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零伤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未完,稍后补足)
王九郎跟着李雪鳞的时间长了,也沾染上年轻的上将一些思考习惯。说得好听点叫全面深入,说得更直接点,就是恶意揣测。在这随时随地都有暗箭伺候的形势下,把对手想成一肚子坏水总比错误信任更好。山贼对于他们和那支隐伏的夏军来说都只是个引子。从最坏的方向考虑,只要李雪鳞这边有任何一个士兵与夏军交战,便等于授人以柄,坐实了谋反的罪名。虽然国防军真要为司令官报起仇来,新老十多万异族士兵足以彻底倾覆大夏。但李雪鳞可不想让自己的构想变成“未竟的事业”,让别人去摘果子。
王九郎很明白这次的战斗应该拿捏在什么程度。见敌人的左翼消失在黑暗中,他并没有率队直接扑进何冲乱糟糟的侧腹。
“全体半接触战斗!一排二排马刀护卫,三排四排弓箭杀伤,波浪冲击,从东侧挤压敌军!”
在这不大的战场上,王九郎的命令不需要军号就能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山贼们正听得半懂不懂的时候,那些黑衣骑兵已经完成了变阵。
由一百八十名士兵组成的警卫连超编了一个排。驱散位于西面的山贼后,他们再次退回北方,在各级军官一连串简短的命令核对后排成了四列纵队。位于两侧的手持刀刃熏黑、浸过污物的马刀。中间的两队张开了优先配备给游骑兵的双曲复合弓。这种小巧但威力巨大的技术兵器原产于大夏,在历年的战争中被苏合人缴获不少,最后成了李雪鳞武器库中染血的战利品。只是因为数量不多,没有批量装备主力部队。
大夏军队的射法是用拇指第一段扣弦,中指压拇指。张弓时因为有中指的助力,便于瞄准。比较适合步兵使用。而李雪鳞的军队长年与苏合人作战,成员也都是漠北各族,用的是草原上典型的拇指后段扣弦,用拇指和手掌连接的关节张弓。这种方法射速快、张弓力量大,但很不稳定,比较适合骑兵的运动射击。*
于是何冲发现了这支黑衣军队与夏军的第二个不同。和官军作战时,那儿的箭射完一轮后最快也要停一次呼吸的时间才能射出下一轮。这中间的空隙足够让山贼们转身就跑,在第三轮打击到来前逃出射程之外。*
但这招面对黑衣骑兵似乎不灵了。那些人看着数目不多,弓箭的射速却极为恐怖。寂静的夜里,弓弦的脆响即使在上千人嘈杂的声音中都听得清清楚楚。最初遇上这些瘟神时他们都是步战齐射,除了准头高得离谱外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现在响成一片,且从不间断的放箭声简直像是一挺机枪在咆哮。那些游骑都是各族中骑射的佼佼者。他们每次从箭囊中用指间夹出四支箭,一支接一支连射。论射速,不比单发上膛的手动步枪慢。而双方相最远不到百米,最近时只有十米的距离,对于草原上的神射手来说就像抵着脑门开枪一样。山贼声势还算浩大的队伍中。火把从东侧开始一根接一根落在地上。每落下一根,就意味着那几百克释放化学能的木材已经完成了使命,能照亮的范围中已经没有健全的肌体了。
王九郎很快发现用两个排护卫骑射手完全是浪费。对手无论战斗意志还是战术素养,乃至指挥方式,与苏合人相比都差太多太多了。虽然游骑兵们的射速快,毕竟人数少。再加上黑夜中准头又要比平时打个折扣,每分钟也就让一百多敌人失去战斗力。而当面的山贼足有两千。只要他们肯动动脑筋,拼着外围再扔下两三百具尸体,其余的人一撤进王九郎他们侧后方的树林就可以攻守互换了。游骑们胆子再大,骑射本事再高,也不敢冲进黑夜中的森林。那儿对于骑兵来说是片死地。
何冲并不是看不出来这一点。事实上,他和二当家两人都已经喊破了嗓子。
“弟兄们,冲进树林就有救了!他们不敢进林子!往前,往前!他妈的!你们倒是转身往前冲啊!怎么分财货时就没见有谁向后撤的!”何冲急得嗓子冒烟也没什么效果。
王九郎他们每射死一人,前面倒会退下来四五个山贼。前锋不断崩溃,后面的部队被冲得七荤八素,本能地感觉事情不妙。不少人都已经眼睛贼溜溜地往队尾摸去。实在不行时将火把一扔,溜之大吉就是了。

二当家是个行动派。他率领一队比较忠心的喽啰在何冲身前组成了督战队,砍翻几个后撤的山贼,将逃兵的脑袋剁下来插在木棍上。
“谁敢后退,杀!”
