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十八章 正邪的筹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正邪的筹码
先人云:“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意思是说,快乐人皆有之,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说道底,快乐在于寻找。在于开拓。
―――――――卓青眉品位集
正道的大军迂回在沁辽两州只见,此时他们踏入两难之地,真可谓是退不甘,进无奈。这连日来的遭遇让正道中人叫苦不迭。血手门一改往日正面对敌,玩起了老本行来。起初是夜间偷袭,邪道中人大多轻功较好,下手很辣。而且得失之间从不计较。在正道迈出沁州城时,便偶被邪派偷袭。起初事小,死了几名好手。可路不短。事情便接二连三的发生。
起初血手门亦只是三三两两的偷袭,不为成功,但求乱军。虽没有太大作为可弄的正道大军人心惶惶,各个草木皆兵。就怕自己跟衰神做了亲戚半夜被血手门的人剃掉了脑袋。十日长了,这些连觉都睡不好的人,开始发恨,饿了可以吃。渴了可以喝,自然这困了便也能睡,可惜。睡不踏实啊。这些妖人好像会算一般,你一睡我便来,瞧瞧杀你十几人便跑。
起初穆青锋以为是邪道残党的报复,可时日一常头也大了。这不间断的骚扰刺杀搞的众人是苦不堪言,觉睡不好心情便差。心情差思维必定混乱。这一乱后便更提防不住邪道偷袭。如此连锁反应让正道走出沁州两天便损失一百多名好手。可回追而去竟连邪道的影子也摸不着。亮你是名门宗师。我们打不过你不碰你总行了吧?你是宗师,可你手下的人不是。最后杀的你们缺兵少将,我看就凭你们这些大佬怎么硬顶上去。。
在一拨拨偷袭之下,正道人心惶惶,各个咬牙切齿,他们此时若能抓到一名妖人,怕不是要生吞活拨了。正道加快了步伐。提前冲到辽州城外。正在正道中人摩拳擦掌之时。探子回报竟说辽州城血手门分坛竟空无一人。甚至整座城池中都见不到一名妖人。这可让穆青锋与各派大佬想不通。过了辽州便可直赴太原,血手门决不会放任正道逍遥过关。这其中定有诡异。
正道大佬们集结商议。智善方丈的头光。人也光。每次都是他先开口“阿弥佗佛。妖人此次恐怕是摆的空城计。我等非那司马懿,不如进城攻下。随后直赴太原。。”
若是平时,智善这番话定会得到众人叫好。可眼下被血手门偷袭怕了,这些大佬真怕等自己人到了辽州分坛。会被血手门的人给炸飞出去。
公孙龙随后开口道“诸位掌门。血手门妖人肆意猖狂,此时又故摆疑阵。我等怎能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在下之意,我们绕辽州而行,既不耽误奔赴太原,亦躲过这未知之城,最多费些腿脚罢了。。”
其实有几位被公孙龙说的动心。可奈何大家心中同意,嘴上可不能说。若躲着邪道走,日后正道怎抬的起头来?这就是江湖人士与军队的诧异,作为一名号将领,他是不会计较别人怎么看他,在他心中,击败敌人是最为重要的。别说绕道走,就算是要挖地道,他也不会含糊,反正最后人民只记得他的功绩,决不会因为他曾挖地道而笑谈于他,更多的会赞他机智善战。。。
可这些正道人士,一生为了面子而活,全是打肿脸充胖子之辈。若不被人用刀架上脖子,谁也不会说孬话。公孙龙一看众人反映,心知肚明,最后亦剩下摇头叹气。他的办法行不通,别人却没有何良计。这时大家记起了军师朱熹。众人暗叹,确实朱熹在就好了,这小子计走偏门。用来克制邪门歪道正好。可此时他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穆青锋年少有为,本也是热血的主,若是以前怕早已冲进辽州城内。可现下他身上背负着数千人的身家性命与江湖安危。对他的抉择亦造成不小的障碍,最后别无他法只好城外三十里安营。希望这两日探子能查出一些蛛丝马迹。。
俗话说‘子消彼长’。你正道修正,不代表邪道会闲着,偷袭暗算时间越来越多,闹的各派弟子晚上想上个茅房都得叫上十个八个同门,因为妖人们已躲在茅坑中成功暗算十几名好手了。。。
正当穆青锋实在坐不住要冲城之时。正道又面临一次危机,正道大军中有部分人中了毒,这毒要不了人性命,却让人整日疲软无力。若这时冲城不等于送死么?连夜大佬们再次商议。无非又是多等几日在做打算。。
话分两头。正道被整的凄惨,可身为军师的朱熹却自在的很。身边不光有美相伴,一路上吃吃喝喝更是惬意。无奈的是朱熹换过装束,不可任意妄为。处处受到约束。怕血手门眼线瞧出端倪。朱熹也只好强装宗师风范。最多整整卓青眉乐和乐和。。。

