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方壶山鹤神说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国和王大异震驾着仙鹤,随着董鹤神飞到仙山深处,有金玉琉璃之宫,只见群仙聚会,形态各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丑,有肥有瘦。两只仙鹤降落在一处仙人聚集的所在,那里有许多仙人,有的唱歌舞蹈,有的吟诗作画,有的下棋对弈,有的耕田种草,优哉游哉,各得其乐,好不快活。
董鹤神道:方壶山到了。这是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来此山居住,有仙家数百万,耕田种芝草,如人间种稻。这里的仙人都是与鹤有缘的,每个人都有一段驾鹤升仙的美妙故事,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和王道:渤海国是道教立国,最崇拜的神鸟就是仙鹤。能和这些驾鹤仙人相识,真是喜出望外了。
董鹤神道:我来给你指点。那边与鹤共舞的美女是春秋吴王阖闾之女嗜鱼公主,宫中每餐有鱼都让她先吃,有一次蒸鱼熟了,鲜香无比,阖闾不等她来就先吃了,她一气之下把自己杀死了。死后化作白鹤,舞于吴市,召万人随观。
和王顺着董鹤神的指向看过去,见那美妙仙人果然有西湖美女风采,宛如西施一般,正和两只鹤翩翩共舞,鹤一白一黄,婀娜展翅,很是好看。
和王便笑道:本王有所闻。阖闾痛失爱女,悲痛不已,在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玉环,银樽珠襦,皆以送女。后来坟陷成湖,是为女坟湖。
董鹤神道:给她弹琴伴奏的是费子安,他就是乘那只黄鹤升天的。
和王道:本王读过崔颢的《黄鹤楼》诗,有两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原来诗中那个昔人就是他。他乘的那只黄鹤本是他画在墙上一张画,不仅把他带到仙山,还能和江南白鹤共舞,真是奇妙。
董鹤神笑道:画鹤不足为奇,张果骑的那头白驴也是画在纸上的,休息时叠起来,放在行囊中,乘坐时只要用水一喷,就变成活驴,能日行数万里不疲。你再看碧玉亭上对弈的那两位,左面是画神杨子奇,右面是画神罗隐之。杨子奇曾任直阁将军。他画马于壁,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画龙于素绢,舒展则云气萦集。罗隐之曾在罗裳山下乞食,遭山下人侮辱,他就在大石头上画一张马面,每夜马都要跑出来踩食庄稼。村中人知道是罗隐之作怪报复,赶紧向他赔礼道欠。罗隐之就在马旁边画个拴马桩,从此马就不再跑出来了。
和王笑道:原来神仙也会捉弄人。本王听说大唐武德初年,襄阳天仙寺尼姑求良工绘壁画,有夫妻来应聘,要闭门造画,嘱尼姑七日后开门。不料尼姑记错了日子,第六日就把门打开,不见有画工,只见两只白鹤翻然飞去。壁上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已画成,只是下端一角有杂色未能涂匀。那两个画师是仙人变化的,该不会就是杨子奇和罗隐之吧?
董鹤神道:没听他两个说起过,画神也并非只有他两个,或许是别人所为,也或许是因为那画没有画完,有些不光彩,都不肯承认。大唐建中年间还有位画神叫韩干,他不仅画马赠人,还画马赠鬼。有一天来了个红衣黑冠的人,自称是鬼使,求他赐一匹良马。他当即画马焚化。过了几天,有人向他送来素缣百匹,揖礼道,多谢所赐骏马,解除山川跋涉之苦,请受重酬。韩干欣然受之,以后更是有求必应,给人和鬼画了好多马。
和王道:渤海国有取之不尽的率宾宝马,本王要是遇到他,不会求他画马,只会请他画一只仙鹤。
董鹤神笑道:有我鹤神在此,还用请他画鹤吗?我们现在就去白鹤山,让你看看我的白鹤阵容。
两人驾鹤来到一座山,方圆六十里,高三百丈,有瀑布悬注,遥望如白鹤飞舞。
和王笑道:那是瀑布,不是白鹤。
董鹤神道:这是白鹤山。大汉太尉郑弘,少年家贫,砍柴为生,看见一位仙人驾白鹤飞来,让白鹤寻找射落的神箭。白鹤刮地搜寻,积土成山,人称白鹤山。有山有水,就成了白鹤聚集之地。这山中有白鹤无数,曾有白鹤于清晨从山中飞出,钻入会稽城雷门外的大鼓中,于是雷门鼓声震天,直传入洛阳城中。安录山造反时,乱兵以刀背击大鼓,白鹤惊惧飞出,翱翔入云,此后雷门鼓声便不能远播了。
和王抬头看见前方还有一座山岭,有无数白鹤飞翔,惊喜道:前面还有一座白鹤山!
董鹤神道:那是终南山,也称鹤岭,当年云房先生携吕洞宾至鹤岭,传以上清秘诀。吕洞宾从此得道成仙,道号为纯阳先生,游于江淮之间,隐显变化四百年,无人能识。
和王兴奋地说道:吕洞宾本是渤海人,名叫吕岩,移居蒲州之后,两次考进士不中,六十岁游于长安,遇见云房先生,修成仙人。吕洞宾过岳阳时,日憩城南白鹤老松下,有人自树梢而降,相揖曰,我不是山精树魅,所以能认出纯阳先生,请先生怜我渴求正果之心,教我成仙之术。吕洞宾已经看出白鹤老松是古树精,就给他金丹一粒,并赠诗曰——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
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董鹤神道:世上精怪无所不在。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土石瓦砾,都可能成精。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五百年化为龙,龙五百年化为角龙,角龙五百年化为应龙。角龙有角,应龙有翼。千年之龟生毛,能与人语;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谓之灵龟。狐五十岁能化为妇人,百岁能化为美女和神巫,能知千里之事,善蛊惑,使人迷惑失智;千岁能与天通,成为天狐。木精五百年为青羊,千年为青牛。水之精为玉,玉之精名叫岱委,其状似美女,以桃剑剌之而呼其名,则可得之。石之精为金,金之精名叫仓唐,其状如豚,有两头,烹而食之,味同狗肉。

和王道:你说得满世界都是精怪了,凡人如何才能识别呢?