二当家的吼声因为有了实物的辅助说明,显得比较有说服力。至少退到督战队面前的人一看那几个脖子的断口还在往下滴血的人头,都打个寒颤,转身汇入犹豫不决的中军队伍里。
“妈的,这样没用!贺麻子,把你的决死队一字排开,往前冲!”
“二当家,我们决死队才一百多号人,冲上去不是决死,是找死啊!”
“奶奶的,谁让你去最前头了。就从这儿开始举着刀子往前剁!把这些想开溜的家伙全砍了!逼着他们冲!”
贺麻子长出一口气。砍自己人可要比砍那些骑兵轻松多了。他把几个队正叫来说了几句,决死队便完成了向督战队,更确切地是说“催战队”的转变。
“往前冲!你们这些没卵蛋的!分财货时你争我抢,这会儿都他娘的**被狗吃了是不是!往前,不然就是死!”二当家跟着贺麻子的催战队,一边在砍人中稳步前进,一边用不堪入耳的脏话刺激那些乌合之众。
“冲过去,进了林子他们就抓瞎了!往前!往东边!”
催战队还是起了些效果。前锋持续的崩溃被暂时遏制了,王九郎他们有那么几分钟竟然被山贼们逼得后退到树林边缘。
本书首发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请来首发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嘿,兔子急了也想咬人?”王九郎仔细观察一下敌人的动向,冷笑一声,叫过一个排长:“伊哈齐中尉,你的人不用护卫射手了。看见那些挑着人头的没有?去,绕到侧面把敌人的督战队给我统统宰了!先射头目,后杀士兵!”
山贼们的行动模式实在太容易判断了。而且反应极为迟缓。苏合人就灵活得多。和草原民族交战,大家都是骑兵,每个集群的规模也不大,很容易在瞬间改变战术。国防军能屠灭晃豁坛部主要是胜在战略上,战术上倒是从苏合那儿偷了不少招。比如警卫连用得炉火纯青的波浪式冲击。
游骑们都没有举火,借敌人的火把照亮目标。因此何冲这边人虽多,却没注意到伊哈齐这四十多人悄悄从骑兵们的后队脱离,开始侧面迂回。
而王九郎在正面始终保持着前冲精准速射——后退漫射——前冲这标准的三段式波浪冲击。在山贼们因为二当家和贺麻子的催命开始往树林方向推进时,游骑们的攻击节奏加快了一些。杀掉敌人更多的前锋,除了削减他们的战斗力,在这黑夜也等于给两条腿的步兵们制造了层层路障。不时有人在自己弟兄的尸体上绊倒。虽不至于受伤,但冲锋线就显得磕磕碰碰。步兵列队时比骑兵密集得多,警卫三行四十骑的队伍恰好覆盖山贼们的正面,一些人想从骑兵边上绕行,被几支箭一招呼,索性转个九十度的弯不知逃到哪儿去了。
如果说这些山贼们最初落草时还有些要让山河变色的雄心壮志,干过几票买卖后却发现这个行业还有比推翻皇帝风险更小的来钱方式,便都热衷于欺负欺负客商和老百姓了。在面对大夏官军时,他们还能借着熟知地形的优势化整为零,风头过了再出来。但碰上了一支真正职业化的军队,而且还是清一色善于马上速射、能够全天候作战的骑兵,无论是改天换地的雄心也好、坐地分赃的贪欲也好,统统会让位给求生本能。
二当家发现任凭他怎么砍、怎么催,前头的人几乎是不动了。而被他刀子驱赶的山贼们不断填上,将队形挤得越来越紧密。游骑们几乎不用再费心瞄准了。一箭射出总能咬到新鲜的筋肉。而中箭的倒霉蛋只要被沾满病菌的三棱箭头穿过,基本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并会因为伤口不能愈合,要么死于感染,要么死于失血过多。
*注:这是中国式射法和蒙古式射法的区别。
*注:可以参考宋朝军队的情况:弓箭射速每分钟4-6发,对无护具目标的有效杀伤距离最远不到200米,真正能瞄准的距离在70米左右。
(本章未完,稍后补足)
本书首发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请来首发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