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院判下来,支持区院的裁决。他们将裁决送达后,又给了两天时间,崔家仍未搬迁。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进入执行程序的第一天,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崔英姿房屋拆迁案已经进入执行程序。媒体和看热闹群众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看看事情下一步要怎样处理,法院会不会强制执行。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案件受理情况。在媒体记者追问"为什么不予强制执行",行政庭庭长回答:今天是开始执行的第一天,在执行的过程中,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执行和解都是有可能的。
媒体回去后纷纷开始发表报道,从各个方面入手展开讨论:钉子户崔英姿家是不是成了百姓利益的代言符号?法院判决要不要执行?是什么导致了执行难?
这些议论,又通过网络传遍全地球。
崔英姿一家仍表示坚持原要求。他们放弃了最后和解的机会。
三天之后,拆迁还是强制执行。
这回,随同前去的是区法制办公室主任张春雨。一大早不到八点钟,他们就赶到南湟河新奥体中心工地,径直来到土坡上的小屋前。几个穿保安制服的人从屋里将崔英姿的丈夫架上车,崔英姿和老太太都不在,只留了她丈夫在这儿看守,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才把老太太接回来表演一下。区法制办的人原先想着为防老太太身体出意外,还调来了一辆120车跟随。事实证明完全多余。老太太不在,事情就简单好得办多了。屋里除了一把水壶、一个饭盒、一个破半导体、一张旧床板被褥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家什。看得出,他们早已将家里物品腾挪完毕,时刻准备迎接来迁之人。一辆搬家公司货车把崔英姿的丈夫和这些物件一并送到位于郊区的周转房。
随后,小屋周围迅速拉上警戒线。站着不少穿警服的人,不让闲杂人等靠近。由于事先没接到崔英姿报料消息,这会儿在此蹲守的媒体并不多,时辰尚早,城市刚刚醒来,看热闹的也还没有什么人。久已待命的一辆黄色推土机缓缓前去,轰隆隆将房子推倒。霎时间,尘烟四起,小房顷刻颓塌!等到烟尘落尽,再由铲车往外运砖土。只一会儿工夫,这块地界,就跟广大的工地融成一片,不见任何痕迹。
了无痕迹。
……拆迁!拆迁!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广大城市和乡村,到处可以看到类似的尘烟滚滚的拆迁景象。世世代代耕耘的土地、几辈人居住过的老房屋、过去生活的图景、成长劳作的记忆……都轰然倒塌、不知所往,一夜之间杳无踪迹。不出几时,新的陌生化的城市,以变魔术般的速度突兀矗立在面前。
从绿油油的植物庄稼大地一下子过渡到后现代胶结扭曲在一起的钢筋、水泥,薄膜、气泡建筑,从破烂不堪的油毡纸石棉瓦棚户区一下子过渡到阳光控制玻璃幕墙、冷轧螺旋钢筋、六纬斜向交叉摇摇欲坠大跨度立面,人民需要适应。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这块土地也需要适应。广大的渴望新生活的老百姓在昼思夜盼、喜极而泣、涕泗横流之际,也有着一份忧心忡忡和一点点悲欣交集……
崔英姿和崔老太太是一大早在她大哥家听到丈夫打电话说这个消息的。崔英姿一下子蹿起来,立即拨通普拉尼的电话,她那个戴着红手套的小手一掐腰,气急败坏道:崔大柱你个鳖犊子!你赶紧过去问问背后给你支招的人,下一步还该干啥?你看你这事儿整的啊,一家人跟你上老火了!你躲在后边,让我和咱妈在前面丢脸,你行啊你!

普拉尼也就是崔大柱被他姐从星期天大懒觉中吵醒,不满地说:吵吵啥吵吵个啥?得了便宜卖了乖是咋的?你要的那些条件不是都得到了吗?
崔英姿说:接下来咱该怎办?还去闹不闹?
普拉尼说:行了。还闹啥闹!钱也给了,影响也造完了,就没咱啥事了。咱也不能主动搬迁,戏都演到这会儿、都死扛到这会儿,这阵儿投降,太没面子。把面子留给他们,让他们强制执行、证明执法有力度去吧!行了,你回家两口子团聚,等着住你的新房去吧!
崔英姿这才把气喘平,放宽心下来。嘴里还说:要知这样,你咋早不吱声?我还让孩子他爸蹲那疙瘩干啥?没吃没喝的,就让他回家来算了呗,留个空房子让他们使劲推使劲铲!
普拉尼打断她说:瞅你说那玩意儿说的,一点没个谱。没人住,那不就露馅了吗?干哈,摆个空屋,咱忽悠政府玩呢?咋也得整得像点。咱姐夫虽说受了点累,那不也都捞回来了吗?
崔英姿一想:可也是。
他们这一趟闹也没白闹,最后实际上还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给了他们家两套房:给老太太和残疾闺女一个小两居,给崔英姿两口子一个大两居。房屋差价款,仍跟其他住户一样,按照原先的方法计算。
这件事情虽说处理完了,但是造成的影响太大,整体工作还是发生被动。旷乃兴暗中追查事件的来路,这么大的举动,绝非像崔英姿家个体所能为,他要查出事件的背景,找出私改房产证的证据,究竟谁帮他们作的假,这一系列的打官司过程里,都是谁在背后指使他们。他准备一查到底。从区里一直暗查到副市长蒯广富那里,线索断了。
他直接向一把手白宏臣汇报了情况。白宏臣听了以后,摆摆手,道:这件事情就算结束了,你处理得很好,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这些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法律、机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目前这个转型社会,法律的不完善,不健全,出现咎责,全要由我们这些人来承担。而且我们也必须担当。
旷乃兴觉得,自从认识他以来,白宏臣这是说得最有水平的话。
白宏臣没有跟旷乃兴说的是,在旷乃兴外派来凇州之前,程之介一直想跟蒯广富搭班子,多次在他面前也到省里举荐蒯广富当常务副市长。旷乃兴一来,无疑大大缩小了蒯广富向上升的空间。旷乃兴一落脚,总想干出一番成绩,一搞就搞出个"三大战役",一杆子都把建设成效支到了2008年。那么他蒯广富呢?他怎么办?现在是2003年,这会儿他51,到了2008年,他蒯广富都56岁了。时不我待矣!旷乃兴的行动,无疑延迟了他上升的时间,剥夺了他进阶的机会。
他希望中间能出现点问题,让旷乃兴早点滚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