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二章 三个朱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三个朱熹
人世间有一样非常可怕的东西,它叫做习惯。而习惯有个生死冤家叫做,割舍,当你习惯了某种事物,却又必须要割舍,那该是种怎样的心情?
―――――――――龙韵诗篇
众人都知道此次的离别会很长久。站在谷口谷中十老不舍的看向朱熹。朱熹也不知此行是福是祸,没有多说什么,跪倒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这也是朱熹唯一能对养育自己**的长辈们做的事了。不愿看到十老伤心的眼神,朱熹忙转身离去,奔跑中晶莹的雨泪飘落在朱熹灰色身影后。
十老站立谷口,直到朱熹身影化为乌有。就算这样几人也不愿离去,在他们心中默默的祈祷着。祈祷自己的‘孩子们’平平安安。
外面已是**,即将到来的夏日先把自己的热量散发在这生平的街市中。朱熹此次出谷只是换了一身还算的上不太破旧的衣服。一脸的络腮胡子并没有刮去。这也是一种掩饰身份的保障。临出谷童五娘把朱熹的头发染回黑色。如今看起来,朱熹身上也只有那断了小指的左手比较扎眼。
朱熹随便找了家食俟叫了几个馒头充饥。五月野山生活,江湖必定又有一番改变。朱熹只想尽快赶回‘天赐山庄’。食俟中凡夫走卒甚多,人多,嘈杂之声必隆。
“老张,听说没有?天下又要开始乱了。”一名卖糖面人的老汉抽了口旱烟向旁边喝着杏仁茶的老汉说道。
老张一口温茶送下肚后,咂吧咂吧嘴道“老陈。小声点,别让那些当兵的听见,不然可要遭殃。”
老陈听老张这么一说却来了脾气,用鞋底蹭灭旱烟锅道“奶奶个熊。你一提那些当兵的我就来气。他们这些狗娘养的,说什么边关战事吃紧,硬是要我们交上比以往贵上三倍的赋税。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老张张望下四周,拍了拍老陈的肩膀道“老哥也别生气了。我这几天准备去扬州投奔‘天赐山庄’。听说那里非常欢迎我们这些受压迫的百姓。在那里只要凭着力气就能换口饭吃。而且听说‘天赐山庄’的庄主朱熹为人豪爽,毫无架子,拿兄弟当家人,这不前几天朱熹还带着手下四处派粮么。”
朱熹一听,顿了顿正在咀嚼的嘴心想,自己什么时候带着手下派粮了?转眼一想定是自己不在令狐无忧打着自己的旗号去做的。朱熹心里默默感激,令狐无忧如此做无非是要给自己增加知名度,好方便将来一呼百应。。。
没等朱熹想完老陈却疑惑道“不对啊,我怎么听说那朱熹近日来在‘安徽’境内劫了几辆官车,还全无保留的送给了当地的百姓。”
老张肯定的道“不可能。那朱熹一直在江南一带,怎会跑我们这来?你定是听错了。”老陈却不让跄(qiang四声,方言,意思是不依不饶)了。“奶奶个熊。我大侄子听衙门那些人说,朱熹下了书了。说今夜要劫衙门。把衙门搜刮的民脂民膏还给老百姓。”
朱熹心中又开始打鼓,啊?又一个自己?而且还劫衙门。如此举动决不会是令狐无忧指使的,这样虽帮百姓出口恶气,却会遭到官府的打击。朱熹越想越不对,冒充自己的人到底是谁?动机又是什么?
朱熹直勾勾的看着两名老汉,那姓张的老汉也看到朱熹,见朱熹一脸大胡子,不修边幅,并且还缺了一指,毫不客气的道“看什么看?见你那样就不是好东西。”朱熹听后虽未动气却很无奈,自己的断指确实会让人想入非非,当然决不会想什么好的。朱熹嘿嘿一笑放下几个铜板转身走了。
转过街角,朱熹看到一间裁衣作坊。灵机一动转了进去。那掌柜开门已有两个时辰却没有一位客人。正在生闷气之时顿听有人进门,不管三七二十一,露出笑脸便迎了上来“这位客官是买布还是作衣服?小店衣服款式齐全,布料颜色新潮,您。。。。”说到这掌柜看到一脸胡子穿着邋遢的朱熹,面部肌肉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瞪着朱熹道“去去去。。。前面的‘天赐商会’派米。不是我这儿。”随后又骂骂咧咧道“晦气,怎么来了个臭要饭的。”
朱熹见掌柜狗眼看人低,本想教训一下,却听说这个小镇也有天赐山庄所属的商会,气却消了。朱熹从怀中取出两锭足有十两重的银元宝往帐台上一方冷冷道“这样我还是臭要饭的么?”那掌柜见到朱熹出手阔绰,一下便掏出二十两银子,就算是叫化子也是叫化子中的富豪。谁会跟银子过不去?那掌柜的脸又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一来一回竟是一圈三百六十度。忙伸手给自己一个嘴巴讨好的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这位爷里面请。小二,快上茶。。妈的,干活啦,都死到哪里去了?呦。。。爷,您快坐这儿。。。”

朱熹眼中尽是不肖,没想到一间布桩的老板竟会为了区区二十两如此献媚。岂不知此处是安徽省的边区,不甚富硕,二十两的生意等于这小店两日的营业额。朱熹也不废话哼声道“我需要一套白色长袍,还有一双白靴子。最好在给我作一幅手套,也要白的。这些钱够吗?”
