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乌海光五台奇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海光揣起小金佛走在前面,到了都督府门前,乌海光突然大喝一声:拿下!两名亲兵转身扑过去,就把那卖金佛的汉子捆了起来。那汉子大叫:打劫了!亲兵喝道:老子是都督府的亲兵,你再乱叫,就打烂你的狗头!那汉子乞求道:爷爷饶命!
到了都督府的大堂上,关文森把惊堂木一拍,那汉子吓得尿湿了裤子,叩头道:我愿招。我是贞素和尚的护卫余五,是我见财起意,杀死了贞素和尚,夺了他的二百两黄金和他随身之物。
乌海光道:这厮杀人越货,不可饶恕,立即处死吧。可怜贞素和尚惨遭毒手,那五台山的和尚们还不知情。看来我要先到五台山去走一遭了。
高才南和乌海光一行人马从神州上船,顺鸭绿江而下,再渡过渤海湾,在山东登州登陆,再取陆路奔长安。
乌海光道:高大人要去长安,我要去五台山,就此告别吧!
高才南道:下官有公务在身,不能亲送乌大人到五台山,真是抱欠。请乌大人多多保重。
乌海光单人独行,经过河北,到了山西。这天终于来到五台山。这时的大唐国是整个东方佛教文化的中心,是日本国、新罗国和渤海国的僧人们向往的神圣大国。五台山则是大唐国的佛教圣地,更是神圣中的神圣。乌海光虽然不是僧人,可是一到了五台山下,就被这里的佛陀光辉感动得热泪滚滚,情不自禁地跟着上山朝佛的僧俗人等,一路磕着响头,向山上爬去。
乌海光按着余五招供的贞素上山时的路径,一路打听,终于来到贞素和尚最后留下足迹的灵境寺;在灵境寺和尚的指引下,来到贞素和尚钉下木板诗文的庙堂墙壁下;在这墙壁下面,看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场面:一位日本国来的和尚,正跪在那块木板下面,虔诚地抄录着那木板上面的文字。乌海光不便出声,悄悄地走上前去,跪在日本和尚身边,向好朋友贞素和尚默默致哀。
那位日本和尚抄完木板上的诗并序,然后又且哭且诉,长长地祷告,哀伤不已,引得乌海光也是热泪滔滔。过了半日,那日本和尚终于祷告完毕,站起身来,注视着乌海光。乌海光也站起来,向他还以友好的注视。
日本和尚道:请问这位居士尊姓大名,你也是来祭奠灵仙**师的吗?
乌海光道:我是渤海人乌海光,是贞素和尚的好朋友。请问你是日本国和尚吗?
那日本和尚道:本僧是日本国和尚圆仁,到大唐国来拜佛取经,是从山东赶来祭奠灵仙**师的。看到贞素法师悼念灵仙**师的诗文,深深感谢这位渤海国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感谢所有的渤海人。
这一问一答,就把两人的心拉近了。他们互相见过礼,并肩来到禅房,互相敬茶,促膝相谈。十分健谈的圆仁就滔滔不绝地诉说起他来五台山的经历和感受。
原来,圆仁是日本国佛门传教大师最澄的弟子。他对最澄带回日本国的天台教义有些难懂,就沿着老师的足迹来到大唐求法。圆仁随同日本国的遣唐使船从博多湾出发,乘风西行,原想前往扬州,不料船只在山东沿海的泥潭中搁浅了,幸亏得到当地渔民的救助,才转危为安。
圆仁到了扬州,向当地官员提出到天台山求法的请求,他是身份比较高的日本国请益僧,地方官员无权发给他去天台山国清寺学修的签证。他只好把有关天台义理的疑难问题写成书面文字,委托其他日本留学僧带给天台山的高僧大德们请求解答,然后怀着非常无奈的心情准备回国。圆仁从扬州出发,通过运河,再从海州湾向乳山港湾驶去。在乳山住进由新罗人出资修建的法华寺。听新罗僧人讲,从这里去五台山比去天台山更近,就决定不随日本使团的船只回国,要改去五台山拜佛朝圣。
圆仁转道去登州,向剌史申请去五台山巡礼的通行证。登州剌史负有接待东方各国来唐客人的职责,对圆仁非常友好,邀请他在上厅喝茶,发给他临时证件,还赠他米面油醋柴及一头毛驴。圆仁骑驴到青州,拜见了节度使薛平,终于得到了正式的通行证,节度使还赐给他三匹布六斤茶。
圆仁来到五台山之后,巡礼了五座台顶、二圣对谈石、金刚窟和宝石山等文殊灵迹,参访了竹林寺、大华严寺、王子寺、玉华寺、法华寺、金阁寺、灵境寺等著名寺院。在大华严寺礼谒了武则天修建的二层八角佛舍利塔。在菩萨顶的文殊菩萨像前,曾发愿回到日本后要修建一座文殊楼,表达了他对文殊菩萨的崇信之情。在金阁寺朝拜了佛门圣物佛牙舍利。最后来到南台南面的灵境寺,这座寺院曾经是日本国第一位来朝拜五台山的高僧灵仙**师的驻禅地。灵仙**师不仅在这里学佛译经多年,而且最终把性命也捐在这里。
圆仁怀着沉痛的心情,逐殿参谒灵境寺的佛堂,看到当年灵仙**师修禅的殿堂已经有些破败,感到非常悲哀。在寺院的墙壁上,意外地看到了渤海国贞素法师哭祭灵仙**师的诗并序,那诗和序写得情深意浓,撼人心脾,圆仁被感动得热泪滚滚,就虔诚地祭拜再三,并将诗和序抄录下来。
