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偶尔就有四五个孩子,大呼小叫,争争抢抢,盘带着皮球在胡同里蹿来蹿去。刚刚脱去沉重的棉鞋,换上质量很差却很轻便的球鞋,孩子们的身形轻便,腿脚灵活,把一只皮球盘得让人眼花缭乱。肮脏的街道,灰尘扬天的土路,缺门少窗的房屋,坍塌的颓墙、一群群搬家摆摊的尘灰蓬面的脸,一伙伙追逐笑闹快乐嬉笑的孩子……多么沸腾的生活!有点像电影里的拉丁美洲地区,一群未来的马拉多纳、长着大板牙的罗纳尔迪尼奥,脚底下盘带着皮球,在满怀希望满怀憧憬地愉快成长。这里也确实出过好几个入选省队的球员。他们成为下一代孩子的榜样。
春暖花开,大地充满生机。北方大地上的人民,生活得再清贫,也依然快乐着,洋溢着野草根的蓬勃生命力。崔老太崔英姿家在一排胡同的紧把边,靠近路边的位置,几截砖头垒成的半人高墙院,里面是石棉瓦苫顶两间小房,坐北朝南。院中央用板杖间壁出一间装杂货装煤的小棚。靠外间胡同口的那间小房山墙打开,成了一间门脸房,装上铝合金门窗,门前挂上了"英姿美发屋"的招牌,门檐下还有转动的红蓝白条的灯幌子。
老崔家大闺女崔英姿,还是一身鲜艳打扮,眼中秋波频送,底下腰姿招展。她挽一把溜光水滑的横爱思髻,脚穿三寸高的细长跟船形高跟鞋,戴着一把红色尼龙手套,一手掐小腰,一手指指戳戳、拍拍打打接待来人,口里喋喋不休:我们一家几口全靠这家门脸房维持生活,开了两三年了。我搭进去多少钱哪!本儿还没收回来呢!这下可好,你们这么一拆,将来我们怎么活啊!你说,老公老公瘸子,老妈老妈也老了,没有退休金,一个老妹儿,生下来就残疾,你们说,让我这一家几口怎么活?政府你们可得给我们做主啊!
拆迁科长李云强没吱声,这看看那看看。处理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拆迁户能做的一些事情,他们基本都见到过。他冷眼打量着这间美发屋。见铝合金门窗上的水泥抹砖勾缝还是簇新的,屋里转椅,毛巾,电吹风,镜子,剪刀,洗发水焗油膏摆了不少,还挺像模像样。货架很干净,不像已经摆放三年那样积满灰尘。镜子也是四平招展,没有一点儿污迹水锈。又到外面看看,店门开在临街的位置,直接通着南北朝向的胡同,小店旁边也用栅栏围起来,挤占了一部分胡同口通道。这就是所说的她家面积扩容的那部分吧?

谁给客人理发?你自己?李科长问。
雇的温州师傅,都打发回去了。一听说要黄铺,人家也赶紧寻下家找活儿干去了。崔英姿比比画画地说。
有没有工商登记备案?
有,有,所有的证都是齐全的。崔英姿说着,赶紧拿出一堆登记注册簿来。李云强一看,果然,工商卫生税务……所有手续都是齐全的。日期也打的是三年前。
我看原来记录,这应该是你母亲的自住房。李云强说。
咳!我说大科长啊,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皇历了!崔英姿一扬戴着尼龙红手套的手,道:老太太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八十来岁了,她一个人跟我那残疾妹妹住,我能放心吗你说?那万一半夜闹个煤气中毒啥的,想喊人都爬不起来。这不,早搬到这屋跟我们这头一起住了。你看,我们这屋,间壁出了东西屋,我跟我家老爷们儿在东头睡,我老娘和妹妹在西屋,平时有个事也好随时照应。腾出这间房做点小买卖,不也给老太太多挣点赡养费?
李科长暗中嘬了嘬牙花子。跟着过去看了看,那屋小得下不去脚,十几平米的小屋,又用板杖在中间打了隔断,分成两个屋,这边屋里迎面是一盘炕,那边屋迎面是木板搭起的简易床,两张睡人的东西往这儿一搭,剩余的空间就很小,根本没有挪脚的地方。李云强心中思量,这要是原先他们一家真就这样住着的话,也真够呛啊!人一下地,连转个身都费劲,他们其他的吃喝拉撒都在哪个地方解决呢?
疑问归疑问,眼前的装置从表面上看,一切都跟崔英姿说的相符合。从商用房到扩容的面积,从低保户到三代同堂,都符合崔英姿说的话。李云强心说这就比较不好办了。如果真是造假的话,她家有什么能量,打通这么多关节、办好这么多手续?如果要说这事是真的,那简直就不可能。一是看眼前这景象,根本没法住人,二是拆迁办是按从前的底单,一户户去办理安置的,经过了一次摸查、两次普查才最后确认。两次普查中间相隔了三个月,跟第一次摸查也有了小半年的间隔。这期间她家情况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到最后已经跟第一次完全不同了。说是真的,谁能信哪?
然而,现在的电脑数据库里却明明是这么写着的。数字化时代,电脑数据成了唯一可靠的底本。可同时修改一次电脑数据却也比在纸上用涂改液作假还要容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