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崔岳林献计练兵 任雅湘出谋厉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周庚信诗:
河图论阵气,金匮辩星文。
地中鸣鼓角,天上下将军。
函犀恒七属,络铁本千群。
飞梯聊度绛,合弩暂凌汾。
自古以来,北狄东夷的十几个民族都是在马背上生活的,终年游牧于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四野为家,居无定所 。后来逐渐有了定居地点,建了房屋,有了村落,也仍然是以牧业为主。涑末部在长白山区也是以牧业为主,到营州十几年来,学会了种粟种菜,生活方式略有改变,但是放牧和射猎仍然是他们的传统习俗。
涑末部到营州十几年来,大祚新一直住在草原大营中,每天除了处理一些猛安谋克报上来的事务之外,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消磨在骑射上。现在娶了个媳妇侯淑英,也是个喜欢骑射的人。这对夫妇就把骑射当作最大的乐趣,每天在草原上纵马奔驰,嬉笑比箭,其乐无穷。
这天,新婚夫妇大祚新和侯淑英二人正在骑马射箭。
亲兵来报:大王爷一行十几人马向营中来了。
大祚新道:大哥来了,我们快去迎接。
两人并飞奔,向南迎去。
和大祚荣一起来的还有任雅湘夫妇和崔岳林夫妇。这是三对新人结婚后首次相聚。大家彼此问侯,十分亲热。
大祚荣见祚新夫妇都是携弓带箭,便笑道:你们可真是一对马上夫妻,骑射成了你们的家常便饭。
大祚新道:三天不练,手就发软。每天练一练,倒觉得很轻松。
任雅湘道:你们两人谁的功夫更强些?
大祚新道:任先生怎么这样问,我们可无法回答了。天天练是不假,可是没有比过高低,不知谁的功夫更好。
任雅湘道:这好办,现在就立个耙子,你们表演一下吧,主在家来点评。
大祚新向妻子问道:你看行么?
侯淑英道:这有什么不行,咱们就表演给他们看。
这时不远处有一只灰毛大老鼠窜过,大祚新用手一指,说:就射它!
夫妇二人同时开弓放箭。两支箭都洞穿老鼠腹背,插在草丛中,把那只老鼠牢牢钉在那里。
众人齐声喝彩。
大祚荣道:熟能生巧,巧能出精。任何功夫,只要天天练,都可以达到纯熟精透。
崔岳林道:坚持天天练,这是个好习惯。部众是不是也天天练呢?
大祚新道:这个就不好说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勤快的练得多些,懒散的练得少些。
崔岳林道:你不检查他们的训练吗?
大祚新道:这还用检查吗?他们要放牧和狩猎,就必须学会马上功夫。
大祚荣道:马上民族是从来都不需要训练的。平时安达和克达带领大家放牧和狩猎。打起仗来,安达和克达就是带兵的将领。马上功夫都是在放牧和狩猎中自学自成的。
崔岳林道:自学自成的功夫,用来放牧和狞猎还可以,用来打仗恐怕不行。打仗不仅靠个人功夫,还要有战术,不训练怎么会懂得战术?古往今来,没听说过哪一支军队是不经训练就能打胜仗的。过去王爷的部落只有五六万人,骑兵不过是一二万人马,有事时招呼一声就可以上阵。现在你已经有十万部众,一盘散沙怎么能行呢?
大祚荣道:以前的事我不清楚。到营州十几年来,没有打过仗,也没有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所以就没有机会检阅部众,还真不知道部众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崔岳林道:长期不打仗,部众很容易丧失斗志。你看营州都督府,过去五万人马何等威风。有首诗:秦时明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就是在这里建功立业的。历代的营州兵马,都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胜利之师。再看现在的营州,五千老兵装备破旧,形同乞丐,连都督府的教场都变成了官宦子弟的马球场。一旦有事,他们连刀枪都找不到,只能等着挨打。王爷要实现东归大计,就要以此为鉴,万万不能忽略练兵这件大事。
大祚荣道:你说的很好,练兵确实很重要。涑末部一直没有练兵,除了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敢引起都督府的怀疑。这些年来,我是小心翼翼,不敢做任何可能让都督府不高兴的事。如果几万人马大张旗鼓地练兵,肯定会招来麻烦,影响我的东是大计。
崔岳林道:不要让都督府感到不安,这是对的,以后也要这样做。为了不惊动都督府,我们可以借助传统习俗,以牧代练和以猎代练。这样就不会引起怀疑。
大祚荣道:这个主意很好。牧民练习骑射,猎手练习刀枪,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阻拦不了。