董鹤神道:要想识破精怪,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其颜色是否纯正。色不正者多半是精怪异化。纯白之物神圣者居多。比如天地之初,有三白鸟,主生众鸟,繁育万类动物。白鹤、白鸟、白雉、白鹿、白熊、白龟,都是神圣之物。还有纯青色也是神圣者居多。比如三青鸟,赤首黑目,专为王母取食。道宗老子周游四海,出函谷关时骑乘的就是一头青牛。所以青鸟、青牛、青羊也都有很神圣。
和王道:这办法很好。看人也要察言观色,色正则人正。可是有时亲眼所见也有诈,该如何是好?
董鹤神道:有时误解误判或反其道而行之,也是难免的。比如,春秋百国时期有白龙下清泠之渊游玩,被宋国渔民余且射伤其目,白龙上诉于天廷,请罚余且。玉帝问,当时你是何形?白龙曰,化为白鱼。玉帝说,鱼本是渔民所射之物,余且何罪之有?再比如,宋元公梦见长发人来诉苦,自称是清江河伯的使者,被渔人余且捕得,请元公搭救。元公醒来问巫师,这梦是何意?巫师说,清江使者应是神龟。元公问,有叫余且的渔夫吗?臣下说有。元公说,快让余且来见我。余且应召而来了。元公问,你渔得何物?余且说,得白龟,箕圆五尺。元公说,快献上来。余且把白龟献上了,元公既想杀它又想放它,一时难定,再问巫师。巫师说,杀龟吉。元公就让人把龟杀了,从龟腹中剖得七十二颗硕大宝石,果然是吉。
和王道:你说的龙和龟都是水中神。本王知道两件奇闻,也是和水神有关。大唐开元年间,王昌龄乘船经马当山,知道马当神可畏,先去市上买一双草鞋,并酒脯纸马之类,让随从入庙祭神。祷曰——
青驺一匹昆化牵,奉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狂风波里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祭毕乘船而过。过了马当山才想起有一把金错刀遗忘在草鞋里。正在懊悔,忽有三尺赤鲤跃入船内。昌龄喜而烹之,不料金错刀竟然出现在鲤腹之中。大唐咸亨年间王勃过马当山的奇遇更是叫绝。勃父福畦,在洪都做官。勃自汾阳来省亲,船到马当山下,阻风涛不得进。泊船庙下,登岸纵观。忽见一叟坐在石矶上,远远地说道,明日是重九,滕王阁有高朋聚会,你去参加,作篇文章,可以垂名不朽。勃笑曰,此地距洪都六七百里,岂是一夕能达?叟曰,这里是中江水府,归我管辖,我可以帮你,你开船就是了。勃依其言开船,清风送帆,飞行如箭,转眼就到了洪都,赶到滕王阁参加盛会,果然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滕王阁序》。可见马当神名不虚传。
董鹤神道:水神固可畏,鸟兽神亦可畏。八仙中的何仙姑,本是母鹿所生,被何道士收养,故姓何。大唐天后年间,何姑娘十四五岁,住在云母溪,梦见白鹿教她食云母粉,可以长生不死。她食了云母粉,身体果然有异变,不饥不渴,知**福,常往来于山顶,朝去暮归,行走如飞。大唐景龙年间,何姑娘终于白日升仙。还有张天翁和刘天翁。渔阳人张坚,字剌碣,张网捕得一只白雀,爱而饲之。有一天白雀说,刘天翁要来杀你了。张坚百般设防,方得无害。刘天翁杀不得张坚,很是纳闷,就驾着白龙车来巡视。张坚假作盛宴相待,乘机窃得刘天翁白龙车振策登天,到玄宫,易百官,封白雀为上卿,降刘天翁为太山守。汉武帝时,书叔卿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降。武帝欲封他小官,书叔卿不屑,驾鹿而去。晋时子英,舒乡人,善捕鱼,得赤鲤,以米喂之,一年长丈余,头生角,背生翼。子英拜之。鱼开口说道,我来迎你,你上我背,带你升天。子英上其背,升腾而去。大唐太和年间,书生文秀在钟陵西山遇见吴彩鸾,一见倾心,吟诗唱道——
若能相伴陟天坛,应得文秀驾彩鸾。
自有乡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
彩鸾与文秀下山,归钟陵,结为夫妻。文秀拙于生计,彩鸾以小楷书唐韵,每张卖五千钱为糊口,不出一日间,能书数十万字,非人力所能为,由此彩鸾书写的唐韵世人多得之。十年之后,夫妻双双乘虎而仙了。还有任国公子乘白驴,垂钓于东海得巨鲸,大唐诗人李贺《三苦昼短》诗中唱道——谁似任公子,人间骑白驴
和王听得入迷,点头赞道:动物皆有灵,本王深信之。
董鹤神道:我是鹤神,还要向你说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