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山上无事(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客厅内,高原、晁盖、吴用端坐在椅中,听取二名斥侯汇报江州之情形。
一名斥侯道:“按大王的布置,石将军带着我们住进了江州府衙附近的几处酒店,同时确定了相互间联络的办法。
遵大王之令,我们远远地回避宋大哥他们,每天只派一二名斥侯前去暗中监视。另外,我们还在官府中买通了几个消息灵通的差吏,随时打探有用的情报。
宋大哥目前在江州平安无事,而且人脉广布、甚是风光得意。小的汇报完毕。”
“你们辛苦了,先下去休息,一当有差事,我再找你们。”
听完报告,晃盖大笑道:“我说大王过虑了。宋江兄弟哪会有什么事情!”
高原不以为然道:“二位大哥,高某还是预感到宋大哥那里要发生什么。为防不测,兄弟我即刻将采取更大的行动,增派强兵良将进入江州,不知二位大哥意下如何?”
晁盖、吴用二人先是想不通,但抵挡不住高原的苦苦劝说,最后勉强同意。唉,谁叫人家是大王呢!
高原道:“二位大哥,无论对错,这次就先听兄弟我一回。将要派遣前去江州的人马是这样的,花荣带队,刘唐、阮小二、阮小五、燕顺、王英、宋万随往。另外派带三十名特种兵、十名水兵、十名手雷兵。手雷兵每人配一个手雷。集合这些人马,我要交待他们纪律。”
当日下午,相关将领们或选定的士兵们便集中在训练场上。高原、晁盖等头领走了过去,高原对他们进行战前动员或纪律要求:“弟兄们!江州是个水城,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之交汇处。江州是洪州府通往长江的门户,也是长江上为数不多的重镇之一,军事战略意义非同寻常,所以,朝廷在江州府安排的兵力十分雄厚。
大家这次前去,一定要伪装巧妙,既要分开队伍来隐身,又要能很快地进行统一作战。没有花头领的亲口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采取什么行动,否则回山寨一定要严肃处理。
这次长途奔袭,也是梁山第一次远距离行动,你们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将会面临许多从未有过的挑战!你们务必要冷静地面对它们,以高超的智慧和战无不胜的精神,创造性地完成此次任务。
至于什么时侯班师回山,将有斥侯与你们十二个时辰保持联系。
最后,祝你们光耀山门、马到成功!”
众将士一阵欢呼。花荣一挥手,队伍便意气风发地往山下码头进发。许多人第一次到这样远的地方,心中兴奋自不在话下。
高原、晁盖、林冲等人也跟着到码头边,给花荣他们送行。这支临时组成的队伍,便分批上船,在一名斥侯的指引下,远离而去。
接下来三两天,晁盖、吴用等将领一边工作,一边对高原独断专行而布置的此次行动略有腹议或不解时,却意外地发生了一件事情。高原如释其重:该发生的总算是发生了!
在梁山那支前往江州的队伍出发后的第五天,这日上午,旱地忽律朱贵带一个人走上山来。此人正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行走如飞的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的好友吴用,闻知后,便慌忙上前相认。高原、晁盖也分别与戴宗见礼唱贺。
众人见礼完毕,戴宗便急不可待地叫道:“吴先生,大事不好,宋公明哥哥出事了!”

高原道:“戴节级休慌,慢慢道来。”
于是,戴宗便选择一些重要的情节,风急火燎讲述起来。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众人总算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原来是这样的,宋江此去江州,得戴节级的关照,未曾受苦。非仅如此,反倒风光无比。本应该被囚禁看管的宋江,每日却能自由出入江州城各处,没事人一般逍遥。
乐极生悲的事,总是时有发生的。
这不,一日,宋江前往江边的浔阳楼散心,亦想借此发一点思古之幽情。
浔阳楼上,风光壮丽无比,宋江酒兴大发,喝得酩酊大醉。
醉后的宋江,回忆起自已这段漂泊人生,对比前代诗人白乐天之经历,心中立即产生了共鸣。
一边心鸣,一边口中唱道:“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也是霉运当头,亦是丧魂落魄,宋江对照白居易,不同的人生,却有着相同的际遇和苦痛!
既然把自已比着怀才不遇的白居易,那么,在浔阳名楼之上,能不留下一首诗吗?醉宋江当下心中一闪念:对,留诗传世,以警后来人!
古人云:诗言志。意思是说,大凡写诗,都是要表达心中的情感和志向的。
宋江天生是个贼胚子,一写诗,当然言的是贼志。
说时迟,那时快,喝醉的宋江令人笔墨伺侯,片刻便呤成一首诗。
于是,在墙上笔走龙蛇起来,道是:身在山东心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去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意犹未尽,唯恐此诗成为佚名之作且让后人引以为憾,所以,宋江又在尾部提上了大名:“郓城宋江作”!
黄巢什么人?唐末的乱世枭首,反贼啊!既然宋江在这里笑黄巢不丈夫,当然暗示自已的成就更在黄某人之上。蒙学的孩童也能读得出,该诗里所潜藏的冲天之反动!
写完传世诗作后,宋江一甩毛笔,然后扭着**,扬长而去。
注定宋江劫数难逃。九江驻军通判黄文炳,几日后,也来浔阳楼饮酒观风景。无意中,便读到了宋才子这首伟大的诗作。于是,黄通判抄录该诗,送给江州知府蔡大人欣赏。
江州知府读后深感震惊,捉拿反贼宋江的文书便秘密下达到戴院长这里。戴节级惊惶失措地告诉宋江,于是,宋江心生一计,乃苦肉计。
当下,宋江在监牢之中,装起疯来。拉屎喝尿,打滚上墙,载歌载舞,花招频频,演的可算得上是九分火侯。差点把江州知府给蒙了。
聪明的黄通判才不相信,因为从宋江的笔迹风采,哪里有一星半点象是出自疯子之手!
于是,在黄通判的提议下,让“疯”宋江接受重刑的检验。
重刑之下,痛苦难当,这可比拉屎喝尿要难多了,宋江只得从实招认。
谋反乃大案也,必须通报皇上,以求表功。蔡九知府便令神行太保拿着自已的书信,飞速进京,禀呈自己的父亲蔡太师,让他前去转奏皇上。
或押送京师,或就地斩首,蔡知府耐着性子,以静听皇令。
戴宗一口气讲完,晁盖、吴用等人皆觉天昏地暗,叫苦不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