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书友们,投票吧!(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下有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双双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哼”。
这二人一个姓戴,一个姓费,同样是做茶生意的,乃是扬州城有名的一对冤家对头。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二人不但在生意场要斗,喝酒**要斗,就连在这起点书楼看书,也要斗。
戴老板喜欢听武侠的段子,而费老板则最喜欢《三国演义》,二人常常为了自己喜欢的段子争个脸红脖子粗。如今听朴杰说要推出什么月票制度,能为自己喜欢的段子投票,两人又立马卯上了。
朴杰并没有注意到台下的微妙变化,他继续解释道:“这月票呢,售价是一两银子一张。初级VIP用户一个月可以投十张票。而VIP用户一个月可投的票数则不限制。到了月底,我们就会统计书楼各个段子所获得的票数,好对下个月作安排。”
戴老板听朴杰说完,立马迫不及待站起来道:“朴楼主,我买十张月票,全部投给《射雕英雄传》!”
那费老板听了,也蹭的跳起来道:“我买十五张月票,投给《三国演义》,朴楼主。”
这事让那姓戴的占了上风,那还得了?不行!戴老板想到这,又对众书友道:“各位喜欢《射雕英雄传》的老少爷们,快去投票吧,咱们可不能让某些人得逞了!”
众人纷纷响应。
朴杰见情况有些不受控制了,急忙劝道:“各位莫慌,一会要投票的可以去售票处。”
他指了指书楼门口挂着块“卖月票”牌子的地方,又道:“大家在起点书楼看书,不过是图一乐子,千万莫为了此等小事争强斗狠,伤了和气。”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狂呼:战吧,战吧!你们斗得越狠,我就赚得越多。VIP用户月票不受限制,就是为了让你们去斗个你死我活。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月票制度,起点书楼还推出了许多新的举措。
比如说,朴杰花了些银子,雇来了几个更夫。每日让他们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四处转悠。这些更夫敲着手里的梆子,大声吆喝着,明日起点书楼的某某书,有新的段子了,各位书友到时去捧场啊!
这项举措,正好方便了那些喜欢某本书,却又不愿意在其他书身上浪费时间的书友。久而久之,这些更夫成为了扬州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当有书友听到了这些梆子声,便激动道:“打更了!有新段子了!”久而久之,这句话就简化成了“更新”二字。
因为年后朴杰要去京城,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打理书楼。为了保持书楼的吸引力,他前段时间赶出了十多本YY小说。本来他倒是想培养些古代写手来写小说的,自己也好轻松一点。谁知这些古人的想象力实在是不适合写YY小说。无奈只好自己上阵。
这么多小说,自然不可能全都放到书楼去说。他便想了个主意。每天都选个时段,把这些段子当作公众版来讲。然后给所有的书友发一张推荐票,让他们投给自己喜欢的作品。
朴杰又找人做了一个木架子,在上面挂着写着这些书名字的木牌。如果有哪本书收到的推荐票数够多,则将那本书的牌子挂上木架的顶端,以后就正式成为收费的段子。这一番操作,名曰“上架”。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起点书楼的运作基本上成熟了。以后钱伯只需要维持好日常运作就好。就算没有朴杰,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月票制度普一推出,就在起点书楼众多VIP用户中掀起了狂澜。以戴老板为首的《射雕英雄传》书迷,和以费老板为首的《三国演义》书迷,双方展开了一场持久而惨烈的月票大战。
各种拉票,抢票的手段层出不穷,简直比争一个还未开苞的绝色名妓的劲头还足。朴杰为这些有钱人的疯狂咋舌的同时,也为不断刷新的日收入记录而兴奋。
而那些说书人,也是卖力异常。因为朴杰说过,他们每月的奖金将和月票排行挂钩,所以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提高自己的说书水平,力争让书友听得过瘾。每次说完了书,这些说书人总要吆喝一句:“书友们,投票吧!”
——————————————————————————————————
推出了月票制度以后,朴杰又向扬州城许多有名的商户发了帖子,说是有事商量。
这一日,众商户聚集在三国楼上,品尝着各式美食。朴杰如今在扬州城风头正劲,又有后台,众商户自然要卖些面子给他的。
“各位,胜饮!”朴杰一具酒杯,豪气万丈的将酒一饮而尽。商户们不论男女,也有样学样,将杯中的酒水灌进肚子里。
“在下自幼在海外游学,归国后流落到扬州城,短短数月,便能够闯下如今的一份家业,全靠各位帮衬。”
朴杰这纯粹说的是场面话。不过那些商户们倒像是真帮过朴杰什么似的,“哪里哪里”,“应该应该”说个不停,脸上挂着不知真假的笑容。
朴杰又道:“为了答谢诸位的厚爱。我准备在起点书楼推出一项广告活动。”
“广告?这是什么玩意?”
朴杰耐心解释道:“广告,即广而告之。比如说玉器店的张老板。如果你的店铺有了新的玉器,就可以来起点书楼作广告,让全扬州,都知道这个消息。这样你的玉器自然会卖出一个好价钱。”
“有这么好的事儿?朴楼主你恐怕不会做白功。说吧,要个什么价,你才肯广告?”
朴杰道:“您这话可不对了。我都说过了,这是要答谢诸位的厚爱。这广告的价格,底价只需一两银子。各位可以任意出价,价高者得。拍到广告的商户,可以连续一个月,在书楼说书人讲段子的间歇进行广告。有意向的赶快了。”
众商户对着打广告的新鲜主意都很感兴趣,不过到底效果如何,却都心里没底。最后这广告的机会,让一个成衣铺的老板以二百两银子的价格拍走了。
不过朴杰并不在意。现在价格低,等以后他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会加价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