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认祖归宗(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未完,稍后补足)
黄门司总管黄启这几天老是心慌眼皮跳。而且跳的不是一边。可现在这种局面,喜事是不大可能有了,倒是灾厄近在眼前。李毅的所作所为小皇帝还没察觉,他这个进宫五十余年,服侍了三代皇帝的老宦官怎会看不透这种伎俩。但太祖立下规矩,内宫干政者杀无赦。黄启不是怕死,但为了一句没效果的劝谏却把命搭上也未免不值。至少留在皇帝身边,李毅行事也多些顾虑,不敢做得太过张扬。
那位出入宫中如行走自家后院的翰林每次在小皇帝面前总会旁敲侧击地打击一些人,再提拔一些。理由不外乎某人老迈昏聩,有年轻新秀可取而代之。李玉澄不明就里,还以为私人讲师是一片公心,要保持朝中正气。再说年轻又怎么了。七岁的皇帝,二十四岁的影子宰相,不照样把摇摇欲坠的大夏朝给撑下来了。
小皇帝李玉澄唯一不满意的是亲姐姐从离宫被接进宫里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多了,话却少了。舞阳公主有时会望着窗外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姐,你在看什么?难道这儿能看到宫外?”李玉澄和孪生姐姐并肩站在一起,好奇地顺着李淡雪的视线看去,却只有死寂的青瓦丹墙和一片无垠碧空。*
“什么都没有嘛。”
“是啊,什么都没有。”
“皇姐,你和朕住在一起不快活么?对了,你是喜欢外面见闻的。朕也好久没听皇姐讲故事了。不如这样,朕准你出宫三天,不,一天。皇姐你就到京城各处好好看看,回来将那些新鲜有趣的物事讲给朕听,可好?”

李淡雪轻轻牵过小皇帝的手,叹息一声:“陛下有这份心意就够了。外出会惊扰到不少人,还是算了罢。”
“这怎么行!朕是皇帝。先生也说了,皇帝就是出口成宪,什么事都能一言而决。这点小事,朕吩咐下去就是。看谁敢说个‘不’字。”
比起一两年前,小皇帝近来的脾气大了不少。宫女和太监们稍有他看不顺眼的地方,轻则杖责,重则赶出宫交予京兆府。在官府也能买卖人口的时代,像这种犯了过错又没家人和后台的孤苦人,下场都是在官营的各处勾栏教坊为妓为奴。
这种小霸王的做派都是被李毅惯出来的。或者该这么说,是李翰林有意让小皇帝体会到掌握权力的美妙,对于将大臣开革乃至下狱可以不当一回事。当掌权者习惯将普通人的一生视作笔下可任意书写的几个字时,什么纲常律令都不再重要,怎么高兴怎么来。
李玉澄年纪小,不像李毅那么有城府。因此看起来竟像是照出私人讲师蛮横霸道一面的镜子。当一个本质上仍天真纯洁的孩子却做出草菅人命的事时,强烈的反差任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李淡雪皱起眉头,拉着小皇帝的手说道:“陛下切不可如此轻视他人。舞阳读书不多,也知民贵君轻,社稷系于百姓之理。陛下让人拟了这么多诏书,贬斥了这么多官员,到底有多少人是当真罪有应得?舞阳做错事还可道歉,陛下是天子,便是真做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可这么一来岂不寒了大臣们的心?”
(本章未完,稍后补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