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卜卦缘明寺(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着小沙弥,我和廖婷婷来到了缘明寺后院。
在后院中,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间八窗一门的大殿。殿门上面悬着一匾,书“讲经堂”三字。我从讲经堂的窗口向里看去,只见在大殿的地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黄色蒲团。顾名思义,这讲经堂一定是无相和尚给众弟子讲经的地方。两侧,修建着一排僧房,是专供寺中的方丈和大德们起居的。讲经堂后,是一间二层阁楼,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使阁楼显得绚丽而神圣。在阁楼高高飞起的雨檐下面,同样悬挂着一匾,上用行书大写“藏经阁”三字。金黄色的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
我随着小沙弥走进藏经阁,只见在藏经阁正中,摆放着四张大木桌,木桌四周各摆着一条长木椅。想来这桌椅是在平时专供僧人们研读经书用的。在藏经阁三面的墙上,无数的经书整齐摆放在依墙而建的书架上。
“哇!这么多书啊!”看到藏经阁中的藏书时,廖婷婷惊讶地说。
听到廖婷婷的话后,小沙弥笑了笑。双手合十于胸前,微倾着身子对我说。“无相和尚在临出门时让我转告你,这藏经阁里的书,居士要是有喜欢的,可以随缘结喜赠于居士。”
“赠于我?”我不解的问小沙弥说。“不知道无相和尚什么时候来?”细细想来,这无相和尚倒也奇怪。我还没有和他见过面,他就让我来藏经阁尽情地拿书。他难道不怕我找来一辆车,将这里的书全都拿去。
“无相和尚在走时说:‘到来的时候,他自然会来。’居士就请在这里安心等待好了。”小沙弥说着,微倾着身子向我行了一下礼,然后退出了藏经阁。
“这小沙弥举止看起来特别有礼貌,说话怎么就这么不知轻重?”看着小沙弥退出了藏经阁,廖婷婷不解地问我说。“他不把无相和尚称做师傅,怎么也和我们一样,直呼法名?”
“这你就不懂了。”我一边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经书,一边对廖婷婷说。“和尚原本就是对大德大贤僧人的尊称。这小沙弥把他师傅称做无相和尚,应该是最尊敬的称呼。”
“我说呢,看他的举动,也不象是没有礼貌的人啊。”廖婷婷说着,走到了我跟前。当她看到我手里拿着的经书是线装影印版的古书时,又幸灾乐祸的说:“我看这无相和尚今天要倒霉了,在这里放着这么多线装书,还传话说让你尽情地选。他如果知道你也是喜欢书的人,一定会悔恨相加,嚎啕痛哭的。”
“那好!我们今天就让他痛哭一次。”我笑了笑,将手里的书递给了廖婷婷说。“这是我选中的第一本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廖婷婷读完书名,不解地问我说:“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这本书里讲了些什么?”
“不知道,我只是看上了书中的一首偈语,所以就选它了。在书的最后一页。”我一边在书架上找书,一边对廖婷婷说。
“偈语?”廖婷婷不解地将手中的书翻到了最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廖婷婷读完书后的偈语,不解地问我说。“我怎么觉得这偈语的意境和你上山时,在杏树林中写的那首诗差不多,都是让人看不明白诗。”
“罪过罪过!你怎么能拿我写的东西和佛经比呢?这可是大不敬啊!”我笑着对廖婷婷说。“把这本书也给我拿上。”
“《中论》。”廖婷婷从我手里接过书,看了看书名问我说:“这本书又讲些什么?”
“说不清楚,反正我也喜欢上面的一首偈语,”我将《中论》递给廖婷婷后,依然在书架上翻看着书说。
“又是偈语?”廖婷婷不解地翻开了书说。“‘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我还是没看明白,这又在说什么?”
“看不明白我们回去再看好了,反正无相和尚让我尽情地拿,我就不必客气了,谁让我喜欢书呢?能遇到这么豪爽的一个人不容易啊!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机会。”我说着,从书架上又拿下一本书,随意翻开,只见上面写着:“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陆,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拿着,这上面的话我也喜欢。”我说着,将手中的这本书又递给了廖婷婷。在将书递给廖婷婷时,我看到书上写着三个繁体字“法华经”。
“噢!”廖婷婷接过了我递给她的书,笑了笑说。“你真想让无相和尚嚎啕痛哭吗?怎么拿人家的书和拿你自己的书一样?”
