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 宿荒野遥望故乡梦 老营重温旧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祚荣在抚顺城下勇战智取,恩威并用,镇住安东大都护、辽东郡王薛纳,解除了后顾之忧,率领十万部众,浩浩荡荡地进入长白山西南部的龙岗山区。
这天正是八月十五。到了夜晚,仲秋明月高照,万物尽呈幽静。部众在龙岗山中龙湾湖畔的山林中露营。
龙岗山区的龙湾湖,是火山喷发留下的高山湖泊,有大大小小七十二处,象一串珍珠锒嵌在丛山密林中。湖水的源泉来自湖底深邃的火山口。湖面虽然都不甚宽广,水深却是难以探底。湖水清冷透彻,深水中的岩石清析可辩。湖边树木葱笼,微风习习,蝴蝶翩翩,十分幽静。
大祚荣和任雅湘崔岳林等人在月光下漫步。
任雅湘深深呼吸着龙湾湖边的空气,感慨道:这长白山区的景象真是与营州大不相同。到处都有漫无边际的森林草地,空气中总有一种清新的味道。
大祚荣道:这才刚刚进入长白山的边缘。等我们到了海兰江,那美妙的山川原野,会让你更觉温馨。
崔岳林道:听王爷这样说,那海兰江一定是人间仙境。
大祚荣道:你说的不错。海兰江确实有一种让人飘飘欲仙的灵气。
许多年轻人围上来,说道:请王爷给我们讲讲海兰江吧!我们生长在营州,只知道海兰江是涑末部的故乡,却不知道故乡是什么景象。
大祚荣道:好啊!今夜月光好,我的心情也好。就给你们讲讲海兰江的故事。
王爷要给大家讲故事,让年轻人欢喜若狂。大家纷纷挤上来,把大祚荣簇拥在核心。
大祚荣笑道:大家都坐下来。我也要坐下来给你们讲。
众人黑压压坐成一个大圆圈,等待王爷开讲。
大祚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动情地讲述着故乡的美丽传说:
在长白山的东北脚,有一眼涌不尽的仙泉。仙泉水汇聚成一个仙人湖。湖水沿着山川流淌出来,形成一条婉延的小溪。小溪流到山下汇成一条大江。江水奔腾而下,流向大海。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海兰江。
沿江两岸都是绿油油的森林和草地。森林里有毛色胜似锦缎的斑烂猛虎,有壮得象牛肥得象猪的大黑熊,有长着血盆大嘴的大灰狼,有浑身红得象火炭似的火狐狸,还有非常招人喜欢的紫貂、剌猬和松鼠。在林间飞鸣的山鸡、喜鹊、鹌鹑、飞龙鸟、黑燕子、灰鸽子,更是多得数不清。地上长的东西就更稀奇,象人参、当归、柴胡,有成百上千种,都是非常神奇的药材;紫葡萄、山里红、榛柴果、松树籽,好吃的山果漫山遍野。草地上的梅花鹿、黄毛牛、白毛羊、大白兔,都是成群结队地游荡在原野上。
最让人迷恋的是江边的景色。那真是鸟语花香,神仙世界。生活在在海兰江两岸的先祖们,没有高低贵溅之分,没有争战厮杀之痛,没有天灾**,没有忧愁烦恼,尊老爱幼,和睦相亲。
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不幸的事情。从长白山的天池里窜出一条恶龙,到海兰江里称王称霸,把树上的鸟都吓跑了,把江里的鱼和虾都吃光了,把岸上的鹿和羊也吃光了,森林和草地都变得一片荒凉。
先祖们没法生活下去,纷纷准备逃走他乡。
这时从长白山上来了两位青年男女,男的叫海,女的叫兰。海和兰见恶龙把这片土地祸害得不成样子,就要除掉这条恶龙。海和兰在江上与恶龙大战了七天七夜,终于把恶龙杀死了。人们都来向海和兰欢呼致敬,想请他们留下来作领袖。可是海和兰却不要人们的感谢,乘着一条小船,顺流漂到大海上,消失在海天之间。
先祖们为纪念这对英雄,就把这条江称为海兰江了。
大祚荣讲到这里,已经是眼含热泪,情不自禁地向海兰江的方向遥望。
崔岳林道:怪不得王爷说海兰江有仙灵之气,原来真的的是有仙人踪迹。
大祚荣道:三十年前的八月十五,我在七部竞技大会上战胜了黑水部,争得灵鹊神器,接替我的老父亲成为靺鞨国国王。本想带领部众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却被大唐皇帝一道诏书,把涑末部强迁到营州。我们历尽艰辛熬过了将近三十个年头。现在苦难的岁月终于结束了。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回到海兰江,你们就能亲眼看到先祖给我们留下来的山川是多么美好。
任雅湘道:王爷重返故乡,会带领部众把海兰江两岸建设得更加美好。
崔岳林道:不止是海兰江,还有整个长白山区。我们要跟着王爷建设一个富庶康乐的长白山国。大家都是开国的勇士,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盛事,人人都要奋勇争先。
众人争相说道:有王爷给我们带路,我们流血流汗都绝不后退。
大祚荣遥望明月,环顾四野,说道:龙湾湖的气氛很特别,大家说的话也很特别,好像有一种促人飞腾的仙气在护佑着我们,我要把这感觉记录下来。
大祚荣说罢,来到一块巨石前,抽出弯刀,在石上刻出一首七绝诗。诗曰:
远山近山接苍穹,大湾小湾赖天工。
高深莫测无穷碧,神来之水好藏龙。
任雅湘和崔岳林围过来边读边议,说大王爷吟诗明志,寓意深远。
大祚荣却又在想着别的大事,向任崔二人说道:这里离松花江很近了。据金银铁说,伯咄部就在这一带。不知伯正泰王爷现在怎么样了。他可是我最好的兄弟。但愿萨满神保佑,让我明天就能见到他。

在涑末江边的一座大营里,伯咄部王爷伯正泰也在对月沉思。
伯咄部原本在松花江和嫩江的交汇平原上聚居。涑末部西迁之后,黑水部向南推进,迫使伯咄部向松花江上游转移。现在蛟河两岸是伯咄部的聚居地。伯咄部王爷伯正泰对大祚荣十分敬慕。三十年来,伯正泰日夜盼望涑末部归来。他忘不了那年的八月十五七部争王大赛的景象,对大祚荣的神奇箭法历历在目,对大祚荣忍辱负重的博大心胸更是钦佩不已。每年的八月十五,他都要对月遥盼,盼望大祚荣尽快归来。大祚荣临别时对他说过,少则十年,多则三十年,涑沫部一定会归来。他对大祚荣许下的诺言坚信不移。可是,眼看三十年就要过去了,大祚荣却杳无音讯,让伯正泰焦虑万分。
伯正泰的小女儿伯金凤知道父亲又在思念大祚荣,便来到父亲身边,轻声问道:今晚家家都在欢欢喜喜地过仲秋佳节,爹爹怎么闷闷不乐?
