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小莉和赵琴一走,省地县三级的电视台记者和省报市报的记者们就结伴而来了,长枪短炮地架起来。医生出面阻止,他们说一会儿就好,医生想反正也不是什么大病,采访一下也不会影响病人康复。于是就开始采访。省电视台的记者最牛,他们拿着话筒提问,要让他谈谈舍己救人的感受。古长书就一五一十地说。因为他已经反复讲过他救人的经过,早就熟练了,精彩的地方都能背诵下来,所以,尽管他面对话筒有点怯场,但还是比较顺利地讲述了。他像一个小说家,没有放弃对精彩细节的重点描述,对房屋倒塌前的那一瞬间的恐怖情形进行了充分的渲染,使记者们身临其境一样。不同的是,这次的讲述,比他向领导们汇报时的讲述还要仔细,第一个人怎样救出来的,第二个人怎样救出来的,第三个人怎样救出来的,一一道来,逻辑清楚,层次分明。直到讲到最后一个人为止。
有记者问:"你为什么先救小孩,然后救中青年人,最后才救老人?"古长书说:"因为小孩是希望,也是他们的命根子。先救孩子,大人比较放心。中青年人是骨干,他们未来的日子还长。老人放在最后--万一来不及救的话,如果要死,我也就陪同他们死了。我只有一个最简单的想法,死老人比死年轻人好。当然我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我说的是万一。"记者又问:"你既然把门打开了一条缝,那么里面的人为什么自己不往外跑?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施救的。"古长书说:"他们都吓得神经不正常了,抱在一起不分开,要死也要死在一起。又哭又闹,乱成一片。人在临死的时候,脑子是糊涂的,非常恐惧,又非常顽固。有个老太太,我在救她时,她不出来,她说那是她的家,她死也要死在那里。是我强行地把她抱了出来。"这回记者理解了。他们不再有质疑。他们看到了一个朴实无华的英雄形象。没有经过任何粉饰和包装加工,原汁原味。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大雨制造了这种灾害件,古长书成了灾害件的抗争者和受益者,记者又将其变成新闻,成为事件的传播者。第二天,省市电视台、省市报纸都同时发表了这一新闻。当古长书看到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时,他觉得应当"谢天谢地"。是天降了雨,是雨造成了山体滑坡,是滑坡移动了房子。天地联合起来,留了个英雄的位子虚席以待,让他给坐上了。如果没有天没有地,也就没有他今天的光荣与梦想。当然,如果说没有他当时的自我牺牲精神,放弃的不仅仅是当英雄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那几条生命早已变成了腐尸。所以,他实现了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古长书从此声名远扬了。救人的时候,他确实没有想过出名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出自自身的功利目的。受伤之后,他想到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行为的全部意义:从美讲,这是一种超越生命价值的崇高;从人性上讲,这是一种视他人生命为自己生命的伟大;从政治上讲,这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生理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政治生命、艺术生命等等,生理生命是其他一切生命形式的载体。没有了生理生命,其他的生命形式也就无从依附了。古长书能把生理生命置之度外,唱响了一曲纯净的没有任何杂音的生命浩歌,当然就可歌可泣了。这时他便猜测事情要闹大了,还有可能把他闹红。但他没想到这样轰动,轰动得超过了他的预期目标。如果说古长书受伤是因祸得福的话,实际上一进入汛期,古长书就好事成串了。喜事们像商量好了似的,排队向他迎面走来,他得一个接一个地跟喜事们握手。汛期安全度过之后,学校也开学了。开学前夕,妻子左小莉突然办理了调动手续,调到市里一所重点中学去了。是她父母给她联系的单位。左小莉是独生子女,父母年纪大了,身边需要有人照顾。再说,下面的人往上调是一股风,大家都在跟风。县里往市里调,市里往省里调,都想调到大地方去。左小莉调动的事,也跑了几年了,一直阴差阳错没有办成。在最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却出其不意地办成了,古长书也很高兴。只是他没想到调得这么快。