崔岳林道:我们练兵不仅仅是增进武功,关键是通过练兵要建立起打仗的体制。一旦有事,可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任雅湘道:现在朝中的形势和营州的形势都在急剧变化,东归的机会随时可能出现,练兵的事不能再拖下去,要抓紧进行。
大祚荣道:就按二位的意见办。我们现在就商议一下练兵的具体方案。
崔岳林道:为了实现东归,王爷手中必须有一支能战胜营州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的兵力。东归之后,王爷还要与辽东及长白山区各种势力较量,也要有一支顽强的军队。依我看,这支军队至少要有三万人马。

大祚荣道:我现在有十万部众,其中青壮年男子有三四万,组建一支三万人马的军队不成问题。
崔岳林道:军队要有正规的编制。五人一伍,有伍长一名;十人一什,有什长一名;百人一队,有队长一名;千人一营,有都尉一名;万人一旅,有将军一名;三旅成军,有大将军一名。王爷是这支军队的统帅。还要有大将军一名,旅将军三名,营都尉三十名,队长三百名,什长三千名,伍长六千名。
大祚荣道:你们二位做军师,大祚新做大将军,将军从安达中选拔,都尉从克达中选拔,队长从穆昆达中选拔,什长和伍长从牧民中选拔。
任雅湘道:这支军队平时是牧民,练兵时要按编制集合。练兵的地点和时机也很重要,要有假想的敌军,要有实战的感觉。
大祚荣道:现在是春季,正是野狼聚**配的季节,会有数十匹甚至数百匹的大规模狼群出现。我们就以狼群为敌,进行一场猎狼大战。战场就选在白狼河。过去都督府有过在白狼河剿狼的计划,后来不了了之。我们可以借题发挥,利用他的计划来实施我们的练兵。
任雅湘道:既然是借题发挥,我们就向都督府公开审报,请他支援弓弩箭矢,免得他来干扰。
大祚荣道:这个方案可以定下来。大祚新,你这个大将军要即刻升帐,十天内把军队组建起来。十五天后在白狼河谷集结。到时候再按我的命令行事。
大祚新道:请大哥放心,我一定按时把三万人马拉到白狼河待命。
大祚荣想了一下,说道:你还要给我单独拉出一队人马,一律要红马红衣红帽,由大野勃担任队长,我亲自指挥。
大祚新道:我保证一队红色人马准时到位。
任雅湘道:王爷是不是要建一支红色的亲兵卫队?
大祚荣道:不是卫队,是捕狼队。
崔岳林道:三弟大野勃还是个大孩子,能当此重任么?
大祚荣道:别看他只有十六岁,武功已不在大门艺之下,只是缺乏经验。就是要他在狩猎中经受锻炼。
任雅湘道:为什么捕狼队一定要红色装备?
大祚荣道:无论多么凶恶的野狼,见到红色都会望风而逃。这是洪云仙师教的猎狼诀窍,我还没有用过,这次要在白狼河试一试。
任雅湘道:既然是洪云仙师的指点,一定有效。这支红色骑兵将会成为王爷的一个标志,很有特色。
大祚荣决定组建骑兵和以以猎代练,为了掩人耳目,他先发制人,向都督府提出猎狼计划。
李道亨听了大祚荣的猎狼计划,迟疑道:你为何突然想到要组织狩猎?
大祚荣道:涑末部以牧猎为生。在长白山区时,每年秋季都要由部落头领组织部众进山行猎。来营州多年没有组织过狞猎活动,部众都憋得手脚发痒,特别是那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们,还没有经历过狞猎,都想打个机会体验一下。上次大都督所拟白狼河剿狼计划一直没的实行,我想近期带领一些部众到白狼河捕狼,望大都督恩准。
李道亨道:这样大张旗鼓兴师动众,会惊动地方官员,也会骚扰百姓,万一朝廷哪个人有异议,本帅不好交待。还是免了吧。
大祚荣见猎狼计划并未引起李道亨的警觉,只是担心惊官扰民,便放心了许多。
大祚荣道:牧民不放牧,猎人不行猎,那就象汉人不种田一样,不合天理人情。契丹人不是每年都有狩猎活动吗?涑末人也是一样喜欢狩猎。请大都督体察。
李道亨道:契丹人每年都有大规模的狞猎活动,他们是在松漠府进行,对营州影响不大。你要在白狼河捕狼,就在营州近郊,实在有些不妥。
大祚荣道:我会让部众悄悄到白狼河集结,保证不会惊官扰民。而且速集速散,不超过三天。
李道亨道:狩猎是个有趣的事,本帅也想找个机会擒雉追兔。
大祚荣道:大都督说的擒雉追兔,那是冬猎。雉兔在雪地上暴露,无处藏身,猎人骑马追逐,直追到它一头钻进雪中不动,就可以生擒活捉。那其中的乐趣妙不可言。到冬天大雪封地时,我陪大都督去擒雉追兔。
李道亨道:看来你很精通狩猎之道,说的本帅手都发痒了。好吧,就按你说的,在白狼河剿狼不能超过三天。你们捕了狼,给我弄些狼油来。有许多京城的朋友向我讨要,我一直没有弄到。
大祚荣道:狼油有医治烧伤的奇效,在内地是很珍贵的。我一定会为大都督弄几十大坛。
大祚荣原本还要向李道亨要些弓弩箭矢,这时见李道亨已经默许了白狼河猎狼,就见好即收,不再提弓弩箭矢。
大祚荣高高兴兴回到涑末王府,把李道亨的态度向任崔二人学说一遍。三人禁不住哈哈大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