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友谊也讲实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功夺回满洲里,控制通往苏方掌控区的铁路。
对面满载武器的军列,便一趟紧接着一趟地开过来。
短短几天时间,12o辆T-26B、45辆T-28坦克,2oo台履带拖拉机,2oo辆卡车,15o挺12.7高射机枪,8o门2o口径机关炮运载到位。
相配套的部件、油料、弹药连同轻武器,还在源源不断运来。
与之前的飞机一样,这些都是无偿援助。
吴毅策划、特勤旅挑头、抗联各部担纲主力,对小鬼子来上这么一出。
不仅如约毁掉鬼子阴毒的细菌大本营,而且有效地夺取北满控制权。
斯大林难免幽默,但不至于低劣到咱们那些狗屁“文化人”那样,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中国抗日武装有效控制这片广袤区域,对苏方缓解日军威胁的巨大战略价值。
数千公里防线无需再面对日军威胁与这些武器价值比,可谓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说之前提出特勤旅必须有保证金能力,是一种规避风险的不信任举措,仅仅抱着至少解决细菌武器有点希望的心态。
现在则是急于加大援助,意在切实有效保障特勤旅、抗联各部,牢牢掌控这一区域。
不见兔子不撒鹰,人之常情。
面对唾手可得的战略利益,苏方可谓反应神。
这些轻重武器、物资,部分源自其远东军区库存,部分干脆从部队现役列装中抽调。
负责接收、接待工作的,是东北抗日民主政府军政委员会主任秦邦宪、副主任乌兰夫同志,还有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
秦邦宪同志由党中央派往热南主持东北局,根据地局限于热南之时,肩负起热河省工作。
现在北满抗联根据地与热南隔中央军、晋绥军防区联接,又急需与苏方打交道,当然是立即赶到满洲里真正挑起重担。
乌兰夫同志,是党中央派到晋绥军傅作义部的慰问团成员,主要目的却是护送李杜将军正式履任。
李杜将军早已由周恩来同志提议,党中央认可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只是由于国民政府、小鬼子多方阻挠,千方百计却未能回到关外就任而已。
1936年7月,受党组织委托,辗转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送达苏联。
而他怀着返回东北领导抗战的心愿,多方寻求依旧未能成行。
要是“历史”没有意外,只能黯然回国,继续在上海等地为抗战奔走呼吁。
预先知道这些,吴毅当然不至于不加以改动。
先是通过冀东党组织,秘密将李杜将军留在天津的夫人、子侄、卫士,转移到特勤旅控制区安顿,避免了国民党特务的绑架、伤害。
然后密电中央,要求在李杜将军回国经过西安时,加以安排。
趁西安事变、趁傅作义将军部取得大捷之机,**派出的百余人慰问团抵达红格尔。
出于民族大义、出于抗战决心,傅作义将军不仅热情接待慰问团,睁只眼闭只眼地让陈光等同志“脱团”加强热南。
还默许云继先同志率部以护送为名,脱离晋绥军,随慰问团、顺子骑兵团一起北上呼伦贝尔大草原,进行抗日斗争。
这个春天,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再次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

依照斯大林指示,苏方派出的军事顾问、教练、联络人员,只能在呼伦贝尔草原一带活动,严禁过兴安岭一线。
武器装备在中国同志熟练掌握之前,也不得开赴作战前沿。
以免日本人抓住把柄,导致日苏双方交恶,同时避免这一大批装备为日军俘获。
这就意味着,特勤旅与抗联各部只能在大兴安岭以西接受培训,而后自己驾驭、使用。
一开始,苏方人员傲慢、同情,却又带着真诚地表示担忧。
他们觉得,中国同志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先进武器。
与日军的作战,很可能在岭东平原迟滞性抗击之后,依托山区进行拖延阻击。
最后决战,将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展开。
所以通过翻译,或直接对话,急切地询问挑选的学员在哪。
秦邦宪同志却微微一笑,习惯地扶扶镜框,然后挥手示意早已列队一旁的驾驶员、炮手。
吴毅早在第一次承德之役,就考虑到人才储备问题。
利用缴获的坦克、车辆,以日伪被俘人员为教官,大批培训驾驶员、炮手。
尽管有车型、火炮类型差异问题,但就像会开汽车的人,能够快掌握履带拖拉机驾驶技巧一样。
特勤旅的人才储备,令苏方交接人员大为放心。
经过一通汇报请示与批复,允许将军列换成我方司乘人员,直接开往与日寇对垒的前线。
是否能够进行实战,有待熟悉、磨合。
但面对坦克、战机的威慑,小鬼子惊惶地加强防御,不敢轻举妄动却是事实。
少了苏方人员的参合,部分卡车、履带拖拉机的改装工作,也得以放心地进行。
齐齐哈尔、白城子等铁路沿线重要城镇,日伪残敌已经肃清。
由热南紧急空运过来的技术人员,加上各处收拢、俘虏的部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工。
将一门门机关炮、高射机枪,安装到按图纸焊接了加护钢板的汽车、履带拖拉机上。
时代所致,日伪的汽修厂之类设备,某些方面还赶不上后世私营小作坊。
这样制作出来的防空、地面火力支援“装甲车”,质量与美观程度可想而知。
饶是如此,随车押运的李杜将军,在齐齐哈尔见到如此利器,不由得喜上眉梢,对亲自巡视把关的吴毅赞不绝口。
“呵呵,李总司令,您还真别忙着夸俺。
“好在小鬼子其实挺穷,大点儿的战车没几辆,就些小个头、加钢板的汽车!
“要是咱们现在就对上德军、苏军,这样的家当拿出去就是找打啊!
“您跟老秦先扛住小鬼子,俺想办法再从斯大林同志手里倒腾点好东西来。
“友谊也是得讲实力的,不是看在咱们能替他们挡鬼子的份上。
“就是这点儿东西,恐怕也不会白给!”
吴毅却咧嘴一笑,压低嗓门有点“白眼狼”的态度悄悄说。
“呵!吴旅长,你放心吧!
“各处打鬼子的防线俺们自己守着,不会让苏联同志随便到处走……”
李杜将军不愧是张大帅手下曾经专司“防俄”的镇守使,会意一笑将问题说到点子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