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换亲娶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距离玉龙山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作麻钱沟。麻钱沟里并没有麻钱,只所以叫它,是因为沟太长了,从沟脑和沟口,足有三十多公里长。从沟口进去,两边是山,两山之间加着一条小溪,相距也就是三五丈宽。这是最宽的地方,最窄的地方,两山相距也就是一丈多宽。从沟口到沟脑,是一条羊肠子小道,它弯弯曲曲地连着沟口和沟脑。为什么会有这条小道呢?因为沟里住着人家。有多少人家。沟口到沟脑一共住着四户人家。在最沟口的地方,住的是姓宋的人家。姓宋的人家是三户,他们住在沟口的地方。三户人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处聚落。另一户人家姓汪,住在最高处的沟脑。为什么要住在这么高这么险的地方呢?因为旧社会人们都怕土匪,乱兵,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沟下的人根本不知道在沟里面还住着一户人家。就是知道了,也赖得跑几十公里的路,到这个地方来。姓汪的人家住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倒也安宁。当下面一天天地传来,谁谁谁家被土匪拉了票了,某某某家被土匪撕了票了的消息时,他们可以笑笑的口气,来谈论住在路边的坏处:贼偷起来方便,土匪抢起来方便,保长甲长们收钱要粮方便,当然,也有好处嘛,买东西方便,出门到外地的大地方去也很方便。这是一种嘲笑的口吻,是一种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的口气,这样的话也就是在家里说说,不能拿到外面去说,说出出来了,乡亲们会骂的,这算是什么人话?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吗?
不过姓汪的人家住在这深山野凹里,什么都好,有柴烧,有粮吃。因为随便走出门,都是原始森林,要多少柴,有多少柴,山上的地方,随便找一块挖几镢头,撒下种子下去,到秋天都会长出许多的粮食来。在这里,他们有牛,有羊,有猪,肉是不缺的,有石磨,有水饭也是不愁的。可有一样东西,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难题:那就是娶媳妇。因为没有人愿意嫁到这个深山里来,过这种似乎原始人的日子。说起来可怜。他们最远的地方是跑到五十里外的一个镇子上,因为要到那里买盐买油。这顶任务是由家里的当家的男人来完成的。因为只有他从十几岁开始,由父亲带着去镇子上,熟悉了这一带的路程。别人要去,一则怕路上的狼虫虎豹,二则怕迷了路,寻不着回来。还有就是他们基本不识数,不知道一个多二个少,出去了怕人家笑话。
当家的汉子是光棍,已经快四十岁了。从很小的时候起,他的父亲就张罗着请人为他订一个媳妇,说是愿意出大的价钱,也许下海愿,如果那个媒人做成了这个媒,他愿意给给别人盖三间房的木头,一分钱不要。
这个条件吸引了许多人,很有一些想盖房子的人们,想为他做成这门亲事。可是,只要一提是住在这个破麻钱沟的沟脑,多少人立即不说话了。就是有家长贪图这家的富足,那做女儿的也宁死不愿嫁到这里来。说是嫁到这里等于活埋了。是死了没埋的人。一辈子算是交代了。在这个地方,要找一个同伴说话,得跑几十里山路。要下来上一趟集,要整整一天,晚上回去还要在月下回家。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住在这里的姓汪的这家人,因为经常不和别人交往,话少得可怜,几个月不说一句话,嫁到这样的地方,那还不把人憋死。不去,死也不去。这是多少长得丑巴巴的闺女们说的,她们对着媒人大声地喊:“你要是觉得那家人好,那就去把你的妹妹,你的闺女嫁给他们吧。”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妹妹或女儿嫁给这家人。于是这汉子的婚姻就搁下来了。一年又一年,转眼之间,汉子的嘴上长出了胡茬,他的老子也过世了,现在该由他来管家了。对于打不着媳妇,他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辈伤。“打光棍的人多了,打光棍也是一辈子。天下打光棍的也是一层人呢?”当别人问起他的婚姻时,他就用这样的话语来回答。在他看来,这样的回答是有力的,也是充分的,不管怎样地活着,还不是一辈子。他打光棍也是一辈子。并不会因为他打了光棍,寿命就会比别人短了几十年。