“刚才那小沙弥不是说了吗?随喜结缘。无相和尚既然想结缘,我也只好随喜了。不多拿他的几本书,这喜又从何来呢?”我对廖婷婷说着,又随意翻开了刚找到的一本书,只见上面写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说心里话,我又喜欢上了书中的话,想都没想,将书递给了廖婷婷。
“这又是什么书?”廖婷婷接过了我递给她的书,问我说。
“不知道,我没有看书名,只是喜欢上面的话语。”我说着,又从书架上开始一本一本地翻看经书。
“你可记住了,这本是《维摩诘经》。”廖婷婷看了看我刚递给她的书封面对我说。“你连书名都不记,待会无相和尚要是问你都拿了些什么书?你答不上来,我看你怎么好意思把书拿走?”
“还是你有心啊!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些。”我笑着回答廖婷婷说。又翻开了找到的一本书,只见上面写着:“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意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不可否认,我也喜欢书中所写的话,想都没有想,便将书递给了廖婷婷。由于听了刚才她的一席话,我留心看了看书的封面,上面用繁体字写着《成唯识论》。
“还拿啊!都已经五本了。”廖婷婷接过了我递给她的书,问我说。
“哈哈哈!居士要是喜欢,都拿去也无妨啊!”一个和尚朗声笑着从藏经阁外走了进来。我顺着声音看去,只见这个和尚年龄在七十五左右,背略显陀。身着黄色直缀僧服,脚穿灰色圆头布鞋,手持檀木念珠。瘦瘦的脸上两耳如扇,白眉长垂。那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老和尚身后跟着一位身着蓝色道袍,头戴纯阳巾的道长,他就是莫无邪。
“不知道你们俩在这里选了一些什么书?”莫无邪和老和尚一起走到了我和廖婷婷面前,看了看我们说。“这位就是无相和尚。”
如果不是莫无邪告诉我,我是不会相信,眼前这位貌不惊人,身体瘦弱的和尚,便是名闻佛教界的无相和尚。
“其实我和李居士早就认识了。”无相和尚说完,面带笑容地坐到了椅子上。
“您就是十年前在禅房我遇到的那位……”听完无相和尚的话,我猛然间想起来了,眼前的这位和尚便是十年前我在禅房读经书时,曾夸我宝象庄严的陀背和尚。也是他,让我知道了许多在黄乾源和黄晓身上发生的事。怪不得我刚见到他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整整十年了,他比以前显得更为苍老,岁月摧人啊!不知道黄乾源和黄晓现在会是什么样的。

“对,十年前,我就发现居士你与我佛有缘了。”无相和尚打断了我的话,笑着对我说。“来,先让我看看居士都选了一些什么书。”说完,他从桌上拿起了我选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不错。”无相和尚看到我选的第一本书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时,微笑着对我说。“有了这本书,便可扫一切相,破一切执。”
听到无相和尚的赞赏,我得意地看了看廖婷婷。
“这本书也好!”无相和尚又看了看我选的《中论》说。“此书是龙树所著,是大乘空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我们佛教各派的思想,特别是天台宗和三论宗的思想都是影响深远。”
听到无相和尚的话,莫无邪对我投来赞赏的目光。但此时,我的得意之情没有了。在我心里,对眼前的这位无相和尚又是惊叹又是敬佩。我没有想到,无相和尚随意拿起一本经书,就能说出这本经书的渊源和对佛教的影响。没有对佛法的广闻博记,是做不到这点的。
“这本书也不错。”无相和尚手里拿着我选的《法华经》说。“这本书被天台宗奉为经典,书中所讲的‘十如是’说、‘会三一’说,据说能让人懂得最真实的道理,成就最高的智慧,最终成菩萨作佛。”
听到无相和尚的话,廖婷婷小声问我说:“是这和尚奉承你、还是你真有学问?你随意选的书,在他看来怎么每本都是经典了?”
“这就叫随喜,我喜欢,他也喜欢。”我低声回答廖婷婷说。
“这本书可深奥喽!”无相和尚抬起头看了看我说。“这本《成唯识论》主要阐释的是外界非有、内识非无、心外无法、万法唯识的唯识理论,没想到居士也喜欢。”
其实在选这本书时,我只是觉得书中的论辩风格不同于其它经书,至于什么“外界非有、内识非无、心外无法、万法唯识。”我是一点都不明白的。
“这本《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经典,很好!”无相和尚看了看我选的第五本书说。“这本书上所讲的‘心静则佛土净’,‘入世即是出世’,对我们的禅宗可是影响极大啊!”
