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遇袭(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夏的烈日下,一列人马在朝鲜的土路上缓缓地蜿蜒而行,激起滚滚黄尘。
“大人有令:全营就地休息,待天气凉爽后再行赶路!”传令兵从队首奔驰而来。
“哎~~~这不像赵大人的作风呀,没来的,如此和善。”一新营士兵小声嘟囔。
“是啊,咱们平时拉练的时候可是一天走上百里的呀,现在怎么就这么慢呢?!”另一个士兵接着道。
“赵大人体贴咱们呗~~~”|有人接口道。
接令后,新营士兵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各自的队属集结休息。一时间南腔北调纷纷响起,山话俚语层出不穷,倒也颇为热闹。
“这算什么事儿~~~一天三十里路,这还是新营吗?!”楚天阔用马鞭狠狠地抽着身旁的小树,尽情的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哎~~哎~~~怎么了,这树得罪你了?!老楚,你怎么就慌着去汉城呢?反正有没仗打,到哪不都一样。怎么着,难不成汉城还有高丽娘们等着你?!哈哈~~”旁边的邢英荣听到抱怨声后,立马接口道。他那独有的大嗓门立刻招来大片士兵的目光。
“你~~~小点声不行?!”楚天阔算是怕了这位“老实”人了。
狠狠地等了这个大嗓门一眼后,楚天阔径直向队首走去。他要找官长问问,否则自己会被憋死的••••••
“赵大人,我军如此这般,恐非军门、镇台两位大人所愿吧。况复汉城局势不稳,为防开化余孽趁机作乱,新营实宜迅速赶赴汉城,施以雷霆一击啊~~~大人,职部愿为全营先锋,快马加鞭奔赴汉城为全营打前哨。请大人定夺!”楚天阔找到赵天宝直接问道,竟然不顾军中常礼了。
他是真的急了。在他看来新营既然受命开拔就应当迅速赶赴汉城,而自己这位顶头上司却一改往日的雷厉风行、坚毅果敢,竟然拖拖拉拉、时停时顿,不时还带领众人游山玩水、指点江山,致使新营每天仅仅三十里,三十里呀~~~这算什么嘛!军情紧急,岂能如此儿戏?!!!
“同升,来的正好,跟我一块儿到山上看看吧,这山还是相当秀丽的嘛~~~”赵天宝没有回答眼前这位队官的疑问却笑着邀请他到山上一游。
“大人~~~”楚天阔的话刚到这儿就被一边的都啸天给打断了。“走,走,走。同升兄,听大人的!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吧,嗯~~~这朝鲜的山水虽然贫了些但也别有一番风味的。”
“走吧,同升。带兵不一定要整天和士兵们呆在一块儿,咱们都是新营的骨干,大家以后要多亲近,只有这样新营才能更团结。”宋占标轻声说道。
他在众人里资格最老,并且年龄最大。他的话楚天阔还是不敢不听的。
“好了,各自安排好人手,掌握部队以防特殊情况。”赵天宝说完后就带着众人朝一边的山坡走去。
••••••
“此处地势险要。加入战端重启,我军于此处埋伏敌军当如何布置?如果我军中伏,又当如何?大家都说说,不要拘束。”众人爬上山坡后,四处打量一番后,赵天宝轻声问道。
“此处山体颇为险要,若是我军设伏此处,标下以为可以在山谷险要处构置工事,布放马克沁快炮,配以少量士兵,形成交叉火力。至于大队人马则在峡谷前方出口处,等待残敌。”都啸天微一沉吟,率先答道。
“那如果对方根本就不往前方出口处冲而是转身后撤呢?”韩山川冷冷问道。
“那就留支人马,待枪声响后,封住对方的**嘛!”邢英荣也不甘人后。
“如果宋某领军每遇险要处,则加强警戒,扩大斥候的搜索范围。力争达到料敌为先!”宋占标显得老成持重。
“放过敌人的斥候尖兵,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后,拦腰截断。”
“放一部分人出去,用马队冲击!”
••••••
争论声越来越大,尤以邢英荣、朱牧二人为甚。两人都是面红耳赤、青筋暴起,只差动手了。旁边的宋占标一边争论,一边还要安抚身旁激动的年轻人。场面一时颇为混乱。
无视眼前的混乱,赵天宝和都啸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间。
望着眼前情绪激动的众人,楚天阔心中顿时有所明悟:原来大人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众人察看地形。不过这个方法不错。大家都是新手,而这排兵布阵之事却是要脚踏实地的,如此这般不仅能激起大家的热情,又能令众人互补长短,的确不错••••••
眼前兴高采烈的众人令他感到一阵黯然:自从加入新营以来,自己整天和士兵们呆在一块儿,除去军务外更是尽量不跟几个官长来往,以免走得太近。特别是新营众人紧紧包作一团,隐隐有自成一系后,自己更是可以疏远众人。这大清朝之所以屡屡败于洋人固然有国力不强、军械落后、当朝诸公目光短浅等等一系列原因,可是更重要的还是军制混乱,湘、淮、八旗、绿营、练军,简直就是一锅粥嘛!而众将视军队为私产,致使军力不能尽用。说实话,自己喜欢新营。在这里自己挥洒了汗水,付出了心血,植下了梦想,那几百名自己一手操练出来的精锐士兵可是承载了自己多少的梦想,恐怕自己都说不清了。新营的活力,开放,年轻学兵们的**、狂热都是自己所欣赏的。如果大清的近千营马、步诸营都能如同新营这般,大清又何以屡屡受辱?!而如今,新营愈来愈有形成小团体的趋势,难道新营也要步湘、淮旧尘不成?!自己又当何去何从?!难道~~~

难道在大清建立一支真正的国防劲旅就这样难吗••••••
赵天宝走到略显失神的楚天阔身旁,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同升对新营此次奔赴汉城有何看法?”