至于未来他说:“我等着瞅到合适的象,我给我抱养一个孩子。如果是儿子,我给他盖好房子,将来要把房子搬到沟外。要是女儿,就给她招一个上门女婿,这样我们家这一门的烟火也是不会断的。”
他的这种想法,很现实。在深山的农村,不就是在一般的农村,缺儿少女的人多的是。为了接继香火,多少人就要么要个儿子,要么给女儿招个上门女婿。这种多的是,到处都有。而且,现在计划生育,那些生了孩子而养不起或者不能养的人也多的是,一生下来就送给别人的孩子多的是。
可是就在这时,这汉子的婚姻好象动了。大约是月老睡醒了,才把他的目光转向了这个光棍汉子的身上。
就在这面山的那一边,有一家姓石的人家。家里的情况和这一家差不多。也是家里一儿一女。跟姓汪的差不多。不同的是汪家的妹妹二十多岁了,是个成年人。那边的妹妹才十五六,可哥哥已三十我岁了。唯一的不同在于,汪家的人智力还算健全。可那一家,兄妹两个都基本上是个傻子。也是发愁着给儿子娶亲,也是寻了许多家都不成,最后石家的人打听到汪家的情况,提出要和汪家换亲。
汉子的母亲那时还健在,她用哭泣的方法,用下跪的方法,和女儿较量了几个来回之后,女儿答应了。可是她说得清楚,她只管嫁过去,可是结了婚对方将她谋害了,或是怎么了那怎么办?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嫁过去,她也是要跑的,也是要到别的地方去生活的。她不可能跟那个傻子过一辈子。
媒人和一家人说,那现在只顾眼前吧。以后的事,咱们不管他。
于是两家在同一天嫁了自己的妹妹,娶回了妻子。
汪家汉子娶回的这个妻子,还是个孩子,而且傻得厉害。晚上两口头同房,大喊大叫,又抓又咬。一夜闹得全家人不得安宁。要人的面前,也知道把衣服穿戴整齐,一个孩子家,常常就露着胸脯,在家里过来过去。
汪家的妹妹嫁过去,把那一家闹了一个底朝天。她先是不跟丈夫同房。同村的人,同姓的人教那傻子,怎么脱衣服,怎么睡觉,可等到傻子和她在一起了,她一个巴掌打得那傻子妈妈老子地叫,在她面前倒象孩子一样的乖,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说一不二。他们俩人,不象是夫妻,倒象是母子。可是在人面前,她倒对丈夫非常好,吃饭先给傻丈夫端了,衣服也给洗耳恭听得干干净净,让别人没有什么说的。

至于结婚后没有孩子,她只是对人说:“那傻人不懂这些事,慢慢地教他,将来总会有的。”
家里人见她这样,脾气也温顺,对丈夫也知热知冷,也会苦做,也这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吃喝穿用,也由着她。更可喜的是她脑子不笨,也会算得帐,也能人前说得话,所以家里人常把一些人面前的事交她来办。她也慢慢地在人前成了个人物。家里的许多事情,全是她说了算。比如上集去买东西,比如去找一些头面的人物来说事情。慢慢地,家里的人和事好象是她说了算。
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三,她和傻子丈夫去集市上办年货。一大早,他们就早早地做好了饭吃了上路了。二十三是农村腊月集里最忙最热闹的一天。所有的东西,必须都得在这一天买齐。因为年里的集,这是倒数第二个。到了二十**的集,那成了一个象征。集上已经很少有人上去了。那时间再买东西,会给人笑话的。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把二十三的集当成这一年中最后一个集日。
石家家境不算宽裕,特别是结婚拉下了不少钱。借人钱时说的是很快就还,可一个傻子丈夫,不会挣钱,拿什么来还。只好跟人说好话,求人家再宽限一段时间。穷人家,没钱的人家,年也是要过的。那怕是从东家借,西家借,还是要买一些年货的。象什么肉得要一点吧,米得要一点吧,菜也得象征性地来一点吧。正月里有亲戚来,不能让亲戚们看到日子过成了什么样子了。
