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山景山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子的南边,果然有一一座石桥。桥身成弓形,象一道彩虹卧在溪流上。桥身为石质,是用这里常见的一咱白麻子石头彻成。靠外面的地方,石头方正经过墨线。溪水呈浅蓝色,在石质的河床上流着。这里的河底,不象关中多为沙质,全是有棱有角的石头构成。也不象峪口,所有的石头都变成了椭圆形,象白色的鸡蛋。在河中,有绿色的藻类在水中飘浮。河水,好象是热的,腾腾地冒着热气。
吴良心和倪艾共打着一顶小花伞,在泥泞的沙土路中,走到了桥边。他们的来到,一下子吸引了许着目光。立即有一个小眼厚嘴唇的小伙子走过来,说,“你们是要坐车吗?要到那里去,我拉你们。”这里的人说话怪怪的,好象没有舌尖声,话音在他们的嘴里极快地飘了出来。听起来,好象是舌头大一样。
倪艾嘻嘻地笑起来。
这么一笑,那小伙子更得意了,兴奋得双手直在峰上的搓着。
吴良心说,“乡党,我们想到玉龙山去玩。现在上去,下午能下来吗?”
那个小伙子很得意地亮出手腕上的表,看了一下,说,“现在不过才十点多,保证能下来。”
吴良心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确实是十点多。他是学生,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他是用手表的。他的父亲给他买了一个百十无的石英钟。那时上学他就用那个。现在有了手机,可他常常忘了充电,为了不耽搁上学,他一直把手表戴在手腕上。吴良心取出石英钟,看了一下,也是十点。
那个小眼睛的小伙子说,“不用看时间,从这里到玉龙山路不远,也就是十五里。一个小时,慢慢地走,也走十里路哩。你们下午绝对下来了。”
倪艾说,“是吗?大哥。我们可不习惯走路。”
“哎呀,再不习惯于走路,一小时走六七里路可以了吧。我们以前上山上去砍柴,一天上去三趟,每次回来都跟上吃饭。”小伙子继续地鼓动着吴良心和倪艾。
吴良心问,“坐你们的车,能坐多远?”
“山脚下。我保证把你们拉到最远处。”
吴良心又问,“那里是最远处呢?”
小伙子回答,“没路的地方。比玉龙山森林公园的管理站还远。这该够意思吧。”吴良心和倪艾觉得这小伙子不错。便问他们拉到那里要多少钱。
那小伙子说,“下雨哩,也没生意,你给五块钱怎样?”吴良心以为他会要几十,不想才五块。在城里,坐三轮车,两站路,两公里,也给你要五块十块。看样子山里的人还是朴实。他和倪艾商量了一下,决定就坐这小伙子的车。
小眼睛的小伙子从三轮车的后边,取出一块本板,搭在车厢上,对着吴良心和倪艾说,“上车嘛,你们还在等什么哩。”吴良心先上去了,倪艾伸出手,等吴良心拉他上去。上了车,她却看着脏乎乎的木板坐不下去。正要发动车的小伙子,取出一张报纸铺在木板上,让倪艾坐下。
小伙子一转身跨上摩托车,飞起一脚,踩着了车,对着吴良心和倪艾说,“你们可在坐好坐稳了,路不平,颠得厉害。”
那些还有桥头等着生意的三轮车司机,对着发动摩托车的小伙子骂道,“龟孙子,下雨也能拉到座,真是走了猪运气。打牌赢了那么多,也不说把这趟生意让化哥们。”
小伙子得意地回头望了后边一眼,憋着嘴角里掩饰不住的笑,“这就叫水平,你们有这本事没有,嫉妒吧,你们,这些赖小子们。”
吴良心抓着倪艾的手,笑着,意思是说,你看他们多么有意思,为了五块钱的生意,还要斗半天的嘴。
倪艾也笑了。她觉得这些个子低矮的山时汉子很有意思。很直率,不掩饰什么,想说就说,想笑就笑,象个个孩子一样的天真可爱。
开三轮车的小伙子,加大了油门,摩托车冒出一股黑烟,车子往前猛地一窜,吓了倪艾一跳,她不由自主地抱住了吴良心的肩膀。
大约是要在外地人的面前显一显自己开车的本领,这个小眼睛厚嘴唇的小伙子,加大了油门,摩托车飞也似地在路上跑起来。吴良心看着眼前哗哗地往后退着的树木,对着小伙子的耳根喊,“慢点师傅,这样开很危险,我的朋友害怕。”
