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五行(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鉴转回身来,皱着眉头说:“这瓦上果然有些凶险,然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宋礼叹了口气:“不止这片瓦,我才从造殿处回来,这一整批瓦,只要上了殿顶,肯定隐隐地现出一个字,拿下来就没了。 我已经叫瓦作停了工,但这事若传到上方耳中,只怕我等性命全都不保!”
刘鉴原以为是和王远华有关,但听这话头,却又似乎是别的事情,心里奇怪,就吸一口气说:“大人莫慌,还请你备细讲来。”
宋礼从袖子里掏出块手巾来抹了抹脸上的汗,一坐在椅子上:“哎呦,腿都木了……咱们自从在通州分手之后,没多久我就南下去黄河边上接船,那是装运了京城烧制的砖瓦来此,为营造行在大殿所用,才回来没几天——这些贤弟你就算不知道,也能够算得到。”
刘鉴应了一声,宋礼又说:“这大殿如今已经到了铺瓦的时候,却出这一桩掉脑袋的大事……瓦片只要朝殿顶上一放,就会现出一个字来……”
“什么字?”
宋礼支吾着回答:“总之是大逆不道罢了。”
刘鉴右手在袖中掐算,随口说:“那却是四个字了。”
宋礼沉下了脸:“你还来打趣我!”
刘鉴急忙赔笑:“下官不敢……大人,那字可是竹为头,厷为足么?”
“果然被你算到了!”宋礼脸色大变,站起身来。
刘鉴心说:“这还真是桩掉脑袋的大事儿……”
且说当今是永乐天子在位,这位皇帝雄才大略,威震四方,文治武功都迈盖前代。 虽然建国还不到五十年,然而大明朝四海升平、官民富足,大有盛世气象。只有一件事,却是深深刻划在朝廷脸上和百姓心里一道无可回避的疮疤。
什么疮疤呢?原来永乐爷的宝座不是好来的,乃是从侄子建文皇帝手里生给抢过来的。
有一个人狠狠地揭开了这道疮疤,那就是儒林领袖、“缑城先生”方孝孺。想当年建文皇帝兵败,永乐爷杀进南京城以后,召这位方先生来起草即位诏书,可是方先生竟然穿着一身麻衣丧服就来了,并且痛骂不绝。永乐爷好生抚慰,把纸笔给他,结果他拿过来写了一个大大的“篡”字。
永乐爷带兵的大将出身,心肠狠、脾气暴,哪儿受得了这个,指着方先生鼻子威吓说:“就不怕我诛了你的九族?”可方先生也是硬脾气,一梗脖子:“有本事你诛我十族呀?”还说:“哪怕你杀人再多,万世之后,也逃不脱这个字……”
据说当时姚广孝曾经劝永乐爷:“您消消气,别和他一般见识。只怕杀了此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都绝了。”可永乐爷气极了,根本不听。方先生想用个“篡”字给他盖棺定论,这可是触了真龙的逆鳞,永乐爷脾气一上来,百辆大车都拉不回头。
永乐爷下令杀了方先生,还派兵去抄了他的家。可是按照古法,最高的刑罚也就是株连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和妻族二,现在永乐爷和方先生怄气,偏要诛他的十族,官员们可就犯了难了,最后那一族哪里找去?想来想去,竟然把方先生的门生弟子全都逮来砍了头,这才勉强凑够十族。

这时候距离方先生十族被诛不过才短短三年,这个“竹为头、厷为足”一出来,宋礼立刻就想到了南京城外那累累的尸骨。他在官场打拼多年,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赶紧命令瓦作全面停工。好在“篡”字笔画太多,见到的那几个瓦匠都不认识,宋礼只推说样式不合格,铺上去的,找批文盲全都给撤了下来。说也奇怪,那瓦片一离了殿顶,上面的字就都消失不见,一放上去,却又显现出来。挑着不同筐里的连试了十多片,莫不如此,这可把宋礼给急坏了。
工地上也有老匠人,随身都带着有镇宅符、鲁班尺,可是全无效验,不但镇不住这妖邪,自己倒纷纷莫名其妙地滚下脚手架来,差点没摔死。宋礼急得好象热锅上的肥蚂蚁,绕着瓦筐团团乱转,突然想起来刘鉴还在工曹样式库里看图呢,就急忙派人封锁现场,自己揣上片瓦,匆匆赶回来求救。
听宋礼详细陈述了前因后果,刘鉴不禁有点头疼。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那王远华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挑这个大逆不道的字出来吓人,肯定是别有隐情。他伸手揉了揉太阳**,问宋礼说:“这事儿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礼回答:“今天才刚开始铺瓦,你在看图,我出去转转,就有人来报,说有怪字出现了……好在那些老粗不认识这个字。”
刘鉴苦笑着说:“这事儿太怪异了,大人能不能带我去实地勘察一番?”
宋礼为难地倒倒脚,回答说:“有点难。此事干系重大,你又不是工曹之人,贸然在那里出现,只怕走漏了风声……不如等子夜之时,我悄悄带你进去。”说到这里,猛然意识到得黑天半夜地去看那阴邪之地,不禁大大地打了个哆嗦。
宋礼
根据《明史?宋礼传》的记载,宋礼字大本,是河南永宁人,洪武朝以国子生被任命为山西按察佥事,后来降为户部主事。建文朝,他当过陕西按察佥事和刑部员外郎,官职也一直不高。但此人得到朱棣的重用,永乐朝开始没多久,就升任礼部侍郎,永乐二年成为工部尚书。
宋礼在工部尚书任上负责过很多工程,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修建北京城,并且他先后两次亲自前往四川,监督开凿运送造殿木材的通道。《明史》上记载说,宋礼曾经上奏朱棣,说:“我们伐下了数株巨大的木料,每根都有好几丈长。一天晚上,没人去拖,这些木料自己滑出山谷,落入江中(本就打算经水路运送这些木料的),虽然声响如雷,却并没有压坏路上的一棵草。”朝廷大臣们都认为这是天降祥瑞。
当时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又陆续征调了二、三十万农民和部分士兵,在宋礼的督造下,花了两年的时间就修好紫禁城,又花了十二年的时间彻底修完北京城,建设速度算是挺快的。此外,宋礼还开凿过会通河、修浚过卫河,可谓是劳苦功高。此人性格刚硬,驭下很严,所以在官场上很少有亲密朋友。但他为人清廉,病死在任上的时候,《明史》说他“家无余财”,所以后来被追赠了太子太保的荣誉头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