乌海光听着圆仁叙述,也被圆仁的真情感动了。他当即向圆仁说道:**师有所不知,贞素和尚迟来一步,没有把天皇御赐的黄金交到灵仙**师手上,悲痛万分,哀悼七日,留诗而返。他本想立即转道去日本国,将灵仙**师圆寂的恶耗报告给天皇,将黄金归还给天皇,却在黄海上被歹人杀害,抛尸汪洋。现在那歹人已被处死,只追回小金佛一尊,二百两黄金却无法追回了。

圆仁和尚听说贞素和尚为了灵仙**师往返于唐渤日三国之间,奔波十余年,历尽艰辛,竟然遭人屠杀,葬身大海,顿时热泪盈眶,扑倒在地,向着东方哭拜不止。乌海光也是悲痛难当,就索性陪着他放声痛哭。
圆仁哭够了,才向乌海光说道:十余年间,苍桑巨变,释者连逝,令人哀叹。贞素法师留下的这篇诗文,胜过黄金万两。他用生命铸就的深情厚意,将感动唐渤日三国僧俗,更是无价可量。本和尚要把他的诗文和深情带回日本国,让皇室和僧侣永远铭记。
乌海光道:佛光普照,无疆无界。渤海人也会永远铭记灵仙**师的禅心。
两人在灵境寺住了十余日,向灵境寺的僧人详细了解灵仙和贞素在灵境寺的活动,收集了他们日常用过的十几件佛具法器,准备带回去作记念。
这天圆仁向乌海光说道:本和尚来五台山巡礼求法已有两个月零十二天,行程500余里,求得经论34部共37卷,还求得五台山土石等三种。本和尚要尽快把灵仙**师和贞素法师的事迹带回日本国,不能在此久留,明日就要启程去长安与同伴会合。不知乌先生是否同行?
乌海光道:我也正要去长安游学,能与**师同行甚好。
离开灵境寺之前,按着例行的规则,由寺中长老陪同他们再次来到大雄宝殿拜谒佛陀。不料三拜刚要结束时,突然从佛像背后传来一阵声响,接着就飞出一只灰白色的大蝙蝠,那蝙蝠嘴上衔着一个黄色布包,在大雄宝殿上盘旋。众人正在惊诧,却见那蝙蝠飞到圆仁和尚头顶,把嘴一张,就把那黄布包不偏不倚丢到圆仁怀中。圆仁打开黄布包一看,是十本血字写成的日文佛经。圆仁立即判断出这是灵仙**师的遗物,惊喜不已,棒着佛经向佛陀高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血字佛经正是灵仙的遗物,是被灵境寺长老当做镇寺之宝,藏在佛像背后的。现在被蝙蝠衔出,长老知道必须归还给日本和尚,就上前解释道:想必是灵仙**师怕有遗失,生前藏在佛像背后的,竟然十余年没人发现。现在被蝙蝠衔出,也是天意。请圆仁**师收藏了吧!
圆仁道:这不是普通的佛经,是灵仙**师的的灵魂。本和尚要把它当做生命一样来呵护。多谢灵境寺这块圣地没有让它遗失,多谢长老和各位师父!
两人和灵境寺僧人告别,离开五台山。下山后遭遇一件奇事。在路过一个村庄时,有一只黄毛大狗,状似老狼,对着乌海光狂吠不停,却对圆仁摇尾猥驯。狗的主人出来喝斥,那狗居然不听主人吆喝。
主人向乌海光赔笑道:请这位客官多包涵。这狗没见过世面,对谁都狂吠。今天没有对这位日本和尚狂吠,倒是很奇怪了。
乌海光笑道:别处的狗是狗仗人势,五台山的狗却是狗仗佛势。它只咬俗人,不咬僧人,区别对待,很不寻常。可见大唐国佛教兴旺,连狗都敬僧欺俗。
圆仁道:乌先生不要妒忌。狗有狼性,是嗜血动物,它对我摇尾巴,是因为我身上带着血字佛经,它嗅到了灵仙的血腥味。
乌海光道:不管怎么说,被狗咬是很丧气的。你把那佛经分出一半,我替你带着,也可以免遭狗咬。
圆仁就分给他两册,笑道:远路没轻载,你替我背两册也很好。我可以轻松一点,你可以避邪免灾。
二十天后,两人来到风陵渡,乘羊皮伐子过黄河时,又发生奇迹。那羊皮伐子上载了十三名乘客,将到河心时突然来了一阵大浪,转眼之间十一名乘客落水,只有圆仁和乌海光安然无恙。落水的人虽然都救了上来,却也受到惊吓。到了对岸,船主带着他的徒弟以及那十一名乘客,都来给圆仁和乌海光叩头。
船主说道:二位一定是富大命大的贵人。请给我们留下一点物件,帮我们避邪消灾。
乌海光就拿出一只毛笔,那是在五台山灵境寺收集到的贞素使用过的毛笔,送给了船主。船主千恩万谢。
有几个要去长安的客人,上前说道:请二位贵人带我们同行。出门在外,难免有难,路上有贵人罩着,可以消灾避祸。
乌海光道:既是同路,就做个同伴也好。我们两个是来自藩邦的香客和外国的僧人,风俗规矩之类还请你们多多指点。
圆仁在路上很少说话。乌海光悄悄问他:是不是河神讨厌血腥味,才不要我们两个落水?
圆仁拍了拍揣着佛经的腰身,喜怒不形于色,一边走路一边轻轻地念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灵仙保佑!贞素保佑!
再往前走就要进入长安地界了。向左望去,太华山的峰颠凌空耸立。向右看出去,渭水河上的蓬帆往来匆匆。两人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想尽快走进长安城。可是,现在的大唐长安城已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光明灿烂,正有一连串的磨难在等待着异乡的来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