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的凇州,说热就呼啦一下子热起来。处在北纬四十几度上的凇州春天短,几阵温暖的南风吹过,马上就开始燥热。苹果花儿梨花儿都像怀春的少女,刚一粉面含羞洁白翠绿地结了花骨朵,猛孤丁就被春天的风沙给打得迷蒙醉眼落英缤纷。想一想,差不多同在一个纬度上的日本人赞叹的樱花的美,也就是这般稍纵即逝的模样吧?凇州人民是从黑土地上一犁一铧摸爬滚打种地出来的,生发不出那种不合实际的审美需要,没有人想起来打造类似的一种赏花节,花开就也白开、落也是白落了。即使是没有那份闲情逸致的赏花心,环境好了,毕竟看着心里边也舒坦。原先臭河滩一样的旧湟河两岸,经过改造过后现如今垂柳依依,桃花灿烂,成了休闲散步踏青的好场所。市里边决心下大力气把旧湟河打造成一条像穿越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那样的河流。旧湟河东部城市中心地区的改造基本完毕,而南湟河沿岸一带就有不少欠缺。市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加紧改造。这次借举办奥运之机,将新奥体中心放在南湟河地带,为解决那里五万平方米连片棚户区改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这是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重要举措。
为百姓办好事,就能得到全部赞美和掌声吗?那也未必。那就要看看各级政府的政策是不是落实到位,一项利民工程是不是真正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
南湟河新奥体中心拆迁工地上眼下就出了问题。
一间小房,像一坐孤坟一样立在南湟河新奥体中心工地上。它周围的土地,早已挖地三尺,翻整一新,做好了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唯有这一间小屋,在一个高岗处孤傲地兀立,明晃晃的,以挑战者的姿态,迎接着空旷处的八面来风,迎接湟河两岸人民注视的目光。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的政策水平,法制进程,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旷乃兴怎么也没想到,刚把老体育场的球迷闹事平息下去,这边的新体育场址在拆迁的环节上又出现问题。很棘手,而且越闹越大,最后到了大动干戈上法庭的地步。
房地产的纠纷越来越成为百姓关注的问题。通常在征地过程中开发商普遍都会压价,老百姓觉得拆迁补偿不到位的话,就会联合起来拒迁、讨价还价。这几乎是每次拆迁或者征地时必遇的问题。如果是开发商征地与百姓发生了纠纷,政府会维护群众利益,在引导双方谈判基础上,尽量让拆迁户的要求得到满足,最后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这次却不一样,百姓申诉的主体变了。南湟河棚户区整体搬迁改造工程是一项市政工程,这一诉讼,就变成了老百姓和政府打官司。
这样一来,就相当不好办。从舆论层面上来说,老百姓无论输了赢了,都是赢家;政府即便是赢了,也显得被动。
按照事先预计的想法,南湟河整体改造方案一出炉,这里的人民应该额手相庆,感谢党感谢政府,敲锣打鼓欢天喜地搬出这片几代人蜗居的贫民区才是。
然而,事实却总跟最初的想法有距离。
拒绝搬迁的钉子户当中,为首的是南湟河老崔家,就是上回常区长领着旷乃兴和一大帮媒体记者们见过的,那个挥舞笤帚疙瘩追打儿子普拉尼的那个老太太一家。她家户口本上的户主是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名下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智障残疾女儿,还有大女儿崔英姿、大女婿孙二东一家。女儿崔英姿在北边市场摆摊卖衣服,女婿孙二东原来下矿挖煤,出事故砸断了腿,成了瘸子,后来下岗回家,用两条高低不平的腿蹬黑三轮拉活儿赚钱。还有一个外孙子离家跑深圳去打工。这一家人,七长八短,窝憋在一块过活。
这个拒迁的崔老太太,两个多月前还在旷乃兴面前表态,表示支持政府感谢政府让他们住上楼房,真正临到要搬迁的一天,突然变卦,提出种种苛刻条件,必须满足她的条件才能拆迁,否则不搬。她一个八十多岁老太太,肯定没那么大劲头。都是她那两个孩子在背后捣鼓。一个普拉尼,负责指挥出主意,一个崔英姿,作为全家的代言人出面,代表户主崔老太太讨价还价,发表意见。

应该说,整个棚户区的拆迁工作基本上还算顺利,完全按照法律程序实行。在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将新场馆建在南湟河棚户区一带,并将棚户区居民拆迁至南三环附近,安置进新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之后,按照工作程序,先是对居民进行了一次入户调查,了解人口和入住情况以及房屋面积。在此基础上,开始冻结原棚户区居民户口和产权证,防止拆迁户改变住房用途或私自增加人口数量。第二步,委托有合格资质的评估公司对拆迁户房产进行评估。
按照国家的拆迁条例,安置拆迁户有原地安置、异地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对于南湟河这五万平米连片棚户区居民来说,第一种回迁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拆迁之后的地块将成为政府用地,在此建起新奥体中心。他们可以选择后两样方式异地安置和货币安置。在异地安置的居民当中,一部分可以购买适合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另外一部分没有收入来源的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可以用1元/平方米的价格住进城市廉租房。选择货币安置的,拿到拆迁补偿款后可以自行去解决住房。
当各项条款和补偿价格都下来后,最初南湟河棚户区有十几户居民联合起来抵触,诉说拆迁补偿条件的不合理之处。区政府拆迁办处理这些问题比较有经验,他们尽量不跟居民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私下里,每户居民背对背分开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这种松散的以利益为结合点的民间联合体很快就瓦解。
当其他十几户钉子户都已处理完毕,或住到城郊的周转房等待入住新居,或拿了货币安置费自己择地去住之后,最后一看,只剩崔英姿一家岿然不动!这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当初那崔老太太表态表得不是挺好的嘛!当着那么多人,追着撵着的拿笤帚疙瘩打她儿子,口口声声感谢政府感谢党。怎么,这会子倒坚韧不拔卓尔不群闹着要高价?
老崔家在与区政府拆迁办在住房面积和补偿费用上没有达成一致。崔家认为给她家算的拆迁补偿面积不合理,而拆迁办认为,崔家涉嫌造假,私改房产证。不但将原来15平米的自住房面积改成20平米,还多出一个20平米的商用房。
按规定,新建的经济适用房的户型基本都在60平米左右,45平米内的算平价房,其中原来居住面积部分不收费,多出部分,按特困居民照顾价格600元/平米收费;超出45平米但未达到60平米部分,还是按照国家福利房价格,900元/平米收费。超出60平米部分,按同地块商品房价格收费。但是一般超出60平米的大户型,政府在解决特困户房屋时基本不提倡。
算起来,假如一个居住在15平米左右平房的棚户区居民,加上每家每户间壁起来的一个小院,建筑面积通常有20~30平米左右。那么,他们想要住上60平米两室一厅或者小三居室的楼房,通常只需要再交2万元左右即可解决。
按崔英姿提出的条件,她一家现在的自住房是20平米,加上一个同面积大的小院子,建筑面积就是40平米;另外,商用房是20平米,面积应该按自住房的两倍计算,也应该是40平米;就是说应该无条件补偿给她们家的住房面积,是80平米。
如果按照政府规定,她们说,补偿的自住房面积可以要求到60平米,那么,除此之外,她们还应该享受20平米600元/平米平价自住房待遇。总体补偿面积应该是100平米,花费应该是1万2。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