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京城恋情(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撅着嘴,目不眨眼地盯着他看了足足有二十秒钟:“那好吧,先生,要知道是不是?我告诉你好了。”她昂了昂头说,“中国古时候,有一本算卦的书叫《周易》,你知道吗?不知道了吧?那本书上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国封建社会里,‘九五’就象征着皇帝之尊,当然也不是专门指明、清两代的皇帝,而是指整个的封建社会的啦。”
付宏杰似乎觉得头比刚才更大了:“还有,为什么……”
“好了,好了!”秦晓艺打断他,挽起了他的手臂,“你这人,真是的!什么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又不是导游,我是学化学的,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等于一个水分子,懂不懂?”
“懂了,导游小姐,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等于一个水分子!”
她瞪他一眼:“走啦,后面还大着呢。”
这天游览故宫的人特别多,有一些港澳、海外华人旅行团。付宏杰和秦晓艺参观完外朝又到内庭。内庭的格局又有不同。从西太后垂帘听政的养心殿往北,一个宫院连着一个宫院,似无外朝的宽阔宏伟,却谨严深密而富有生活气息,各宫之间各有门墙,自成系统,由曲廊、甬道、庭院、广场相连,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御花园内更有古树、奇石点缀,一派皇家苑囿的特色,二十多座建筑,错落有致,别有情调。
“晓艺,没想到故宫保存得这么完好。”付宏杰一边走一边感慨地说,“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里面,还有这么完整、宽大的古代建筑物,真是一座‘城中之城’啊!”
秦晓艺倚靠在他的身旁,心里有无比的甜美。几天的相处,付宏杰不像一些居住在国外的华裔那样,用国外的眼光来看中国,时不时地会大加指责,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是啊,她感到,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向往、感慨让她感到与他贴近了很多。他们没有文化、思想上的相悖,反而是那样的融洽。她心里面的喜悦自是不可比拟了,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吧,她知道自从见到他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不可自拔地陷入了一个情感的圈子里面,值得庆幸的是,她在这个圈子里感受到的是安全、融洽和喜悦。在这庆幸之中,脑海里即便幻发出俩人世界中一幕幕奇妙的景象,让她心里甜滋滋的浑然间物我两忘。

“晓艺,你好像在想心事,是吧?”付宏杰低下头,凑到她的耳边说。
秦晓艺一愣,脸上泛起一层红晕。“哦,对不起啦,我……忘了身边还有一个身为华夏子孙,却又对中华文化一窍不通的新加坡人。”她掩饰什么似的换上了一付意气风发的样子,与她脸上涌起的红云般的色彩配到一起,更显得那么明艳照人,“你是说故宫是城中之城,对吧?其实你还是很有见地的嘛!不错,故宫确实是城中之城,是中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结构建筑群。我告诉你啊,故宫有殿宇九千多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布局严整统一,形体精美壮丽,主要殿宇都建筑在北京旧城的中轴线上。”她瞥了他一眼,与他会心地一笑,继续说道,“关于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的年代,现在的规模是在十五世纪才开始形成的。明朝的京都本来在南京,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太子朱标先死,在他驾崩之后传位于太孙也就是建文帝。然而,封在北平的皇四子朱棣心有不甘,发动兵变,攻克南京,赶跑了建文帝。于是,朱棣便成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改国号为‘永乐’,史称明成祖。后来明永乐皇帝迁都到北京,这样便开始建造皇宫了,并于一四二0年建成。那以后,许多殿宇都曾经多次毁建,但总的格局并无大的变动。我想想,算起来,北京皇宫建起来后,明、清两代共住了皇帝二十……”她一时还真记不住故宫究竟住进了多少位皇帝,偏起头心里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推算。
瞧她冥思苦想的神态,他笑了笑,说:“共住了二十四位皇帝,历经四百九十年,对吧,导游小姐?”
说完,他从衣袋里拿出一本《故宫导游指南》,递在她的面前。
秦晓艺一看,脸一红,娇嗔地看他一眼,翻起眼睛不说话,而停顿一下以后,突然嘴一努,快步走了开去。她记不住具体的数字了,原来准备随便说故宫住了二十几位皇帝蒙他一下的,反正说什么他都是如痴如醉的样子,不会计较那么多的。谁知他刚才离开了一会,就去买了一本《故宫导游指南》,这让她多没有面子啊。
看着她摆动着双肩生气往前冲的样子,婀娜的身姿更显露出凹凸有至的一种线条的美感,他心中一荡,赶紧快步追了上去……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