一大早,傻子和他的老婆一块去集上。为什么要傻子去呢?因为买的东西多,得有人背呀,傻子别的不行,可力气是有一些的。让他背东西,还是可以的。两口子早早地做好了饭吃了,然后拿上上集的袋子之类的东西,然后嘻嘻哈哈地上路了。路上见了许多人,倒眼热傻子傻人有傻福,娶了这么一个齐整的媳妇不说,难得的是和傻子一心过日子。看,人家把傻子诚携得多么好呀。简直象亲姐姐对弟弟。当然,也有一层不好说出的意思,大家压在舌头底下说不出来。说是傻子把自己才十五岁的妹妹,嫁给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那简直不象是人干的事情。年龄差得太大了。可是穷人家,又是那么地傻,不走这一条路,还有别的办法没有。
可是傻子不知道这些。他就一个物点,谁理他,他就理谁。谁在不理他,他见谁就横眉冷对,做出一副敌视的样子。这个俊媳妇对他嘻笑着,逗得傻子也高兴起来。一路上,他走得飞快,比一般的人快了许多。害得他的媳妇得在后边跑着才能赶得上他。他倒乐得在前边跑着。
下午的时候,上集的人都慢慢地回来了。他们的肩上,手上提满了东西。傻子家的人等着傻子两口子回来吃饭。可就是不见人回来。是他们拿的东西太多了,走不动,还是傻子在路上淘气,跟媳妇沤气?他们怎么这时候还不见回来呀。
傻子家的人有点着急了。
问一块去的人,都说是见过傻子两口子,小两口打打闹闹,一路上热火着呢?现在没有回来,一定是他们在集上要买着吃了饭才回来,你们就好好地等一等他们吧。
石家的人只好等着。
天黑的时候,傻子一个人回来了,不见了他的媳妇。
“怎么不见了你的媳妇儿?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买?”家里的人问傻子。可傻子就那样地笑着,说是媳妇还在集上。问怎么没有买东西就回来了。他说是钱在媳妇口袋里,他没有钱。
再问你找你的媳妇没有?傻子说找了,可找不着。
石家的人着急了,叫了邻居和亲戚,急忙到集市上去找。可集市上早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偌大的集市,空荡荡的。到那里去找。有人说,我们去到她的娘家看一下,看看她是不是想娘家人了,回娘家去了。于是一行人又都跑了了汪家。
这时候已经是深夜,汪家的汉子已以睡着了。突然之间有人打门,他还以为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就急忙地穿好衣服拿了一根大木棒下来。等开了门,发现原来是傻妻子的哥哥一家人。
问他们为什么半夜跑到这里来了。那一行人只是不说话,拿一双眼睛四下里乱瞅。傻子哥哥还跑到妹妹正在睡着的炕上,悄悄地问妹妹,他的老婆回来过没有。等妹妹告诉他,没有,今天一天他们两口子就在家里忙着蒸馍了,家里根本没有来过任何一个人。
直这时,石家的人才说出了汪家小妹和傻子一块出去上集,可是没有回来。他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想娘家了,跑回娘家来了。
汪家的汉子不傻,一听就明白了。是他的妹妹跑了。这种换亲的事,是做死的。这一家的人要跑了,另一家还得把自家的人领回去。石家跑过来,大概是想缠他。弄不好还要把他刚娶回来的小媳妇领走。于是,他就冲上前去,打了傻子两个耳光,大骂道:“你和我的妹妹一块去上集,把你都没有丢,怎么会把我的妹妹丢了。她从小在家,没有出过门,也不认识字,一定是你们看她不顺眼,把她拐卖了,或者是谋害了,然后倒打一笆子,跑到我们家来要人。结婚的时候,人是我交到你们手上的。他不见了,我应该向你们要人才对,怎么你们一狼一伙地半夜三更跑到我家来要人。”
汪家的汉子说到生气时,眼泪也下来了,他怒目圆睁,拿着那根大棒子就要向那个傻子的头上砸去。
一同跟来的石家的人中有会说话的出来挡住了:“他大哥,你可千万别着急。你妹妹嫁过去,同傻子过得好,大家都是看得见的。要不,两口子能一块儿上集去。他们一块去,大家还夸他们夫妻感情好呢。不过话说回来,你妹妹花枝一样的人儿,嫁给傻子是有点委屈。她现在不见了,傻子着急,你更着急。你想,那么好的一个人儿,傻子舍得卖了她,舍得害了她。可能是她不认识路,跑丢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明天我们大家一块去寻人。你也得跟上。因为你家的亲戚朋友傻子全不知道。寻到了人,什么也都好说了。寻不到人,就是打听到一点信,也是好的。寻回来了人,乐意换亲,咱还接着换,要不乐意,各人另找各人的象。你看这样可行。”
这办法合情合理,也不是混打混闹,汪家汉子只有答应去帮着石家寻找自己的妹妹。除了这个办法,还能有好的办法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