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刘师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晌,那紧闭的书房终于打开了门
郭宇没有让王秀进来,而是自己走出去。见她一身蓝衣,头上还插着一朵白花,皱皱眉,道:“把你头上的白花摘下来,我不喜欢。”
王秀悲愤无比,大范国是儒家国度。按礼法上来说,她还在孝期。回想临走时,大哥交待的话,知道自己肩上压着王家的生死存亡。王家锦衣玉食供养自己十几年,该是为家族赴汤蹈火的时候啦。她抑制住悲愤,默默取下白花,虽然泪水在眼中打转,最后还是倔强忍住。
“给我做十年侍女,天鹅楼上冒犯之事就算了,到时自会还你自由。”郭宇淡淡道。
“是,谢公子。”毕竟是大家千金,一直有人伺候。下人该怎样做,王秀还是知道一些的。
王秀身后双胞胎不知所措站着,郭宇道:“你们姐妹以后就跟在夫人身边,贴身侍候。若有半点慢怠之意,必抽出生魂,真火炼成飞灰。”
见两个小丫头不当回事,郭宇心中恼怒,脸色一沉,右手一扬。五指射出绿芒,顷刻间化为簸箕大手。大手在一攥一体,二女头顶立刻冲出两道灰影。
这两道灰影正是小羽小洁姐妹生魂,见大手握住擒住魂魄。郭宇寒声道:“先给你们一个小小教训,下次再犯决不轻饶。”两道面部现出痛苦之色的魂魄,赶紧连连点头。
郭宇略感满意,大喝一声:“归位。”空中大手屈指一弹,灵魂重新打入二人体内,然后便消失不见。
魂魄归位,这对双胞胎姐妹立刻脸色苍白,瘫倒在地。虽然仅仅短短几个呼吸,但二人感觉就像一百年一样漫长。就算千刀万剐,也不及如此折磨痛苦。现在她们看向郭宇眼神只有畏惧,而且是深深的畏惧。只想远离这个恶魔,越远越好。
时间匆匆而过,不经意间,万物复苏、百花灿烂的春季就快要过去了。热情奔放的盛夏转眼将至。风轻云淡,晴空万里,正是踏青游园的好时节。武阳城虽小,又地处边境,但还是阻挡不住世家公子,游学士子以及贵妇小姐们的热情。
“小宇,你的修为又精深了许多。快突破方士初期了吧?”张夫人道。
“夫人慧眼,要不了一个月就可以突破到中期啦。”郭宇淡然道。
“这段时间收集够摆阵的材料没有?”夫人问道。
“哪有这么容易,武阳城前段时间虽然集中了二百多位大宗师。但是毕竟不是大白菜,再加上此城说小,只是相对而言。大宗师收敛气息,随便找个地方一藏,就不是那么好发现的。”郭宇轻轻摇头,云淡风轻道,“现在连半数都没有。不过不急,离凝结元神还有很长一段时日,时间宽裕得很,耽误不了事。
夫人轻轻颔首,道:“你有把握,我便不再说了。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被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郭宇摆摆手,语气坚定道:“不用担心,迟早会被人知道,但那又怎么样呢?走上这条路,本来就是争一线。不争,哪能有生机,凭什么成道?只是我的路坎坷一些,敌人多一些,作恶多一些,杀戮重一些罢了。欲成道,与天下人为敌又如何?”最后一句话,像是决心,又像是宣言。

“我的顾忌还是太多啦。”夫人赞成到。
“沈园”,武阳城最大的游园。这是此地最大,也是唯一一个千年大家族——沈家——二百多年前修建的,专为游人踏青的场所。
超过三千亩的“沈园”,除去游人休憩之地,以及必要的路径之外,几乎全是牡丹,仿佛全天下的牡丹花全都赶来了一般。含苞待放,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即便是备受瞩目的大才子,恐怕也做不出能恰当赞美她们的诗赋来。只能默默感受着高雅富贵气息。
郭宇身后一步处,王秀侍女打扮,手中捧着一把油纸伞,亦步亦趋的跟着。
张夫人两侧有小羽小洁这对双胞胎伺候着,尽显高贵,与被誉为富贵象征的牡丹正好相映成趣。倒是小丰彻,耐不住性子,一路上蹦蹦跳跳,见花朵上有蝴蝶,便兴致勃勃的扑上去捕捉。不知道弄坏了多少花花草草。张夫人只顾欣赏风景,也不去管他,这下可就苦了跟在后面青衣小帽的书童了。
“文泰兄,听说了吗?文坛宗师刘师道老前辈来武阳了。”一腰悬佩剑,头扎蓝色书生巾的少年对身旁差不多年龄的儒生道。
“当然知道,老先生还打算在‘文渊书院’讲三天精义呢?这可是我大伯亲口告诉我的。圣希知道我大伯可是‘文渊书院’特聘教谕。”被称作文泰兄的少年得意道。
“真的吗?我能去听讲吗?”圣希询问道。
“当然,刘老前辈喜欢提携后辈,据说这一次讲学,不限制听讲人数,院满为止。”文泰语带崇敬道。
“太好啦。听老先生解释经义,对学问帮助肯定非常大。拜托你帮我挑个好位置啊!千万千万。”圣希央求道。
“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圣希总该有点表示吧。”文泰开玩笑道。
“‘天鹅楼’怎么样?”圣希急道,就害怕对方不满意。
“好,说话算数哦。再免费告诉你一个重要消息,刘先生最近正准备收学生,做关门弟子,传承衣钵。好好把握哦。”文泰道。
自己学问不行,没有希望。如果好友被老人看重,扬名士林,自己也有面子不是。
郭宇没有兴趣再听下去,转过脸,问身后的王秀道:“刘师道是什么人?好像很有名的样子。”
王秀心中鄙视郭宇无知,但不敢表现出来,恭恭敬敬道:“刘先生不仅是儒门大宗师,而且是大学问家。不仅在大范国声望非常高,就是在秦国、杏林、坂等过也有很多人知道他。”
“嗯,看来是我孤陋寡闻啦。”郭宇淡然道。然后又接着问,“他要在‘文渊书院’讲三天经义,你知道吗?”
“知道,我们王家半个月前就接到城主府的消息。城主要求我们各大世家捐献钱财,作为那三天的费用。”王秀道。
“刘师道讲学还要金银?”郭宇奇怪道。
“当然不是。但是刘先生和他的门徒,还有从附近各城赶来的学子,他们食宿可都要城主府出钱。所以城主才让我们世家捐献,同时世家也很乐意搏个好名声。”王秀解释道。
“原来如此,还真想见识见识。”郭宇打开折扇,轻摇几下道。
ps:求推荐。已经签约,放心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