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怠政”-凑字数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和矿税类似,阎崇年教授只是沿袭了传统的观点。所以这里也不必当成是指出阎教授的错误,只是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和供参考的事实。
首先万历怠政的表现,阎教授概括成“六不做”,什么六不做呢?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不郊就是不亲自祭祀天地,不庙就是不亲自祭祀宗庙,不朝就是不上朝,不见就是不接见大臣,不批就是不对大臣的上疏做批示,不讲就是不参加经筵讲席。
这样的概括虽然很干脆很痛快,但实际上有些夸大化和绝对化了。有些只是次数比较少,并非是完全不,说成“六不”,虽然很上口,但一个严谨点的历史学家还是应该克制住为一时方便或者痛快而把事实夸大化绝对化的诱惑的。事实如何就是如何,不能觉得夸大点也无所谓就去改变事实本身。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来打比方。你作为个人可以认为五十步和百步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如果历史事实是这个兵逃了五十步,并非是百步,那么你就不能因为自己觉得没有区别,无所谓,把五十步所说成是百步,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没有区别,无所谓,又何必一定要做这种无谓的夸大呢?
比如说“不郊”,阎教授说“万历皇帝年纪轻轻的,既不祭天,又不祭地,更何况对待臣民呢?”如果指责中老年的万历也就罢了,如果是年轻时候的万历,那确实是“郊”过的。
神宗本纪里就能找到相关记载,比如万历十三年四月“戊午,步祷于南郊,面谕大学士等曰:‘天旱虽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贪婪,剥害小民,以致上干天和,今后宜慎选有司。’”;还有万历十四年“十一月癸卯,祀天于南郊”。[1]
其他如“不见”,也是如此,只能说见大臣的次数比较少,还并非是完全不见,即便到了晚年,有时也见大臣的。
至于“不批”,则和事实相差就更远了,确实,万历并非批复所有的上疏,而是有所选择的。但笼统的说成不批则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后期,凡是万历认为比较重要的,他都会给予批复,至于那些留中不发的上疏,有很多即使批复了也不过是徒然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漫骂,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认为万历“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的黄仁宇也承认万历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对那些递补职位空缺,以及沽名买直,搬弄是非,动辄抗议漫骂的上疏不加批示,“除了不理上述性质的文件以外,他照常批阅其他奏疏。也就是说,他的消极怠工,放弃自己的职责,是有所选择的”[2]。
有些事情还是列举事实更有说服力,从明史和明神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即便到了万历四十年以后,在一些人心目中怠政的高峰时期,神宗对于他自己认为应该批复的奏疏以及应该挽留的官员都是毫不含糊的加以批复和挽留的,阎教授在说万历不批的时候用了吏部尚书赵焕“拜疏自去”来做证明,我们就从明史赵焕列传里的一些内容看看当时情形。
“然是时朋党已成,中朝议论角立。焕素有清望,骤起田间,于朝臣本无所左右,顾雅不善东林。诸攻东林者乘间入之。所举措往往不协清议,先后为御史李若星、给事中孙振基所劾。帝皆优诏慰留之。……”
“明年春,以年例出振基及御史王时熙、魏云中于外。三人尝力攻汤宾尹、熊廷弼者,又不移咨都察院,于是御史汤兆京守故事争,且诋焕。焕屡疏讦辩,杜门不出,诏慰起之。”
“兆京以争不得,投劾径归。其同官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及户部郎中贺烺交章劾焕擅权,请还振基等于言路。帝为夺诸臣俸,贬烺官以慰焕。焕请去益力。九月,遂叩首阙前,出城待命。帝犹遣谕留。”[3]
上面的摘录中,“帝皆优诏慰留之”,“诏慰起之”,“帝为夺诸臣俸,贬烺官以慰焕”,“帝犹遣谕留”等记载随处可见。
再比如万历临死前一年对熊廷弼的竭力支持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明史》熊廷弼传的记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凡是熊廷弼向万历的上疏都是“疏入,悉报允”,“疏入,帝从之。”[4],在樊树志教授写的《晚明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述“在以后的几个月中,神宗虽身患重病,但对熊廷弼仍分外关注,别的奏疏可以不看,惟独熊廷弼的奏疏非看不可,而且无一不批答。随上随下”[5]。这已经是万历病重到要临死前的情形了,这些事实和阎教授把万历说成什么都撒手不管的皇帝,只“将大臣奏章‘留中’不发,就是既不批示,也不发下”应该是直接矛盾的。
还有一件具体的事实叙述上,阎教授的说法似乎也有直接的错误。在解释“不朝”一条中阎教授说“明军萨尔浒大败后,大学士方从哲上疏,希望皇帝能够出御文华殿,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这个请求依旧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
樊树志教授《晚明史》中对此事的记载却是“方从哲希望皇上到文华殿召开九卿科道等官会议,共图保辽保京师之策,神宗派文书官到内阁传谕,因疾病缠身,无法出席文华殿会议,希望大臣谅解”[6]
这两者的出入在于,前者说方从哲的请求“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而后者说“神宗派文书官到内阁传谕,因疾病缠身,无法出席文华殿会议,希望大臣谅解”。两者列举的参考文献都是《明神宗实录》卷580,我查对了《明神宗实录》原文相关记载,樊树志的说法是更准确的,阎教授可能是光看了前面的记载中有方从哲上疏不报的字样,却没有往下面看,就认为这个请求是“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但继续看下去,几页之后,就可以看到这么一段“适文书官沈应兆捧圣谕到阁谕臣曰……”[7]这个谕里就有一段万历解释自己身体不好的内容。可见阎教授这里又是有些断章取义了。