无相和尚没有因为我毫不客气地选了他的五本经书而不高兴,而是越说越兴奋,好象我是他的学生,在考试中考了一百分一样。莫无邪更是看着我不住地点着头,对我的赞赏之情溢于脸上。只有廖婷婷,十分不解地看着我。其实连我也没有明白,我随意选的这五本书,怎么会让眼前这两位老头显得这么高兴。
“无相大师,您就别夸他了,我们今天来找您是有事求您。”听完无相和尚的话,廖婷婷说。“他中了什么‘鬼手印’,听我莫大叔说只有你能解开。”
“道友,你看这事?”廖婷婷说完,莫无邪若有所思地问无相和尚说。
无相和尚对着莫无邪略微抬了抬手,打断了莫无邪的话。此时,他脸上的兴奋之情没有了,脸色反而变得凝重起来。我仿佛觉得,无相和尚似乎是正在艰难地做一个决定。
“你在大雄宝殿外给别人起卦的经过我看见了,以你现在的断卦水平,可以说当年的黄乾源也有所不及。”无相和尚沉默了一会说。“贫僧能不能请居士也为我算上一卦?”
“什么,您也遇到难事了?”廖婷婷惊讶地问无相和尚说。
听到无相和尚的话后,我比廖婷婷更为惊讶。就我所知道的,和尚应该是无欲无求的修行者,小乘佛教为己修行,大乘佛教一心为天下苍生解脱而修行。象这种苦心修行的人,还会有事问卦?
“如果您不嫌我是班门弄斧的话,那就请您摇卦吧!”我说着,从口袋里取出了莫无邪给我的三枚五铢钱。在递给无相和尚时,我不由地看了看坐在无相和尚旁边的莫无邪,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到这一卦,对解开我身上的“鬼手印”至为重要。
无相和尚双手握着五铢钱想了一会,然后开始摇卦。我从口袋中随手掏出了纸和笔,按着无相和尚所摇的爻象排出了卦象。
“这是‘解’之‘未济’卦,不知道您要问什么事?”我看了看纸上排出的卦象,问无相和尚说。
“你是学《易》之人,我是学佛之人,今天我就问佛之三昧与《易》之六爻其旨是否相符相合。”
无相和尚的话让我的心中一下子没有了底。以前我都是以八卦六爻断人断事,从来没有断过象佛之三昧与《易》之六爻这么样的卦,也就是说,这一卦,要让我以《周易》断《周易》,以六爻断佛法。
“不管这个卦是好是坏,都说出来,我相信你。”廖婷婷似乎看出了我为难的表情,站在我旁边低声对我说。
听完廖婷婷的话,我偷偷地看了看莫无邪。让我欣喜的是,从他的眼中我看出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也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卜筮一道,除非掌握的极为精妙,否则看不出数术;除非达到最高的境界,否则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仿佛又听到莫无邪曾对我说的话,在心中仔细推敲了一下《雷水解》上六的爻词“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看着在纸上排出的卦象,我对无相和尚说:“以我的理解,佛法是以解脱为宗旨,取解脱烦恼之意。但在这个卦中,上爻动,不说解而说射,我想是暗指佛法,摄伏外魔。也就是说爻词所说的‘射’,与佛法相通。再有,世为九二,九二爻词是:‘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如卦中所示‘三狐’为内魔。上六‘隼’为外道,整个卦中所讲的《易》理,与佛法大致没有区别。都是讲定内心,伏外魔。内性既定,外魔降服,当然是获之无不利了。”
莫无邪一边听断卦,一边不住地点着头,脸上尽显喜悦之情。廖婷婷站在我旁边,不住地挠着头。在场的四个人中,也许只有她没有听明白我所断的卦。
无相和尚的表情倒是平静的,听完我断的卦后,伸手拿过了我排着卦象的那张纸,仔细地看了看,忽然间惊讶地问我说:“这张纸上的偈语是你写的?”
由于在开始断卦时,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所排的卦象上,并没有注意这张纸背面写着什么。当看到无相和尚惊讶地表情后,我才发现,这张纸背面写的字,正是我在杏林中,看到纷飞杏花中的那位女子,心中似乎猛然有所悟,记录下当时我心情的那首偈语。我没有想到,我精彩的断卦没有让无相和尚惊讶,而我无意间胡写的偈语,却让他如此吃惊。难道从这首偈语中,无相和尚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的东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