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焦土截击(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点开作者信息,感兴趣的书友筒子们可以同时阅读同步更新的《残唐涅盘》,另一种风格的历史小说。)
“起爆!”
肖家沟村后山山岭上,肖恩善侧耳听听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咬咬牙低声吼!
别看他这个肖家沟连连长,全权负责附近十多里地的作战指挥。
真要亲自下令毁去几代人生活的村子,跟要了他的命差不了多少。
负责压下起爆器的后生们,其实也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子感情深厚。
只是眼前敌情紧急,军令如山,他们选择服从。
几双大手哆嗦着,一个个咬牙闭眼,摁下起爆器。
由于肖家沟子有七八十户人家、千余口,且据熟悉情况的汉奸打探,此处为“抗匪”一个营的驻地兼指挥部。
所以鬼子一个大队,配属了一个营伪军,外加几十个汉奸驻扎进来。
经过两天两夜的搜索、构筑,他们已将村子里外按照堡垒化要求,进行一番改造。
达到长久驻军,牢牢掌控这一带,将躲入深山老林的“抗匪”冻死、饿死,还不死的再出动兵力清剿,一一弄死的目的。
也许肖家沟子老辈选中此处安家立命,就是看中易守难攻的地形。
村子坐落在一处朝东的簸箕状山沟,除了东面豁口可供出入,其余三面均难以通行。
南北两面,村子里头均是树林茂密的缓坡,背坡却是连徒手也难以攀登的陡坎、石砬子。
西边锥状山峰,岭上怪石嶙峋、盘根错节的低矮古树犬牙交错,峰顶及两侧山脊却是光秃秃的石梁子。
鬼子狡猾地在山峰东岭的岩石与树丛中,安排了几挺轻重机枪,两门迫击炮,外加一个连的伪军步兵。
若有“抗匪”试图翻过山峰,或是循着南北两面夹攻,只需这点兵力便足以对付。
驻扎在村中山石垒砌房舍内的主力,可以从容不迫地分头迂回包抄,更可以随时轮换出动四处清剿。
只是鬼子的如意算盘打得精,守备团的准备做得更足。
随着几个肖家后生手上用劲下压,电流通过早被冰雪埋得严严实实的被复线,悄无声息地翻上山脊、冲向东面山岭。
到达几处巨石下,欢快地闪起火花,引爆管管、扩爆Z药。
猛然迸发的巨大能量,除了使空气颤动产生骇人声响,就是将巨石得以屹立不动的根基,掏空、掀飞。
失去支撑的山石摇晃着,借着高差势能开始滚动。
尽管下方古树、怪石意图拦阻,却无奈个头、能量相差甚远。
不停蹦跶跃起的巨石带着霹雳声势,雷霆般砸向稳坐“金交椅”数十年的村子。
倘若只是这些山石先后碾过,村中日伪顶多也就吓个半死,好歹半数以上还能幸免。
问题是村中房舍瓦楞下,那些被经年炊烟熏得乌黑的木板夹层里,敷设了许多拉着不止一条绊索的药包。
这些药包不一定掺杂铁疙瘩,但绝对都夹带有汽油瓶、碎瓷片、石子儿。
山石滚过之处,巨石碾子效果,配合爆炸产生熊熊的烈火、呜呜飞溅的破片。
这样炼狱般的环境下,想活命真的很难。
即便万一活着,也仅仅是多苟延残喘一小会儿。

边上受刺激的房舍,这下子也火爆起来。
就像李家店子那边那样,没什么准头的两颗球形炮弹并没有落入敌群,来个提气地绽放。
而是一南一北砸中两座低矮的茅屋,腾起两股算不上太大威力的爆炸烟火,却起到推下多米诺骨牌的两个索命推力。
守备团各连排都是严格按照作战手册,添加无所不用其极的自创手段,来布置焦土设施。
鬼子的歹毒,也给他们自己平添了不少大料。
听到炮响的第一反应,训练、实战都过硬的日伪就地卧倒,预备散开还击。
谷寿夫的动作更是一流,早坐进一辆装甲车,下令不管不顾朝路边一座草棚撞去。
试图凭借装甲车的皮实与越障能力,快速穿过草棚,冲向对面道路。
既规避后续炮弹,又能尽快直接指挥警戒部队采取反制措施。
怎么也没想到,草棚的背面停了一辆运载汽油的日军卡车,相撞引发的不只是车祸。
棚顶借着积雪覆盖的几个药包恼火了,一起扯着大嗓门咆哮骂街。
包裹着熊熊烈火,装甲车还是飞快地疾驰。
鬼子驾驶员精明啊,知道过去几十米,就是一个上冻了的池塘。
且被沿着边上凿开几道口子,以便取水饮马、加水。
水能克火,也能隔绝比重轻的油脂,一头栽进池塘里头去,什么样的大火都能灭了。
他们的运气很不错,嘭嚓一声巨响砸裂冰面,果真如愿以偿地下水了。
鬼子师团部的外围卫队反应一流,一见师团长座驾先是起火,跟着落水沉底,都奋不顾身地急速围拢来准备施救。
可惜,池塘虽不大,但有够深的!
装甲车潜水性能的没有,师团长谷寿夫钻出来的可能有没有?
一股冲天而起的水柱,庄严宣告:没有!
应该是在落水之前,火苗已经蹿进车内。
沉水后借着残余空气继续引燃可燃物,并导致爆炸物爆炸。
师团长死了,师团部受重创了,活着的小鬼子把怒气撒向始作俑者的七丈崖。
所有能动用的轻重武器,也不管是不是作战人员,全都招呼上了。
三面受敌的河湾突出小高地,仅仅一个排的力量,经受得起?
“传贤,带上后生们,赶快走!”
别说现在承受不住,发炮后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充当炮手的十几位老辈,拽过那些后生,一阵踢打将吓得发愣的肖传贤揍醒。
倚老卖老地发号施令,反过来充当长官!
“走!”
清醒过来的肖传贤,还是很干脆的。
两眼一滴溜,知道不能逞强——他是侄孙辈,那些被拽拢来的,还是叔公们的亲孙子!
“来呀!老伙计们,准备斗笠炮子!”
肖圣禄是肖家最有威望的圣字辈老人,曾当过清代绿营兵神机营哨长。
而留下的十九个老炮手,全是肖家、李家、杨家的长辈。
眼看孙辈听话地顺着盖沟走了,个个都是面带得意的微笑,整理被称为斗笠炮子的玩意。
任凭鬼子的枪炮泼洒,听任嗷嗷叫唤的日伪冲得越来越起劲。
他们这是打定主意要违抗军令,留下来跟鬼子玩命,不打算不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