这日两人正在房中用餐。卓青眉生了几日的气。在浓也该消消了。卓青眉盯着朱熹腰间玉箫,那日的‘相思曲’使卓青眉迟迟不能忘怀,她不清楚朱熹遇到何等遭遇才会奏出这种让人,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乐章。。
“那首曲子是你编写的么?”卓青眉忍不住开口询问。。
朱熹瞧卓青眉问的认真,双眉倏凝,略带伤感的道“这曲子是我的一位长辈所受。其中深情我亦只能理解三分而已。。”
卓青眉知道,能教朱熹的人,怕不是江湖中那位高人逸士。这在遐思却闻朱熹道“你可想知道,我那长辈为何能谱出如此凄美的乐章?我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还在‘夜来楼’做你的紫嫣姑娘。(详情请见《别逼我出手》第二卷第四章《玩转雷家堡四》)那时我便瞧出你对曲艺中的造诣。”
回想那时,自己是为了接近雷家三公子雷震天而屈就于‘夜来楼’卖艺。适逢多年,朱熹竟还记得那时两人除此相见。被朱熹一引,卓青眉点头答道“我真的很想体会下你那位长辈的悲伤。。”
朱熹举杯一饮而尽。神色悲伤叹了口气说道“我那长辈本是驰骋海上的男儿。当年辽海(今渤海)一代的倭寇微风丧胆,亦是当时一大英雄。可六年前他已不在出海了。。”朱熹声露悲意,引起卓青眉的兴趣。。
“你那长辈为何不在出海了呢?听乐中情感不似战败或者受伤啊。”卓青眉询问道。
朱熹摇头调整下情绪,卓青眉知晓朱熹要谈正文,忙您神听去,之间朱熹双目含润道“其实我那长辈人生最大的兴趣,莫过于出海抵抗倭寇,也许是他英雄虎胆,或者太过喜爱大海。他以前常常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家。可我那长辈家中还有妻房。我那长辈的妻子给他生了个女儿,随后身体一直不好。。。在长辈最后一次出海前,他妻子拼命乞求长辈,让他不要离开。也是女人的直觉让她感觉到这是他们最后的相聚。。。。。”
朱熹阴阳顿挫的说着,说到此时,更是热泪盈眶,亦让卓青眉随着心伤。朱熹继续道“可我那长辈还是离开了。回到他最喜欢的大海。当一年后船长再次回来时,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朱熹说着开始哽咽。。。
卓青眉早已泪眼婆娑,听闻朱熹如此真实的演绎此等悲情,她怎能无所动容?卓青眉伤感的接道“你那长辈的妻子香消玉坠了吧。。。”
朱熹却擦了擦眼泪道“不。是跟别的男人私奔了!!!”
卓青眉差点没从椅子上跌了下去,朱熹这个误导王。彻底的误导卓青眉。不等卓青眉发难朱熹又道“我那长辈的妻子虽跑了,却留下他们三岁的女儿。可当他女儿见到出海归来的长辈时,不但没有相认,却憎恨的道‘女儿讨厌爹。反正他马上又要出海不管我了。’我那长辈对女儿的话深深的品味着,一阵刺心的疼痛使他做的决定,为了他的女儿,从此我那长辈他。。。。”
卓青眉再一次进入朱熹的故事中,方闻这里,卓青眉激动的道“你那长辈就这样不在出海了?”
怎知朱熹又摇了摇头道“不,他是更多的出海!!!”突闻扑通一声,卓青眉无力的摔倒在地上。心里发誓朱熹说故事的时候自己再也不接下茬了。。
朱熹见状差点没忍住笑。故意以抹泪来掩饰面部肌肉的抽出,又道“我那长辈发誓摇给女儿最好的生活。所以拼命的出海赚钱。直到六年前。长辈攒足了银两。我那长辈依然解离开船队。。。不在出海了。。。。”
朱熹激动的表情让卓青眉看着发愣。好不容易发应过来问道“那这段故事与这那‘相思曲’又有什么关系?”
朱熹笑着摇头道“全无关系。”
“那你还讲给我听?”卓青眉有些气愤的道。
“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听,又没说是‘相思曲’的来历,你错怪于我,还如此蛮不讲理,唉。。女人呐。。。”朱熹的话语中仿佛透露出莫大的委屈。。
卓青眉算是明白过来了。从头到尾朱熹都在戏耍自己。故事也是,让自己理解错误也是,此时得了便宜还卖乖也是。卓青眉战抖的握紧双拳。这个坏蛋,看他当时感情投入,我竟以成真。。谁知。。。这个恶魔不去做戏子算是浪费了个极大的人才。。。
就这样,邪道拿着手中的筹码与正道相持着,而我们的朱熹亦在一路找到最大的乐趣。。可面临他们的路不会平坦。。。下一刻的黑暗即将来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