小伙子头也不回地说,“没事,你们坐好就行,别的事就不要管了。”
倪艾也急得喊,“你慢一些,要这样开,我们不坐你的车了。”
这一招管用,小伙子把车速减慢了。不过看得出,他很不高兴,脸上的得意表情没有了。只顾自己一个人开着车,不现偷偷地回头看他的剩客了。
车速慢了,吴良心和倪艾有机会看着路两边的景色。
山里的河流,其实就是一条小溪。水是那样的清澈透明,在高低不平的河床上翻着美丽的浪花,发出悦耳的声响。这里的河床,全是石质的。不象平原的河床是沙质的,更不象大平原,河床是土质的。白的,蓝的石头,有大有小,在河中铺成河底。雨滴打在水面上,水面便画出一个由小到大的圆圈。大的圆圈到了岸边,看不见了,又有新的雨滴从空中落下来。大概是要河水流得规矩,河堤一律是用石头彻成的。水平的一面向着人,后面的用土拥着。为了怕洪水冲走堤岸,在河的两边种有许多大柳树。看样子,这样柳树有很多年的树龄了。最大的两个人环抱也抱不严实,小的也有盆子口那么粗了。别处的柳树和杨树一样,一个劲地长,目标直指天空。可这时的柳树,都是长了一丈多高,头被砍了,新生上来的芽枝,成百上千,以树干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样子很象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柳树。也许是这个地方太闭塞了,所以才保留下来古代的这种修树的方法。
在小溪的两边,就是这里的土地了。从河边到坡根,也就是三十四米。并且是漫坡形状。靠河的地方低,靠山的地方高。土质多为沙土,里面有手大拳大的石块。里边种的是玉米,土豆。长得并不好,有点黄,有点瘦。在靠着坡根的下面,是节节排排的房子。墙是夯土夹板所打成的,用的是略带黄色的沙土打成。上面有石顶的,也有瓦顶的。石是青色的石板,瓦是红色的机砖瓦。红的白的房顶,在青的绿的山水之间,特别醒目。远看起来,倒也美丽壮观。
人家的屋后,全是不高的山脉。上面长有树木,样子极其茂密。其中以松树橡树居多,也有槐树以及硬杂木。门前的树木不多,看样子多是一些桃树杏树之类。每家门前,是一个石头彻成的猪圈。里边养有一头或是两头猪。猪不肥,显得毛长嘴长。也有人家门前有牛被拴着吃草。鸡是每家都有的,却用一笼子关着。三轮摩托车过来了,发出很大的响声,黑色的烟雾向后冒着,于是有人出来看了。看的人,多是一些妇女,眼睛瓷着半天不转睛。直到三轮车过去了,她们这才抽出柴禾去做饭。一路上,吴良心和倪艾成了这里所有人关注的对象,他们看了半天,可能是没有一个人认识,所以也就没有人答话。

玉龙山森林公园的大门到了。
小伙子停下了车,走下来,对着天良和倪艾说,“到了,你们可以下车了。”倪艾的腿一动不动地坐了这半天,一条腿已经麻了。吴良心还好,总算是自己下车了。下了车后,他把倪艾挽了下来。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下,他们不怕任何人了,干脆以恋人的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吴良心从身上掏出十块钱,递给三轮车司机。司机接过去,看了半天,又对着天空望了一下,似乎是在辨认真假。看完了,装在自己的包内,又从包里取出一张已经装了很长时间的五块钱,递给吴良心。
吴良心问,“从这里上去,就是玉龙山?”
小伙子说,“对呀。”
吴良心又问,“门票多少钱一张?”
小伙子笑了,“这要啥门票哩,你直接上就对了。听说以后才要收钱。你想,一个老荒岭,还给人家要钱,谁会来。这些县城里的人,大约是穷疯了,才想出这么一个破点子来。”
倪艾问,“那么这里没有人管吗?”
“有,有几个人,三个男的,一个女的,不过今天是五一,他们昨天全放假回县城了,这里现在是没有人管。”
“那我们就直接上去了。?”
