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纵横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期间,王想全面考察了堪称他嫡系的天下会。此时韵各有要事,天下会的实际掌管者是岳溪和范天,会众已经扩充到了两千人之巨。
岳溪二人很能理会王想的意思,天下会众不但遍布故楚,连其余六国以及大周都开始慢慢渗透,每天都有大量情报自境外送来。
这个时候的天下会已经不再是什么商业组织了,倒是颇有点国家军情局的味道,王想当机立断,又拨了一大笔款项过去,顺便嘱咐岳溪二人,挑选出忠心不二,又有点天赋的人才,然后请元明子帮忙训练。
除了武道二途,王想精心编写了一本训练手册交给元明子,上面全部都是经过他筛选后的,科技时代间谍的训练项目。这个时候,能够建立一支精锐的间谍队伍,无疑能最大限度地加快统一进程。
王想根本不愁没有人才可用,关于这个精锐间谍组织的领导,他早已经有了人选,韩非所推荐的人除了李牧之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此人便是范蠡。
要拿范蠡当间谍头子来用,委实有点屈才了,不过要说他有什么治世经国之能却也未必,此人再强,能强得过韩非么!倒是他安排的古代的西施卧底,能证明范蠡识人心,有领导间谍的天赋,要用人,自然要发挥他最强的一面。
好在王想还没听到有叫西施的美女,也不担心范蠡会半途撂挑子。将那训练手册又复制了一份。直接送给了范蠡,也不理会他看得目瞪口呆。便自顾忙其他地去了,若此人真是天魂不死,看了这手册后自会明白一切。
选人,和元明子解释训练手册,又帮岳溪和范天提升修为,忙得差不多的时候。东北六城地战役也接近了尾声。
齐国谋图故楚已久,本身又没有经过战火的摧残,可称得上是兵强马壮。但李牧是何等人,论谋略勇武,在古战国时代只怕就只有白起或堪与敌,再上王想的精兵政策,闻人姐妹的骇人实力,虽然只有一万军队,依然打得齐军狼狈不堪。
包围六城的齐军在三个月内连败十三阵,此时已经退到了边境附近集结。齐国大王走马换将,派出了镇国将军田单。欲要在边境斜谷同李牧大军决战。
李牧是知道王想总体策略的人,仗打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差不多了,斜谷地地形对己方有利,李牧甚至有全歼齐军的胜算,不过真要全歼了齐军,那就是将齐国逼到了不得不全国总动员的地步。在统一故楚之前就与一个诸侯国全面开战,这与王想的战略出入太大!
在陵南的临时议政厅中,王想丝毫不吝惜对李牧的赞誉,这等具备战略眼光的将军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将,王想甚至怀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岳飞岳武穆,此时若与李牧易地而处,未必就能做得比他更好!
根本不用商议,与齐国议和是王想及韩非,木泫等人的共识。但这里有一个前提。王想可不愿意为了议和再损失什么,赢了战役而输了外交是王想所绝不能接受地。战士的血不能白流,六城必须拿下,齐军必须无条件退出,这个是底线。

和议需要使者,适合这个任务地毫无疑问就是张仪了。
在古战国,张仪是齐名于“六国大封相”苏秦的纵横家,曾官拜秦之相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脆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树了诸多功绩,在秦国地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
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以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在历史上,张仪所起到地作用,远非韩非和李牧所能及,乃是真正的无双国士!这样地人,王想是希望有昭一日可以在真正的战场上起作用的,目前来说,不过是让他牛刀小试罢了。
王想本来是打算亲自护送张仪,顺便也见识见识著名纵横家的风采。但就在临近出发的时候,时韵突然使人传信,说是铁血的前代传承,王想的引路人,玄机尊者已经找到了,正在赶赴陵南的路上。王想只好改变了计划,在青云神殿里请了几位实力较高的修炼者保护张仪,自己留在陵南等待。
那几个修炼者不是王想下属,本来老大的不愿意,但当王想说好完成任务后亲手给他们炼制合手的法器后,立即笑得连嘴都合不拢地点头,弄得王想暗乐,“熙熙攘攘,所为何来?平凡人,修炼者,神仙,莫不如是!”
王想知道,时韵绝不可能骗自己,但那玄机尊者不知是老得走不动了还是怎么,等了十天还不见踪影,而此时,张仪的任务却已经圆满完成了。
张仪并未到前线,而是在半路上直接传送到了齐王都。
晋见齐王时,他说道,大周不算,当今七雄之中,以秦、故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故楚两国相当。故楚已将统一,如果故楚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危矣;反之,如果齐国先与故楚联盟,则两国就可以对抗秦乃至扫平天下。
所以,齐国最好的出路就是马上与即将统一的故楚联盟。他又许诺在结盟后与齐国共同出兵,平分天下,为了表示诚意,故楚将在统一后马上率先攻打齐楚的同邻魏国,所取之地一半归齐。
齐王已经知道了故楚的实力,本来也不想再打下去,又被张仪的诚意以及他说的利益所动,不顾郑氏皇族的反对,受张仪相印,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陵南洽谈详细事宜。
路经斜谷,齐军已经撤兵,张仪发动了天下会的卧底,而后会李牧巡回六城,一路演讲宣扬王想的武功仁义,六城城主情知大势已不可逆转,接连表示愿意归顺王想,与大军一道返陵南宣誓效忠。
至此,齐楚之战告一段落,“三寸不烂之舌”初露锋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