臣,这种感觉确实很舒服。
“IBM卖掉这个厂,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原本计划中的第二代处理的生产,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那么他们不是出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就是要转变原来的研发计划。或者是资金上出现了问题,但以IBM的融资能力,应该不会出现这种状况。除非使他们对资金的渴求,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要是这样的话,实际上仍然是为了研发上投入巨资,目标显然还是我们。
考虑到他们的第二代处理器,应对的必然是我们的第二代混合处理器,而他们市场上又落于下风,所以他们只能技术上具有压倒性优势,才有可能赢回客户。
由此推断,我们的压力就有些大。中国这边的进步速度你也清楚,到现实验室才刚刚突破9万集成度,工厂生产只能达到6万。
IBM现重建厂的话,未来集成度可能达到20万,甚至多都有可能!我们靠中国方面的工厂与之竞争劣势太明显。为了应对未来的对决,我决定美国也建一座处理器厂,就建硅谷,技术标准以现水平,能达到12万集成度就好,不用再高了!”
他沉吟着,慢慢说道。
美国建一个处理器厂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让联邦政府放心。至于工厂技术人员,国内这边已经锻炼出了一大批人才,足以满足需要。以后即便技术进步不需要了,也可以将这个硅谷的工厂,作为研究转化的实验工厂,并不浪费。
12万对20万,这个压力很大啊!
“好的,我这就去办!”霍克窃喜,老板美国这边的投资越多,他的权力就越大,这也可以看作是老板对他加信任,他怎不高兴,“对了,老板,我刚才还没说完。
我自从听说IBM悄悄出售他们的工厂以后,就对此留了心,然后也派人暗地里打听,结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惊人的消息?比他们出售处理器工厂还要惊人?”郭逸铭端起茶杯,还考虑IBM卖工厂背后的玄机。
“是的,您不知道,他们通过中间人,私下里接触一些半导体企业,向他们转让指令集专利,而且是大规模转让……”
“什么!”
郭逸铭震惊到将手上的茶杯都打翻了。
他的声音是如此大,连门口的舒雨菲都听到了,推门进来,一见桌上的狼藉,慌忙奔过来先将各种文件挪开,然后清理着桌上的水渍。
郭逸铭这时无心理会她的勤快,而是激动得直着脖子语无伦次道:“你说得是真的?他们真的卖指令集?他们要将传统架构彻底放弃了吗?天,他们开价多少,我买,我全部买下来!有多少买多少!”
霍克的这个消息,完全证明了他的推断,即,IBM打算另起炉灶了!
他好想大笑几声。
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连起家老本都不要了,见到精简指令集好,居然就顾头不顾腚,来个大转向!
没了指令集,他们还剩什么?
个人电脑玩的是什么,不是什么技术,而是标准!美国的计算机大公司,用各种技术标准将别的竞争对手死死卡身后,让对方上不来。
指令集有什么复杂的,只要有一个电子实验室,多半年就破解了。
可你要模仿它,制造同样指令集的处理器出去卖,那就准备接法院的传票好了!如果是本国商人,联邦政府可能还睁只眼闭只眼,等双方慢慢扯皮。但如果是外国商人,联邦政府将立即以涉嫌专利侵权为由下令禁止该种处理器美销售,这就等于将对方彻底赶出了美国市场。
郭逸铭机关算,才从DEC这里得到了一些处理器的指令集使用权。但相比IBM,双方就不是一个技术等级。以IBM数十年科**算电路上的研究投入,随便扫扫仓库,存货都比DEC多!
所以他做梦都想得到IBM的指令集专利,现对方居然主动往外卖,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这个时候还不大买特买,等对方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上吃了苦头,再回过头来,就再也不可能了。
买,当然买,而且是大买特买!此时不买,待何时?
“老板,我们买不起啊!”
霍克从电话里,惨兮兮地说道,将郭逸铭从兴奋中叫醒:“老板,IBM的指令集可贵得很!总价值超过了30亿,接近40亿,我们就是把公司卖了,也不可能买得起啊!”
郭逸铭哂然道:“谁让你买断了?我只是要一个专利使用权而已!”
专利的转让,分完全转让和有限转让两种。完全转让自然是将所有的权利都转让给买家,就连原所有人今后使用这种专利技术,都要支付相应费用。
想也知道,IBM再疯也不会如此做。
那么他们就多半是有条件转让,即一次性支付相应专利费后,授权购买人无偿使用该项专利的权利。但通常除非特殊原因,西方公司不会这样做。他们多半是按年收取一定比例、或是每销售一台收取固定数额的专利使用费。
这样可以细水长流,而且当未来市场变化,他们可以水涨船高,赚取多的利润。
这种转让,多半还会附加条款,要求授权使用专利的一方,不得再次向第三方转让,以免对方以此牟利,将这种技术卖成了白菜价。
郭逸铭知道,如果这次他不出手,以后也别想从其他授权使用方手中,买到专利使用权。
他只有一次机会!
“老板,就是授权使用也不便宜!”霍克叫苦道,“IBM这次只准备授权两家,多三家公司使用他们的指令集专利。所以开价特别高,而且是一次性买断,每家公司的转让费达到了6、7亿美元以上!本来他们也是小心翼翼,不让人发现,但因为他们报价如此之高,原来这些与他们接触的公司是感兴趣的,但一听这个报价后还是放弃了,也因此从这几家公司传出了风声,闹到现人皆知的地步。现业界都说IBM穷疯了,开这样的高价。”
是穷疯了!
IBM这次肯定是押宝,所以准备集中大笔资金来进行研发精简指令集。就像当初他们进军小型机市场,一年内就疯狂投入40亿美元,硬是砸出一个市场来,把DEC挤得气息奄奄,差点没被挤垮。
这次他们又来了!
按他们准备转让两到三家公司,每家收取6、7亿转让费来算,这就是12到20亿之间。再算上他们可能会采取的融资措施,那么这次IBM的总投入可能也达到了30至40亿,可谓是豪赌一场了。
若非如此,他们绝不会对外转让复杂指令集专利……
买,还是不买,他有些犹豫。
他脑子里始终考虑的是有没有必要买,对方会不会卖,而不是有没有钱买。6、7亿虽多,当他脑子里可以赚钱的项目多如牛毛,随便抽几个出来,用不了两年,多三年就赚回来了。
再说,美国市场他需要小心谨慎,赚钱也要观察风向,随时准备适可而止收手。日本这个美国的附庸他怕什么,有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他的血库,他底气足得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