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人间需要风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色下。
魔夜早已经退去
这时聚集在风采楼前的人,比前一夜更多了。
除了从各地赶来的文人外,还有不少前来凑热闹的百姓,且亦来了不少大贤和大儒级别的存在。
如太卜兰台的易老等。
天下瞩目。
风采楼的楼台上,在太卜兰台的易老,喊出“风采点亮人间万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太卜兰台,以及儒教的三坟山,皆推演出“风采点亮人间万里”这句话。但是,除了这句话外,竟然没有推演出其他信息,让他们震惊不已。
这还是太卜兰台易老亲临的结果。
即使太卜兰台易老亲临,亦无法推演出来?
风采楼的来历,怕是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恐怖,让他们头皮阵阵发麻,有些不敢相信。
“风采楼到底是何来历?”
“为何连太卜兰台易老亲临,亦无法推演出来了?”
在太卜兰台中,诸位易老震惊无比,而且他们隐约知道,能够推演出“风采点亮人间万里”,乃是因为有易老听到了。
他们才能够推演出来。
“这风采楼,怕是吾等无法想象的圣境存在。”
兰台内有易老道。
“的确如此,要不然亦无法穿透魔夜,犹如星辰般出现在天宇。”亦有易老点点头,凝视着画面中的风采楼。
但画面中,风采楼十分模糊,犹如蒙上一层面纱般,让他们看不清,更摸不透。
神秘莫测。
不过,他们推演出来的这句话,并不难理解。
但正是不难理解,所以兰台内的诸位易老,皆是心神震荡起来。
这岂不是说,只需有人登上风采楼,便能够在魔夜降临之时,通过风采楼点亮人间万里之域?
万里之域!
这简直不可想象。
而他们身为太卜兰台的易老,多少会比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
例如风采楼一共有十层,现在只需要有人登上风采楼的第一层,便能够点亮人间万里之域。
倘若有人登上风采楼第二层,便能够再次点亮人间万里之地。
十层便是十万里。
方圆十万里。
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这是要囊括了整个天下?
虽然说囊括整个天下有夸张,但是可以说,几乎囊括了人间绝大部分的聚居之地。
例如周天下,巫山界,百万大山等地。
至于山海界。
这东海的确有些大,再加山海界亦不小。
所以方圆十万里,还无法把山海界囊括在内,至于天地之南的神族之地,即是昆墟界,便更不用想了。
不过,天地之西的苦陀天,倒是囊括在内了。
周天下之西,为鸟飞不可飞越的万丈高山,犹如天壁般存在的天壁山。而翻过天壁山,则是另一方天地,另一方世界,这方天地,这方世界,名为苦陀天。
而苦陀天亦不小,传言有十三无量佛国。
其中最大的那座寺,便名为苦陀寺。
这时太卜兰台和三坟山,推演出来的“风采点亮人间万里”,亦传出来了。在太卜兰台外,不少守候的文人,听到“风采点亮人间万里”后,皆有些愕然和震惊起来。
这便是风采楼的作用?

可以点亮人间,抵挡魔夜的吞噬?
“风采楼真有点亮人间万里?这,不太可能吧?太夸张了。”不少文人心中震撼,不敢相信风采楼有如此威力。
这可是方圆万里啊。
“这不是真的吧?”亦有文人猛摇头道,“这万里,亦有可能不是指方圆万里,而是指万里之地……”
“即使是万里之地,亦十分恐怖了。”
“不错!”
在众人惊骇之时。
风采楼前,大礼主已经踏上第一阶台阶上。
众人并没有意外,倘若名震天下的大礼主,亦不能踏上风采楼台的楼台,反而会十分意外。
身为儒教的三公,风采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这时大礼主一步步而上,眨眼间便已经走上九阶台阶,在众人的震惊和期待中,继续往风采楼走去。
一步两步……
不过数息间。
大礼主距离风采楼,便只剩下一丈了。
此时就连太卜兰台的易老,似乎亦有些意外,想不到大礼主能够超过他,继续往风采楼走去。
“只剩下一丈了。”
“或许大礼主能够登上风采楼,真是让人期待啊。”
风采楼前,无数文人紧紧看着,内心亦紧张不已。
而葬山书院的师生,以及风采楼前的儒生,则是越来越激动。此时,他们无一不希望,大礼主登上风采楼,成为天下第一风采。
三丈!
这时大礼主走过三丈了。
他已经站在风采楼的大门前,只要再跨出一步,便能够登上风采楼。但在此时,大礼主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了,无法再进半寸。
而且风采楼的大门紧闭。
他不仅打不开,甚至无法伸手去推门。
这时他颇有些失望,但亦在意料之中,风采楼又岂容易登上去?但他失望,不是因为他无法登上风采楼,亦不是所谓的“天下第一风采”,而是因为他点亮人间万里失败了。
而点亮人间万里。
这才是让他登楼的原因以及动力。
他登楼,不是为了风采,而是为了点亮人间万里,以抵挡魔夜的吞噬……
这时他的耳边,亦出现一个声音。
“风采点亮人间万里。”
可惜他并不是风采楼的“风采”。
他凝视头顶的牌匾片刻,便转身看着风采楼前的众人,道:“易老所言不差,风采的确可点亮人间万里。”
众人闻言立即有些激动起来,想不到风采楼如此恐怖。
“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风采楼真能点亮人间万里?这岂不是说,吾等再不需畏惧魔夜?”
不少文人激动中带着惊喜道,这于世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还望天下风采皆来一试,不为天下第一风采,只为点亮人间万里。”大礼主沉吟一下道,就对着天下微微一礼,接着便走下楼台,似乎在等待天下风采皆来一试。
“大礼主所言甚是。”
还在楼台上的易老,此时亦高声道,十分认可大礼主的话,“还望天下风采皆来一试,不为天下第一风采,只为点亮人间万里。”
“而人间,亦需要风采。”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