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新年新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个场合王光是不能这么说的,于是他连忙表示:“看您说的,我有那么重要吗,我和您解释一下,是这样的,我们今年可能会再开一家分店,可是我和大山子已经约定了在他那招工,这都是我大姐夫联系的。。。。。。”
陈书记一听王光说他大姐夫,马上就打断了王光:“你是说孙明吧,他也是X镇的人呀,他这样可不好呀,怎么净帮着外人,不行,我得找时间和他说说,我们还是校友呢!”
这分明是在告诉王光,怎么的你都得帮他这个忙,可是王光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又不能直接拒绝,他们已经在王光家里耗了一个多小时了,人家大小是个领导,大过年来家里,那能一点面子也不给,老头子那王光也交代不过去呀!这帮家伙要是添油加醋的和老头子说王光帮D镇,不帮X镇,估计老头子肯定会和王光急,没准还得动用家法伺候王光。
王光想了想,只好拿出他和老丈人讨论的那一套,和他们应付:“陈书记,您别急,你等我说完,行。。。如果我们再开店,肯定会从咱们那招人,可我也不能全招你们的呀!大山子我们合作一年了,我大姐夫还那工作,我也在在上过班,怎么着也不能把人家扔了呀!这样。。。我在你们两家都招还不行吗!
我知道这样您还不满意,认为我没有照顾自己的家乡。不过下一步我准备在省城开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门解决家乡剩余劳动力问题,全面的从家乡往出输送人才,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和我合作?”
陈书记一听就来了兴趣:“有,当然有,我们来就是为了和你老弟谈合作的,你说说怎么个合作法?”
王光想了一想说:“是这样的,现在还只是个初步的想法,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我打算这样运做,我们学校成立初期只培训我们自己需要的人才,可以免费,毕业后直接进入我们的火锅店,我可以事先和他们签定合同,他们必须保证要在我这里干满一年,一年后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自谋生路。
之后我打算成立其他的培训项目,可能要适当的收点费用,因为我也不是在做慈善事业,当然费用肯定不高,他们也能承受的了。我的计划是我来给他们联系出路,如果他们培训合格,我没有给他们找到工作,学费我全部退还,还向他们的父母做出赔偿,不过要是他们自己的原因我就无能为力了。至于到了新单位,可能需要靠他们自己了,如果因为某种非自身原因,他们半年内被辞退了,我还负责给他们找新的工作。我这也只是个想法,说出来都怕您笑话,你就当没事听听!”
陈书记听了,马上就站起来了,走到王光面前,用力的握紧了王光的手说:“老弟呀!你可真是个人物呀!哥哥我算是服了你,看来哥哥是没有找错人。”
他接着回去又坐下,喝了口水,一脸正色的说:“你这样做,是治本那,这才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实际出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着事实求是的精神来解决实际问题。包产到户这么多年了,现在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实在是太多了,再不解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小康生活呀!你这样做,不但使他们有了出路,而且还有了本领,也不用每年都替他们操心了,这办法真好呀!对了,你什么时候开始呀!”

王光心想:**,他还摆出了一副领导干部的口吻,什么“事实求是”,什么“小康生活”的,这关我的事情吗?他以为这是那里,是他X镇政府大院,这是我家。但这些王光只是在心里想,以他现在的身份,现在的阅历,那能说这样的话,这一年多的锻炼,王光可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过王光的初衷确实是看家乡的人太清苦了,想着既不使自己赔钱,又能给他们办点实事。于是王光也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说;“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办这个学校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我也不想挣钱,只要不让我往里贴就行了,至于这学校什么时候开始,我可没有办法现在告诉您,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在等别人的消息,这事情要有政府支持,还的有政策,不过我可以向您保证,如果学校真的成立了,我一定先解决X镇的问题,您看这样可以吧!”
陈书记一听又高兴了,当官的脸就是变的快,马上换了个笑脸说:“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哥哥我谢谢你,也代表我们X镇四万的人民谢谢你,谢谢你老弟!”说着他又过来拉王光的手。
王光连忙也站起来,表示不用谢,他们看待的也差不多了,就告辞了,王光叫了老头子把他们一直送到了楼下。上楼的时候,老头子有意无意的说;“看来没有让你从政,还真是屈才了!”王光被他说的一愣,估计老头子一直在听王光和他们说话,这话的里面有三分的妒忌,却有七分的夸奖成分,王光也没有搭茬,跟在他身后进了家。
王光和杜鹃初四回的她们家,因为杜鹃哥哥也回来了。杜鹃的哥哥在财政部的下属单位工作,嫂子是个京城小干部的子女,和王光老姐夫一样,都属于老北京了。她嫂子有点牛叉叉的,好象还有点瞧不起王光这没有工作的人。王光倒无所谓,他被人瞧不起的时候多了去了,那有时间去在乎她,再说了,王光一年也就看她那么一两次,王光来杜鹃家也不是为了看她。
可杜鹃不高兴了,也一天天的摆着个脸,连跟她哥说话都没有好气,弄的王光得老和她哥解释。她哥也看出来了是因为自己的媳妇。不过这种事情,男人还真不敢说话,大过年的,要是把火药桶点了,还能有好?于是他们俩只能是苦笑。不过她哥对王光不错,和王光也谈的来,经常和王光讨论一下他们的火锅店和当前的局势。杜鹃的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更不敢说话,两方都得罪不起。好在他哥初六就回北京,要不非憋出点事来。
她哥一走,杜鹃就和她父母急了,很不高兴的说:“以后他们再回来不要通知我们,通知了我们也不来,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一不求她,二不指望她的。”
看来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俩老人见杜鹃发彪,又在气头上,那敢触这霉头,纷纷“指责”她嫂子,这杜鹃的气才算顺过来。王光自然也要虚心假意的埋怨杜鹃小气,不该和她嫂子这样,其实心里都乐开花了,还是自己的老婆好呀,真是谁的就向着谁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