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人心(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双手,上帝的手。
这双手,翻云覆雨;这双手,点石成金;这双手,创造出一个梦幻而现实的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就是唯一的上帝。
一双眼,妖魔的眼。
能够看透一切邪念、贪欲和罪恶,能够掌握一切渴望、欲求和人心;无论何时何处,都能够轻易引导出潜伏在人心最深处的黑暗情感——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引诱世人吞噬灵魂的魔。

掌控人心的不是上帝,而是妖魔——即使是在已经没有传说的时代,但对于那些无法理解和捉摸的事情,人们还是习惯用谣言来代替真实。
传说中,看破人心世情的妖魔,拥有世上唯一的万花筒之眼。
万花筒,就是由安装在一个细长的筒子中的镜子和几片细小的玻璃片组成,每当筒子转动时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色彩的不可思议的小玩具。由于那像魔法一般变化的美丽而纤细的色彩搭配,而使得万花筒在这个被称为机械化文明已经达到顶点的时代里仍然被保留下来。
构造虽然简单,但是万花筒却不亚于那些精巧的玩具,是个足以魅惑人们视线的小小艺术品。
所谓的万花筒之眼,眼睛的虹彩会因为映进眼中的东西不同而微妙地变换着颜色,就像万花筒中映出不可思议的色彩和形状的透明彩色玻璃一样。从科学角度上来解释这只是一种基因变异,遗传到万花筒之眼基因的人对情感的感知和体味能力远比常人为高,但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虹彩的万花筒现象越清晰明显,其感受和影响他人情感的能力和强度也就越高。但是出于对内心隐秘完全被揭露的厌恶和恐惧,人们几乎是自觉自动地将万花筒之眼视为异端。
万花筒之眼的基因变异现象是大约十世纪前地球国家第一次联合基因工程的附带产物。研究人体超能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拥有此类基因的人天生对周围情绪的高度敏感,其中更有极少部分可以轻易操控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考虑到此中可能存在的危机,政府命令研究者共同建立起资料库,严密监控着基因携带者的生活。十世纪以来,万花筒之眼的特异能力始终都在控制之下,万花筒之眼也渐渐成为一个传说。
但他,却是一个异类中的异类。
基因突变。
完全的、纯粹的突变。
并不是他选择拥有这样一双奇异的眼睛,如果可能,他宁愿拒绝任何的特殊。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因为这双眼睛而受到人们不同一般的对待,但还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人们内心深处藏匿的厌恶和恐惧。或许因为不是遗传而是真正的突变,他天生便拥有情感转移的高强本能——不但可以感受到人心最深处最隐晦的情绪波动,更可以轻易地将自身的任何情绪放大任意倍数投注到他人身上。如果不是出生在林氏这样的大姓家族,只怕自己真的会被当成妖魔对待了吧?但生在这样家族同样不是什么幸事,从五岁起就开始对人类情感心绪的研究一直到今天,二十年来唯一的变化是自己从被研究者转变到研究者的身份。
有的时候自己都会觉得可笑:只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从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拥有这样诅咒似的力量,却被所有人认为是最了解情感缘起和发生形式的人。从来不曾以为自己的一切成绩是因为这种超乎寻常的能力而取得的捷径,偏偏那些总是盲目地崇拜并追逐着的人们没有一个能在这一点上相信自己。
可以轻易看破人心、了解一切真实,是以无尽的伤痛和孤独为代价的。这是很小的时候族中唯一一位真正爱护怜悯着自己的长者所说的话。

是的,过强的能力,便是想自欺亦是不能。
所以将所有的心思投入到情感缘起发生本源的研究,十年时间创造出具有最高情感体察能力的人工智能体“常非”,作为自己孤独生活中的唯一陪伴和慰藉。
第六代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体“常非”,拥有着超高度逻辑分析能力和高度情感体察能力,几乎达到半自主化的“人”的程度。虽然人工智能体至今无法产生自身情感而只能感受人类情绪波动并模拟类似情感的回应波,但是拥有高度情感体察能力的“常非”拥有高度情绪波动探察能力和情感分析与回应能力——讽刺的是,在最初的研究设计阶段,“常非”所有的情感波动获得对象,都是习惯了心绪内敛的自己。
直到负责整体研究的主任教授告诉自己,需要获取更多的基础数据以支持“常非”的继续提升,才知道原来所有人都等待着“常非”走出实验室的那一刻。
是常非,不是自己。
疲惫,无尽的疲惫。却依然可以提出那样一个建议:用网络游戏的形式,最直接快捷且超大规模地获得脑波信号建立起容量足够的基础数据库。
然后,不过半年时间,便同常非一起,构建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寻》。
这一次,林氏是倾尽一切了。
只是,《寻》之外的任何,与自己无关。

林洋。
记忆中一个略显单薄的名字。
不是林氏集团寰宇公司总裁的大哥林源,不是联盟委员会首席财会师大姐林溪,不是著名音乐家的堂兄林河,不是顶尖建筑设计师的堂弟林海,不是一流电影演员的堂妹林泠……在人才济济的林氏家族,自己的同辈中人几乎无一不是所在行业的领军;惟有林洋,一直默默无闻。
安静、温和、与人无争,却因为《寻》游戏的运行而一夜闻名天下的传奇式的人物。很难想象自己一时孤寂创造的伙伴竟会给一个人的命运带来这样的变化,但是内心却清楚地明白这就是一切故事的规则。
第一次确实地感受到这个血脉相通的人的与众不同,是在那一天他来向自己讨论市场运营的事情。
因为万花筒之眼而自幼被人们排斥着,第一次有人走得那么近并直视自己的眼睛。
“我是林洋。”很温雅有礼的言语举止,却没有流露出什么排外的意思,“关于《寻》的运营计划我这里有几点修正的意见希望得到你的指正。”
这是二十余年来第一次感谢自己的万花筒之眼,因为第一次感受到了确实的没有惊恐、没有排斥、表里一致的情感。
从此之后林洋成为自己独居小楼的常客。
整个公测期间,是林洋努力地将各种意见整理分类——虽然集团内部自然有人将对于《寻》的各种意见进行整理报备,但是唯一能够切实了解到自己行事性情和心意的,只有林洋。
可惜的是,经济头脑一流的林洋拒绝进入游戏的提议。
“常非就像是你的孩子、你的分身,具有这样强大能力和力量是为了在《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你的世界、完成你的心愿;在明知道你心意的前提下进入游戏,感觉就像是在作弊一样……”林洋的笑容非常温和,“全联盟那么多人参加进来,总会有一个符合你和常非的心意的吧?”
“希望是吧……”
其实是不寄予什么希望的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