伯正泰道:三十年前的仲秋月,也是这么圆这么亮。那时我正在大祚荣王爷的府中向他敬酒,祝贺他当上国王。那情景好象就在眼前。
伯金凤道:后来大王爷为了保全兄弟部落,忍痛西迁营州。这些故事爹爹给我讲过一百遍了,我都能背下来了。大王爷不是说好一定要回来么,怎么至今没有消息呢?
伯正泰道:是啊,该回来了。他临行时对我说,最多三十年,他一定会重返故乡,再造胜国。现在整整三十年了,他应该回来了。也许他们此刻就在返乡的路上。
伯金凤道:要真是这样,他们会不会遭到营州官军的追杀,会不会遇到辽东官军的拦截?
伯正泰道:大祚荣英勇无敌,追杀和拦截都不能阻挡他东归。可是他不会丢下部众,一定会把老幼妇孺都带回来。不管有没有追杀和拦截,他们一路上都会吃尽苦头。你想想,几万部众扶老携幼长途跋涉,那该有多么艰难。如果再有追兵和堵截,情况就会更精糟。
伯金凤道:要是能知道他们什时间走什么路线就好了。我们可以去接他们。
伯正泰道:他们要是回来,一定会直奔海兰江,那就一定会走白桦树大甸子和黄花松大甸子这条路线。
伯金凤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往这个方向去迎接。
伯正泰道:对,明天我要率领一支人马往白桦树大甸子去接应他们。
伯金凤道:我也要和爹爹一起去。
伯正泰道:你要想去,现在就去睡觉,明天要早早起来集合人马上路。
仲秋夜后的清晨,在龙岗山龙湾湖畔宿营的大祚荣早早起来,把任雅湘叫醒,说道:我作了一个梦,梦见了海兰江老营,梦见了伯正泰王爷带了一支人马来迎接我们。你说这会不会是真的?
任雅湘道:王爷是日有所想,才会夜有所梦。不过这个梦也许就是真的。王爷不是说伯正泰的部落就在地这一带吗,说不定他正向这边赶来。
大祚荣道:赶快招呼大家起来,抓紧时间上路。
大祚荣急不可待地要见到伯正泰。他让大祚新、张雨生、大武艺带领部众缓行,自已则带了任雅湘、崔岳林、大门艺等三十余骑催马向前奔去。
大祚荣被昨夜的梦境激动着,眼前总是浮现出海兰江老营。那一片青山绿水,那漫山遍野的森林草地,那嗷嗷欢叫着的鹿马牛羊,那些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都让他归心似箭。还有梦中见到的伯咄部的兄弟姐妹,正在伯正泰的带领下,欢呼跳跃着向他迎来。他恨不能生出双翅,飞过森林草地,去和他们紧紧拥抱。
大祚荣这一行人马匆匆向前,遥遥望见前方大草地上出现了一支人马。
大祚荣兴奋地叫道:大家快看,果然是有人来接我们了!
崔岳林道:是敌是友,尚难预料。应该派个人前去打探一下。
大祚荣道:大门艺,你前去察看一下,看来的是不是伯咄部的人马。
大门艺应声催马向前奔去。
对方队伍中也有一人一骑向前迎来。
两骑相近,大门艺看清来的是个靺鞨装束的年轻姑娘,便勒马问道:请问这位小妹,你是哪个部落的?
姑娘看这青年一身唐人骑手装束,不禁警觉起来,也勒马问道:谁是你的小妹?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进入我的地界?
大门艺料定他是本族姐妹,笑道:我看你就应该是我的小妹。看不出我是什么人吗?
姑娘厉声喝道:少废话!你究竟是什么人?我看你象辽东军的密探!
大门艺这才知道对方产生了误会,赶紧说道:我可不是辽东军的密探。我是涑末部的王子。
姑娘仍追问道:你是谁家的王子?你的父亲是谁?
大门艺道:我叫大门艺,是大祚荣的儿子。
姑娘这才欢笑道:哎呀!真是大祚荣伯伯回来了!我是伯咄部的公主伯金凤,是来接你们的。你快带我去见大祚荣伯伯。
大门艺正要催马回转,却听伯金凤叫道:不行不行,我要先去禀报我家父王。
伯金凤象一阵风似地纵马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