听到问话声的楚天阔微微一颤,行个军礼,略一思索,缓缓说道:“东学叛乱,朝廷大军应邀平叛。如今朝乱已平,大军本当归国。不过军门让我新营远赴汉城威慑开化余孽,我等自应当日夜兼程,早日赶到汉城,拱卫朝廷驻朝官员,维护国朝威严。”
想必你也知道上个月日军已经进占仁川至汉城的各处战略要地。现在汉城的局势可是复杂的很呢~~~”赵天宝有意启发这位队官。
这楚天阔也非庸才,当年在武备学堂可也是拔尖儿人物,如何不懂官长话中之意。“大人是怕引起纠纷,从而给日军拖延撤军的借口?”
“你认为呢?!”赵天宝随口道。
“标下认为大人大可不必担心,历来双方谈判无不以实力为后盾。而今我军快速挺进汉城,尽占要地威慑日、朝双方,反而有利于中堂大人与日交涉。难道日本弹丸之地还真敢和我大清开战不成?!如果我大清一味退让,反而被此等跳梁小丑轻视,从而有损朝廷颜面。请大人定夺!”楚天阔侃侃而论,倒也底气十足。
“你就这样肯定日军不敢轻启战端?难道东洋倭人就真的惧怕我朝?!”赵天宝低头看着脚上的军靴,缓缓道。
“国朝虽屡受英夷欺辱,然,自法兰西一战后,西方诸夷多有收敛。况复区区东洋?!”楚天阔高声回道。
“就是这个区区东洋,一举并吞大清藩属——琉球,时时侵扰台湾。同升作何解?!!”赵天宝语气不善。如此自大之词从昏庸的当朝权贵嘴中冒出倒也罢了,如今从眼前这个自己颇为器重的年轻队官嘴中说出,却令自己更加恼怒。
“嗯?~~~有此等事儿?丹丸倭国竟敢如此?!~~~朝廷的邸报上没说琉球的事儿啊••••••”楚天阔满是不信。
“难道你不知道?!行,就算如此。目前日军已经屯兵朝鲜进驻汉城,并且大量日军还在不断开来。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证明其狼子野心吗?!反观国朝,太后圣寿在即,当朝诸公粉饰太平,不愿轻启战端。一旦新营贸然进逼战事开启,不管胜败如何,一干人等能逃过太后的盛怒吗?!”赵天宝满脸通红,扯着喉咙吼道。
“那~~~这~~~,如此,我军更应该疾驰汉城,鼎定藩属。即使日后有人怪罪下来,大不了一死而已。难道要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逡巡不前?!”楚天阔已经由最初的讪讪然逐渐变得热血沸腾,理直气壮。
“放心,畏敌不前是军人的耻辱。赵某虽然初掌戎机,却也不会丢这个人的。如若日军擅开边衅,赵某丢了顶子也会率众反击的。”赵天宝盯着楚天阔,正色道。
楚天阔闻言不由一震,虽然心中还有疑惑但终是没有说出口。——楚某就看看他道极卖的什么药。如果接敌对仗倒也罢了,倘若做那贪生怕死、畏敌不前之事,楚某绝不放过!
“大人,标下告退!”楚天阔转身离去。
望着楚天阔下山的背影,赵天宝颇感无奈——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众人只知道大队日军登陆仁川却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自己可是从后世的历史上清楚的知道那可是一个精锐旅团啊,八千人左右!自己这一千多人的新营虽说训练刻苦,可是毕竟时日尚浅、未经实战,一旦遭遇血战还不知能不能坚持下来呢,更重要的是自己手中没有什么重武器。仅有的六挺重机枪却也弹药不是太足,要不是行前,自己授意都啸天那小子花钱从叶部后勤官那儿弄了一些子弹,估计这几挺重机枪叶只能吃个半饱。如此情况还奔赴日军盘踞的汉城,不是找死是什么?!那些为开战找借口都红了眼的日本人能放过新营?!到时候说不得新营将成为日本对清宣战的最好借口呢。还是再等等吧,相信牙山现在也已经感受到大战前的气氛了,希望两位大人能够赶紧把新营召回去,协防牙山吧。毕竟还是背靠大营更安全些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