九月一日就要开学,左小莉在八月三十日上午从市里赶回家收拾东西,收拾好东西就给古长书打电话,说她调走了。古长书正在从县政府往家里走,接到电话他兴奋又惊讶:"你怎么说走就走了?明天走不行吗?"左小莉说:"不行。我爸爸找了个车,专门来拉东西的。我得跟着。"古长书说:"那我送你去吧。"左小莉说:"算了,你忙着。下面有人帮忙的。再说我又没什么东西,就是我和孩子的衣服。"古长书急急地赶回家,他是真心想帮左小莉做点什么。想想挺难受的。为了调动,闹了几年时间,他一点忙都没帮上,还是依靠左小莉父母的关系调走的。古长书走到家属楼,才看见左小莉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打理好,在司机的协助下装上车了。左小莉站在车旁,说:"我等你回来见个面呢。"古长书说:"怎么这样急?回家坐坐再走吧。"左小莉淡淡一笑,说:"不了。我知道你也忙着。晚饭你自己做一点吧。以后你就自己照顾自己了,别累着。"古长书见左小莉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心里也很难受的。

古长书说:"那你也要吃了饭再走呀。走吧,我们进餐馆去吃。为你饯行。"小莉说:"我妈在家做饭等着我们回去吃。孩子离不开我的。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左小莉说完就上车了,没有调走的喜悦,只有离别的哀伤。古长书孤独地向车子挥了挥手。
真是说走就走了,像一股突然吹起又突然消失的风。
左小莉的突然调动给赵琴带来了震惊。她们俩是最好的朋友,事先她都没告诉赵琴。临走的时候才跟赵琴打了个招呼。赵琴对古长书说:"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她就没讲过,真是说走就走了,看来她调动就是顺利。"古长书说:"她这人很内向的。没办成的事,不好张扬的,万一办不成落人笑话。"赵琴只觉得左小莉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心里装得住事。学校老师们闹调动大家都是对好朋友讲的,左小莉却能守口如瓶。
古长书在救灾受伤后,恢复得也很好。年轻人的骨头长得快。到了九月中旬,全省组织抗洪救灾英模演讲团,到省内重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巡回演讲,古长书名列其中。演讲稿是他自己写的,讲述了他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的所作所为,重点还是在舍己救人方面。因为这方面的事迹最感人,情感含量丰富,有话可说。他觉得上级的安排很好,既能出名,也能锻炼口才。最后几次他干脆不用讲稿了,口若悬河,一泻千里。讲到精彩处,台下几百双眼睛同时为他落泪。古长书计算过,如果每人掉一克眼泪,一天下来,眼泪也要以公斤来计算的。那全是他感动下来的。在外省市,每天白天,他都会用手机给左小莉打一次电话,说说外面的情况。
一入秋,县委就筹备党代会,一个重要新闻传开:县委刘书记调到市里当副市长了。同时调走的还有一个副县长。有政治敏感的干部们都非常清楚:贺建军要接任县委书记的重担。
古长书进入政治命运的转型期。他成了县上的红人,各种会议他都要参加,党代会的筹备工作他也参加了。
就在党代会召开前夕,贺建军找他谈话了。让他做好思想准备,可能要提拔他当副县长。这对他来说是太突然了。他原想,这一届团委书记干满,换个好部门就不错了,比如到财政局、房产局当个局长什么的。在他的想象中,提拔干部不少是送礼送出来的。他没有给谁送过礼,提拔起来就只能靠实干了。这也足见贺建军的清正廉洁,唯才是举。就在谈话的第二天,市委组织部来人考查了。他不担心考查能否过关,因为在县委大院里,他没有什么劣迹,只有动人的事迹传播着,全是光彩夺目的一面。大家也都认为他绝对是棵从政的好苗子。
党代会如期举行,贺建军当选为县委书记。不久,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古长书的任命,让他当副县长。一般说来,副县长的任命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是上级任命的办法。古长书走了一条捷径,轻轻松松上路了。一切都归功于他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奉献了一条腿,救了十几条人命,当个副县长也是应该的。他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当个副省长他也拿得下来。兴奋之余,他给妻子左小莉打了电话,告诉了这一情况,左小莉说:"祝贺你。大小也是个县团级了,你得好好干。不能让贺书记失望,也不能让群众失望。你小子听着,我虽是妇道人家,为官之道我不懂,但有一点是明白的,不要当让群众骂娘的官!"左小莉说毕,就把电话挂了。古长书拿着电话愣了半天,觉得那不是妻子说的话,像一个严厉而语重心长的长辈。
古长书对他的办公室充满留恋。装修得太好了,这里成就了他的事业,实现了他的梦想,他有点依依不舍。可人大的任命一下来,他就得做好到任的准备了。他开始收拾办公室。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