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龙争虎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宇对这叔侄的联手攻击,不躲不闪,冷哼道:“不自量力!”喷出一口白气,只见那道气聚成一条小指粗细的白线,一下便将迎面飞来的银针碎同时,他左手抽出发簪,微微上斜架住铁尺。右手二指并拢点向王鹤眉心。
挡住铁尺后,不等变招,发簪极速向下一滑一递,扎进王俦喉咙。右手二指几乎同一时刻,透过重重掌影点在王鹤眉心之上,暗劲透骨而入。
王俦右手捂着喷血的喉咙,嘴巴大张,双眼圆睁,非常不甘心地向后倒去。王鹤保持着攻击的姿势,一动不动。不过从那已经失去焦距双眼中可以看出,他也失去了生命。
几个呼吸,四大宗师级高手便被全歼,听起来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事实,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郭宇这次倒没有急着处理尸体,而是盯着手中的发簪沉思。没错,这支上面有着二十四节的发簪,正是他随身骨棒缩小化成。经过十多年相处、祭炼,骨棒早已能随心幻化大小。郭宇盯着它,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发现,渗入一丝精气之后,骨棒居然更加剔透晶莹,而且更加呵护心意。因此,他决定以后要用心祭炼这支自幼随身的兵刃。也正是这个决定,断送了更多大宗师的性命。
郭宇将簪子插回头上,右手屈指弹出四点火星飞到尸体上。盏茶功夫,尸体上的衣物、饰品、皮肉以及内脏尽皆化去,只留下四具完整骨架。
郭宇正准备收拾骸骨,一眼瞥到王俦到死还握在手里的乌黑铁尺,居然在火种没受任何损伤。他捡起铁尺,在手中掂量一下,感觉到比普通玄铁要重些,而且入手冰凉,似乎有寒气透体而入。郭宇不禁来了兴致,忍不住分出一缕细微意念进入铁尺内部。
一进入铁尺内部,便发现其中竟然如人体一般,有经脉分布其中。不过只有寥寥数条,但意念在其中还是畅通无阻,甚至有种能够可以驾驭其飞起来的感觉。
郭宇收回意念,心中暗道:着乌黑铁尺居然是海底万年‘冰精铁’铸成,在王家真是明珠暗投哩。正好徒弟缺少趁手兵器,就送给他好了。
郭宇把乌黑铁尺和四具骸骨收入九阳袋后,走向石壁,同时身形越来越淡,最后终于融入石壁,消失不见。空空荡荡的地下密室,除了几滩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迹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能显示经历过打斗的证据。四个大宗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的无影无踪。
郭宇离开王家以后,没有能马上回去。不是他喜欢武阳城的夜景,而是在回去的路上被段流风撞上了。
天之骄子,心高气傲的段流风怎么可能放过轻易放过他,冷着脸道:“我向你挑战。”
郭宇还真没有打算要取他性命。并不是说段流风骨骼比不上别人,其实因为自幼跟在他那个一人师傅修炼,骨骼素质要强上一般大宗师不少。至少超过九阳袋中的那几人。之所以暂时不打算收取他的骨架,是因为他的枪法和兵器确实不一般。虽然可以收拾他,但是那样在武阳城中动静肯定小不了,这根本不符合计划。

不过自己送上门来,郭宇当然不会客气,淡淡道:“可以,不过不能在武阳城中。”
段流风也清楚两人如果在城中交手的确不合适,就算晚上也不行。他冷冷道:“依你所言,汨罗江边,敢不敢?”
郭宇不在乎他话挑衅之意,依旧淡淡道:“好。”
汨罗江边,郭宇站在主干上有一个空洞的柳树旁,微微皱眉。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段流风居然把决斗地点选在令狐小楼跳江,也是郭宇击杀严回三人的地方。这柳树上的孔洞正是言行老妪铁杖的杰作。不过那根还算不错的兵器,不知道被谁取走了。
“段流风,你是找死。”虽然依旧云淡风轻,但话中却是杀意森森。
段流风听出其中冰寒杀意,但却不放在心上。自己又何尝不是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呢。紧紧握住手中的‘惊艳抢’,他有信心凭借师尊赐予的这杆神兵,绝对能取对方性命。那天之所以退走,完全是因为段天德那个废物。
生死相搏,谁如果去真得去遵守那所谓的规矩,不是修为高的没边,便是纯粹找死。段流风上来便是诡异飘忽的一枪刺向对方。
郭宇岂是那么简单,脚下移动,迅速飘开丈余。段流风得理不饶人,强如银龙,枪尖如龙息,笼罩郭宇身周。
郭宇知道不出几分真本事,还真奈何不了对方。心中一动,发簪落入右手之中,迅速化为趁手骨棒,抵住攻势。
江边,段流风银枪如白龙,快、准、狠外加灵动飘忽,让人防不胜防,而且还给人一种光明正大的错觉。郭宇骨棒也非等闲,一套‘天地龙蛇’毫不逊色,迅捷力沉,威猛狠辣,招招取人性命,一点也不落下风。
当二人招式第三次重复时,段流风倏地挑起丈余,‘惊艳抢’凌空击下,大喝道:“去死!”
郭宇在下方也轻声道:“是结束的时候了。”一招龙抬头轰向半空中的段流风。
段流风已经见过这招,当然知道如何闪避,但是在半空中苦于无处借力,只能用手中银枪硬接。不过他心中暗暗得意,知道郭宇不知道惊艳抢真正奇妙之处,这下非把他轰杀当场不可。
其实这样实打实的全力碰撞,也正是郭宇一直所希望的。可以说对方如此做正中下怀,何况自己可借地利稍占优势——即使不占地利优势,也可以轻松击败段流风。
二人兵器相撞,只听“轰”的一声。木屑纷飞,附近江边几棵一抱多粗的垂柳承受不住泄露出来的力量冲击,霎时间化为齑粉。
二人交手的丈圆范围之内,更是掀起一阵狂风。石头、土块如炮弹一样射向四面八方。等烟尘散净,场中一个方圆一丈多,四尺来深的巨坑出现在眼前。在加上周围坑坑洼洼的地面,很难让人找出合适的形容词描绘眼前景象。
两章以更,求推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