掌柜小眼眨巴眨巴心里盘算一下,用本店最好的丝绸作出这一套也不过十三两五钱银子。还富余六两五钱。可他不能如实告诉朱熹,挫了挫手道“爷,您要的这套用本店最好的丝绸的话,正好十八两银子。您看??”这掌柜还是要黑朱熹一下的。
朱熹也不废话起身道“我今天晚上就用,快给我量身吧,剩下的算是给你的赶工费。”掌柜见这‘乞丐’还挺大方。嘴上道“好咧。这就给您量身。。。。”
量了一展茶的时间,朱熹吩咐晚上来拿衣服后便离开。其实朱熹更关心的是江湖上的事。自己封闭了五个月也不知道江湖怎么样了。朱熹寻思一番找了间破庙走了进去。正看到一群乞丐正围着火堆考着不知哪弄来的鸡。那带头的乞丐,身上绑了四只蓝色小口袋,朱熹一看便看出这名乞丐定是丐帮此处分舵的舵主。要朱熹丐帮要员职位所分全靠他们身上的口袋,最高节的帮主跟丐帮五大长老都是九袋,只是帮主的袋子是黄色的而已,剩下的人由于职位不同,分别带着,八,七。六。五。四。数量不同的袋子,九最高,四最低。别看不起四袋长老,由于丐帮人数众多,就算一个分舵主手下也有几百号人。还有别以为要饭的只要戴着袋子便是长老,为了怕有人冒充,这些袋子俱是用丐帮独有的手法轧的口,这种手法历代也只有帮主跟执法长老会,所以想冒充是很难的。。。。
那四袋长老见朱熹走进来。定眼一瞧沉声道“阁下不像是本帮的兄弟啊。”朱熹嘿嘿一笑道“天下乞丐是一家。兄弟我也是闻着香味来的。”说完还盯着烤的黄灿灿的鸡,吞了吞口水。
那长老却也是豪爽人,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天下乞丐是一家,好。小兄弟过来。这餐我请了,在下王诩,小兄弟怎么称呼?”朱熹也不客气坐在王诩身边擦了擦已滴到胡子上的口水道“小弟姓朱单字一个宝。”王诩脑中寻思着‘珠宝’?江湖中没有听说过这号人,他这名字却是富贵,可惜也做了乞丐。看到朱熹的馋样典型一个小乞丐,王诩也不在怀疑,撕了条鸡腿递给朱熹。朱熹结过鸡腿嗅了几下,忙一口咬了下去,要知道朱熹可是做叫化鸡的行家,尝了一口虽然没有传统叫化鸡如此美味,却也外焦里嫩,香味四溢。。
王诩笑着吃了口鸡肉道“小兄弟,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丐帮?”朱熹听后故意顿了一顿,装傻充愣道“大哥说的丐帮厉害么?小弟是从乡下要饭来的。没听说乞丐也有帮。”王诩哈哈大笑道“我们丐帮乃江湖第一大帮,你说厉不厉害?”朱熹惊讶的哇了一声道“好威风啊,王大哥,我一路来听了不少江湖上的事,甚是羡慕,也级爱听,大哥在天下第一大帮一定是名大英雄,真汉子,江湖上的事也一定知道不少,可否说给小弟听听?”
王诩被朱熹几句马屁拍的极为舒服,朗笑道“老弟算是问对人了,我们丐帮的消息是最灵通的。我就给你讲讲。最近江湖可是风多雨多啊。三年前武当的张三丰张真人语言三年后会江湖大乱,如今应了寓言已是风起云涌。那黑道第一大派‘血手门’已经合并多数的黑道门派。并挑衅了,武当,少林两派。两派互有伤亡却没分出胜负。而后各大门派却出了些怪事。”说到这王诩的顿了顿咽了口吐沫。
朱熹急忙问道“王大哥,到底是什么怪事?别吊小弟胃口了。。。。。”
王诩身上不仅打了各冷颤道“那事可是极为怪异,那事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