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哞——
在虚危黑暗中。
敬土王点亮阵坛后,便不断呼唤土伯帝。
而阵坛中,亦浮现一头巨大的魂光黑牛,行走于虚危黑暗中,准备接引土伯帝归来。
但是就在此时。
轰!
似有一只巨大的脚印踩落,瞬间踩灭一切,令敬土王完全怔住了。他没有想到,两千余年来的努力,就如此毁去。
“啊——”
这时敬土王愤怒咆哮起来。
“是谁?”
他的躯体迅速膨胀,犹如一座万丈山岳般,迸发出可怕的杀气。但是,当他感受到降临的气息,脸色猛然苍白起来,转身便疯狂逃回去。
这不可能!
他边逃边想,毕竟太过骇人了。
当他从虚危黑暗,逃回到幽都深处的黑暗时,便渐渐冷静下来。
一定是错觉!
他如此想着,怎么可能有帝威降临?
但是,当他看向幽都时,整个人犹如石化般。
幽都呢?
幽都怎么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敬土王焦急大喊起来,“幽都呢,我的幽都呢,怎么不见了?”
但是眼前,只有一片混乱的混沌。
不要说是幽都,就连背阴界,亦化为一片混沌了。
他在混沌中四处寻找,怀疑自已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怎么一转眼间,幽都便消失不见了?
“一定是刚刚跑得太快,来错地方了。”
敬土王自我安慰道。
但是,他却没有转身离开,反而寻找得更加疯狂了。
片刻后。
敬土王便呆呆站着,犹如木雕泥塑般一动不动,满脸的悲怆。
只是一转眼啊。
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何人干的?
敬土王愤怒无比,杀气冲天。
而在此时,混沌中爬出一道黑影,敬土王觉察到便冲上去。
“太宰?”敬土王焦急而愤怒道:“这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何人干的?”
噗——
太宰一口鬼气喷出,显得虚弱无比。
“兵主呢?”
敬土王摇着太宰问,满脸的焦灼。
太宰王抬手指了指,敬土王立即冲上去,从混乱的混沌中挖出一头巨大的躯体,正是掌阴王兵主。
但是此时,掌阴王已经奄奄一息了。
“兵主!”
敬土王大喊。
“是、是鬼、鬼——”
这时掌阴王脑袋一歪,便再次昏迷过去。
“鬼?什么鬼?”敬土王暴躁无比,他们便是鬼啊,而且是最强大的鬼。
这个天下,还有什么鬼能够毁去幽都?
还让整个背阴界化为混沌?
“禁忌”、“诡异”之类不可名状的诡异存在,算不上是鬼。
“是鬼帝。”
此时太宰有气无力道,依然满脸的骇然之色,似乎亦没有想到,鬼帝竟然还能够复活过来。
“鬼帝?!”
敬土王惊骇不已,犹如被定住般,几息后才回神,带着恐慌道:“这怎么可能?鬼帝不是,不是已经……”
太宰挣扎爬起来,摇了摇头,便道:“是鬼帝一脚毁了幽都,毁了背阴界……”
“现在幽都,怕是只剩下吾等三个了。”
太宰叹息一声道。
谁能想到,在幽都将要一统天下时,死了两千余年的鬼帝,却突然打开棺材板活过来,一脚踩死了他们……

“幽都只剩下吾等三个?”
敬土王傻住了。
两千余年不灭的幽都,以及积累两千余年的幽都,就这样被毁了?
一脚就毁了?
“啊——”
敬土王咆哮起来。
“只要帝主归来,吾等依然能够重建幽都。”
太宰倒是安慰道。
“回不了啦,加不了啦。”
这时敬土王猛摇着头,鬼帝一脚不仅毁了幽都,亦毁了阵坛。
倘若没有阵坛指引,帝主根本无法回归。
“为何?”
太宰王焦灼问。
“阵坛亦被毁了……”
敬土王失魂落魄道,巨大的躯体猛然倒下。
“什么?”
太宰王瞪大眼睛。
“即使帝主能够归来,又能如何?”敬土王喃道,此时犹如行尸走肉般,目光亦变得有些空洞起来。
既然鬼帝已经复活,帝主归来亦不是鬼帝的对手。
帝主必定无疑。
而幽都被商帝一脚踩成混沌,天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多少人去关心。
此时。
天下人还没有从圣天崩塌中回神过来。
几乎整个周天下,皆被圣天崩塌震住了,一个个如同被定住般,呆呆仰望崩塌的圣天……
不过。
这个天下有多少人悲痛,便会有多少人高兴。
圣天的崩塌,或许只圣道门徒会悲痛。
而圣道外的仙道、神道、妖道、巫道等只会高兴,毕竟圣天的存在乃是压制诸道。
现在圣天终于崩了。
他们又岂会悲痛?
高兴还来不及呢。
“哈哈——”
不时有大笑从天下各处响起。
圣天的崩塌,最高兴的,或许不是圣道外的诸道,而是周天下的诸侯,特别是王城中的人王。而天下最恨圣道,亦不是圣道外的诸道,而是诸侯以及人王……
砰!
砰!
一座座圣碑坠落人间,蒙上厚厚的泥尘。
一片片圣天被诡异黑雾染黑,但在片刻后,诡异黑雾便消失不见。而变得较为洁白的圣天,犹如云层般落下……
一天天过去。
圣天亦在一天天在崩下来。
在第九天后,圣天终于完全崩塌下来。
这时天空之上,再没有一片圣天,更没有一缕圣息……
无数人似乎感受到,天空变得湛蓝无比,空气亦变得清新香甜。
“这天,原来是如此蓝……”
在葬山书院外的一座山头上,周昌凝视着天空,微微有些感叹道。
圣天崩塌,他内心并没有悲痛,却有些复杂。
毕竟他生于圣天下,长于圣天下。
“崩了,亦好。”
他低声道。
或许此便是父亲毕生的愿意。
虽然已经九天过去了,但是整个周天下的文人,皆处于悲痛之中。亦有不少信仰崩塌的文人,随着圣天的崩塌而去了。
葬山书院的老教谕,在圣天崩塌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传言在二十七书山中,有无数老儒生倒地不起,一个个萎靡不振……
大义主等大贤,更是喷血三千尺。
而圣天的崩塌。
不仅仅代表着诸圣时代的落幕,更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
……
第七卷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