以上是关于怠政表现事实的辩证澄清,其实就事实本身,总体看来万历的确不是什么勤勉刻苦兢兢业业的皇帝,这没有什么好否认的,只要按照事实原本面目来叙述就可以了。至于对这种不勤勉的主原因以及后果的评价上有分歧是另外一回事情。阎教授即便单纯为了论证自己观点,对事实做这种不适当的简化和夸张,也是没有必要的。
再来说对万历的行为原因的一些分析,这里面一些是事实层面上的东西,另一些可能就完全是每个人主观看法的不同了。
事实层面上的,就是万历“郊”,“庙”次数比较少,乃至后来完全请人代劳,以及不怎么上朝,不怎么接见大臣,确实有他身体上的客观原因,这个是不应该否认也不必否认的。这个身体原因不是阎教授说的什么太过肥胖,而是万历的腿脚确实有毛病,甚至是残疾。
在详细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发掘万历陵墓前后过程的《风雪定陵》一书第十四章《打开皇帝的棺椁》中说“万历一生多病,经常服药一事,文献都有记载。但随着‘国本之争’越演越烈,……臣僚们便把他的病源归罪于酒色过度、……即使今天的明史研究者,尚有一些人与三百年前的臣僚持同一观点。其实,面对定陵出土的实证,应该打破这种近似偏见的结论。因为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屈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地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有了这样的实物作证,而再以陈腐的观念,把万历的‘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一味地归结于贪恋酒色所致,这就难免有失历史公允了。”[8]
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万历两只腿不一样长短,这样的情况,有些礼仪无法亲自参加,请人代劳,这从情理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一些原因对万历厌恶,这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为自己的偏见和情绪对已经被考古挖掘证明的事实完全漠视,甚至当作不存在一样,那就是错误的做法了。
再如对万历选择性批复上疏的原因的看法,可能主观性更强一些,这里也不作为对阎崇年教授错误的批评,只是提供另一种视角,另一种可能,作为参考。阎教授的解释是万历就是因为懒惰;黄仁宇的解释是“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我认为,选择性批复上疏,本身也有避免扯皮的动机在内,有时候,对一些上疏批复会导致这些文官更加兴奋,你来我往的口水仗,无意义的争辩导致不必要的消耗大量的精力,浪费时间,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接下来说对万历行为结果的看法,阎教授说“没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办,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上自尚书,下到知县,缺员得不到补充,辞职也得不到批准,使得衙门无法办公。”
这又是牵涉事实层面的认识了。对万历选择性的不批示一些上疏怎么评价是一回事,但后果事实上如何这是另一回事情。你可以说万历不批示一些上疏是很恶劣,很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样的一个政府是很糟糕的一个政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本身
所谓的“下到知县,缺员得不到补充,辞职也得不到批准,使得衙门无法办公”,是不符合事实的!不管其他朝代如何,至少在明代,知县这个级别的地方官,是无须皇帝批示,就能够决定的。不管有些人被长期灌输的观念多么深入其心,但是所谓“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即便说万历放弃自己职责的黄仁宇也承认“皇帝的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陷于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来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北京的会试、殿试照旧举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时的考核也没有废止。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9]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认为这个皇帝部分放弃其职能的政府不是一个良性运转的政府,不是一个健康和正常的政府,也可以承认,皇帝怠政使得许多政府机构缺少官员;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夸大事实把明朝的政府说成是离开了皇帝就停止运作或几乎停止运转的政府,夸大事实把包括知县这个级别的官员都看成了缺少皇帝批示就无法决定任免,这是错误的。
--------------------------------------------------------------------------------
[1]《明史.本纪第二十神宗一》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一版,第79到80页
[3]《明史》卷225《列传第一百十三》
[4]《明史》卷259《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5]《明神宗实录》卷595,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丁末转引自《晚明史第769页
[6]《晚明史》第636页
[7]《明神宗实录》卷580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乙末
[8]杨仕、岳南《风雪定陵》第十四章《打开皇帝的棺椁》
[9]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一版,第81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