“对,真接上。路他们都修好了,顺着修好的路走,原路上去,转一圈下来。到时候,我再送你们去到公路上等车。”
吴良心说,“好,我们大概是六点多下来。你六点多来吧。”
小伙子很高兴。因为他又约成了一笔生意,于是告诉吴良心倪艾,“上山打伞不行,荆棘挂哩。你们到旁边,那里不是有个商店,买一个雨披披上,好得多了。”
吴良心点头称是。小伙子开着摩托车飞快地下去了。
吴良心让倪艾在这里等着,自己跑到商店,买了两件雨披,两人披上,然后一块上山。
上山的路,开始是顺着坡根往上走的。两旁偶尔还有人家。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倪艾看见了一只铁笼子。走近去一看,那里边竟然关着一只狗熊。黑色的狗能,皮毛光滑,弓着背,在笼子里转着。它的眼睛晶晶发亮。两只爪子在铁笼子里胡乱地抓着。
吴良心想用一根棍子捅它一下。屋里的主人出来了,说“别惹它,你没有听到过一猪三熊三老虎吗?那是惹不起的主。当然,这是只小狗熊,所以我才敢逮回来。”
倪艾问,“大叔,你要它干什么?”
“想到动物园去买,可又听说这是国家保护动物,又所警察逮咱,要不行,我还是把它放到山上去了。”
吴良心急忙问,“大叔,山上的熊多吗?我们想上山去看一下,敢去看吗?”
那汉子笑哈哈地说,“敢,咋不敢呢?你看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一辈子就是上山下山,没事。有野物,可也不常遇上,遇上了,你不惹它。它也不会伤你。没事。”
倪艾很乖地说,“谢谢大叔。”
汉子说,“我啥都没干,你这娃倒谢啥哩。今天有毛毛雨,你们要上山,别走得太远,早些下来,阴天天黑得早。听着没有?”
吴良心和倪艾答应着,一边笑,一边往上走。因为要赶时间,他们走和很快,开始两个人还你追我赶的,没跑几百米,浑身的劲就没有了。头上冒出了汗,身上也热得不行。原来爬山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首先是他们感到气喘。这个他们知道,是因为高山反应。这里的空气太稀薄了,缺管乏足够的氧气。其次,是他们的体力不行。吴良心尽管小时候,是在山里长大的,可他是山里的公子哥儿,从来没有和山里的小孩一起上过山。因为他的奶奶说他身子骨弱,上不了。别的孩子上山是为了打柴,可吴良心的爷爷从来都是买柴烧,冬天就烧蜂窝煤,所以吴良心上山也没事干。当其他的孩子,一大早拿着砍刀上山时,吴良心正在温暖的床上睡大觉呢。倪艾更不行。她几乎没有走过这样窄的路。在城里,她一般是骑自行车。现在,大家都骑电动车,骑自行车的人少了,显得骑自行车的人很可怜,用城里人的话说,“在累了。”可现在,一比在山中走路,那才是一种了不起的幸福。一步一步在在山间铺着石板的路上走着,一步比一步高,走一会,腿就抬不动了。人的腰猫了下去,**撅了起来,不由得你象山里人一样,腿抬得老高,半猫着身子。看样子,某一地方人的特点,完全是物殊地域造成的呀。
没走一会,倪艾就说,“歇一会吧。我困得不行了。”吴良心只好停下来,陪倪艾站会。他拿出水来,让倪艾喝。倪艾仰着脖子,把半瓶矿冰泉水,一下子灌了下去。
吴良心看着倪艾那么累,就说,“要么,咱们不上了,你有点撑不住了。”
倪艾说:“不能打退堂鼓,才走这么一点,怎么能回去呢?我干什么事,都不会半途而废,今天咱们一定在上到山顶。”
于是两个人,又往前走。
终于到真正的山口了。在倪艾和吴良心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画着玉龙山的路线和公里数字图。
两人站在牌子面前,细心地看着。原来玉龙山真是三座山组成,一座叫冰山,一座叫火山,另一座叫风山。奇怪是这三山上都有许我洞,冰山上的自然叫冰洞,火山上的叫火洞,风山上的叫风洞。在三山之中,有十八道瀑布,有三十六个景点。上到山顶,便有一座庙,在此可以以用喊叫的方式喊来大雨。当然也可求子。
看了个介绍,倪艾的劲更大了,她一拉吴良心,俩人又跑着往山上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