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日的阳光一直很好。
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楚子矜独自在阳光下发呆。感觉不到光亮。他心头有太多的阴云。包括客栈外时刻监视的刀手,他们手中的刀光,似乎比阳光更足。
辽东的战事已经没有消息。人人避讳谈辽东。云仙的神出鬼没,更让她摸不着头脑。
但他可以清楚肯定,自己喜欢云仙。似乎已经陷入一中迷恋之中,不能自拔。
这日午时,梁王府家丁送来请贴,请子矜进府一叙。
楚子矜摸不透梁王,但梁王有知遇和救命之恩,心存感激。梁王的厚爱,尚无以报答。
楚子矜应约来到梁王府。
阳光下的梁府花院全然没有一丝冬意。还有特意栽培的常绿植物,依然在这阳光下盎然着。坐在无风的花院里,身边的假山荷池,孱孱水流,似乎已经有些春意了。
梁王邀楚子矜坐下。面前是精致的各色小点干果。
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摆着一案古琴。这是一架神农式的玉壶冰琴,其红亮的琴身,在阳光照耀下似乎也发出清丽的乐曲。
楚子矜暖阳下陪梁王聊天。
“子矜,你乃习武之人,为何对文人的清雅之事也颇有造诣?”梁王笑着问。
子矜拱手回答:“子矜不才。家父原本想让孩儿从文,自幼习《四书》读《五经》。然子矜生性顽劣,好棍棒,崇尚为国杀敌的英雄。况且,子矜窃以为,文武本无界,文武之道相互融通。习武者无文之基础,如空中楼阁,如有形无神。大武者必大文也。大武之人,胸怀韬略,荡荡乎胸自有百万雄兵,滔滔乎贯通天下人文。……”
“哦,文武本无界,文武之道相互融通。这可是老夫第一次听说,有新意,说来听听。”梁王对子矜的言论来了兴趣,笑嘻嘻地捋着胡须。
“子矜以为,武之神,是文。就拿这抚琴来说:一曰和,一曰静,一曰清,一曰远,一曰古,一曰淡,一曰恬,一曰逸,一曰雅,一曰丽,一曰亮,一曰采,一曰洁,一曰润,一曰圆,一曰坚,一曰宏,一曰细,一曰溜,一曰健,一曰轻,一曰重,一曰迟……这琴之道也,如剑之道也……”

梁王惊叹,连声叫好,说“可否举例说来?看来大有文章啊”
楚子矜起身,走到前面的空地上,以指代剑,比划着说:“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答乎?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如右之抚也,弦欲重而不虐,轻而不吝,疾而不促,缓而不弛。……其剑之和也,在于剑与人和,与力和,与意和,与情和,与境和,与形和,与场和,与阵和。意在于剑,则剑意和,意至则剑到,剑随意行,意由剑发……”
楚子矜一边讲解,一边以指代剑,缓如摆风,疾如电闪,身形随意,指若利剑。
“好!好!妙哉!!”梁王禁不住起身击掌叫好。
楚子矜收身拱手,“多谢谢梁王夸奖,子矜自己的一点拙见,王爷见笑了”
“识得子矜奇才啊!来来来,坐下”梁王再次邀子矜坐下谈。
梁王说:“既然琴与剑通,何不请云仙姑娘抚琴,子矜舞剑,是何等之壮观?妙哉!请云姑娘花院抚琴!”
楚子矜心中暗喜,仍表面推辞:“子矜岂敢在此献丑,既然王爷喜欢,也不妨一试,博王爷欢悦了。
云仙款款出来了。紫衣紫纱,轻提长裙,款款而来。再冬日的暖阳下,如轻飘而来,盛开在这万物萧瑟之中,一朵迎风傲雪的花。淡淡的冷艳,淡淡的空灵,淡淡的幽香,淡淡的温馨。
楚子矜注视着她,似乎从来没这么近这么真切地看过她。似乎又很熟悉很亲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