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拜见安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原本喧闹的书院,也渐渐安静下来。但在书院大门前的君行碑下,还站立着十余人,皆为儒服老者的弟子。
“大师兄,这座君行碑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何老师一连看了三个时辰?”有年轻的弟子忍不住道,“这字迹看起来,很一般啊。而且,老师亦为书之国士……”
“你不懂。”
大师兄摇了一下头。
虽然他清醒过来了,但心里依旧震撼不已。这座君行碑,乃是他无法想象存在……
“……”
“大师兄,那你看到了什么了?”
此刻另有年轻弟子好奇道,其他弟子闻言亦颇为好奇。
“我看到了天地,看到了君子,看到了自强,看到了厚德……”大师兄沉吟一下道,接着扫视一眼众师弟又言,“我无法去形容,但是让人心神震动,有一种,天,原来如此之大,地如此之厚,君子真的存在……”
众人闻言愣了愣,有些不太懂。
“呃,大师兄,即是什么意思?”有师弟忍不住道,“说,简单一点?”
“我刚才所言,便是最简单的了。”大师兄道,“其实,太过复杂与晦涩,我亦无法形容与表述。”顿了顿又言,“只要你们看到了,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
“那主旨是什么?”
“主旨?”大师兄愣了一下,便示意一下君行碑,道:“君行碑上不是写着吗?”
“……”
片刻后,有弟子道:“大师兄,需要叫醒老师吗?都快到丑时了。”
大师兄摇了一下头,对着众师弟道:“老师由我守着即可,你们都去休息吧。”
“一起守着吧。”
有弟子道。
“无须,去吧。”大师兄道,“若是不去休息,亦看看二十七书山亦可。”
“大师兄,这二十七书山有些古怪……”
“的确有些古怪。”
“即使我想去看,也看不到啊。”
这时,众人纷纷议论起来,他们三十三人中,现在只有大师兄一人,还没有去过大殿,一直都守在君行碑,并没有见过二十七书山。但是,他们三十二人中,却只有十二人,能看到二十七书山……
其余二十人只看了个寂寞。
所以。
现在守在君行碑下的十余人,皆是没有看到二十七书山的弟子。而能看到书山的弟子,以及另外几人,则一直盘坐在广场上,或者是草坪里……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书院的学子。
谁不想进入二十七书山?
不过现在,毕竟快要到丑时了,不少学子渐渐支撑不住,不得不去休息。
二十七书山就在那里,没有必要死撑。
“对了,檀香书院对我们是什么态度?不过,毕竟是我们失礼在前,不能再恶了檀香书院,也绝不能再失礼了。”大师兄苦笑一下,便道:“我们身为圣书院的弟子,在外面行走,代表着的乃是圣书院,绝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对人对事要谦虚谨慎……”
“大师兄,吾等明白。”
众人道。
“大师兄不必担忧,师弟等人已经向檀香书院认真解释和道歉了。”王观微笑道,并不放在心上,“而且,吾等亦不是故意而为,他们会理解的……”
“他们会理解?”
大师兄皱了一下眉头。
若是普通的书院,或许到了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但是,有了安先生的书院,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
他沉吟一下便道:“王师弟,你们几到牛车上,取来三刀玉竹纸,权当是赔罪礼。”
“三刀玉竹纸?”
王观不由一惊,道:“大师兄,这需要吗?这玉竹纸,乃是我圣书院最珍贵的宣纸,千金难求。即使是老师,一年亦不过是三刀而已,就连大师兄,一年亦不过是一刀……”
“除了玉竹纸外,还有那大安墨,全部取来吧。”
大师兄道。
“大师兄,这……”王观有些震惊道,“若是全部取来,老师还用什么?而且,需要如此多吗?大师兄,你可是知道,这玉竹纸在大宋,一刀值几何?万金!而且,有价无市。”
“让你去便去。”
大师兄道。
“大师兄?真要如此吗?”有另弟子道。
“我只怕还远远不够。”大师兄摇了一下头,便看了一眼君行碑,道:“无须二十七书山,只需此君行碑,便可让我圣书院失色。而二十七书山,则让天下失色……”
“大师兄,师弟此便去。”
王观一礼,便带着几名弟子匆匆走了。
“既然你们不愿去休息,便去看二十七书山。”大师兄看向大殿的方向,可惜被院门所挡,无法看着大殿,更无法看到二十七书山,道:“安先生有方,读尽二十七书山,可为圣贤,去吧。”
“大师兄,在我圣书院,亦可为圣贤。”
有弟子道。
而且,圣书院的圣贤,还不少。一般来说,大儒亦可看为圣贤……
“安先生所言圣贤,不是你们所理解的圣贤。”
大师兄道。
“不是?那是什么?”有弟子诧异起来,道:“圣贤,不便是圣贤?”
“你们进了二十七书山,便会明白。”
大师兄迟疑一下道。
而封青岩所说的圣贤,的确不是这方世界的圣贤,而是相当这方世界半圣与圣人级别的存在。
此刻剩下的弟子,纷纷往大殿广场而去。
他们盘坐下来,仰望着大殿后,但还是什么都没有看到。而能看到的,还是无法进入……
在广场上,七公主赵璧亦在。
她终于看到了二十七书山,还隐隐看到仁山上的涂宁,但是同样无法走进去。
她心有所不甘。
但是,不甘又能如何?不能进,便是不能进。
不仅七公主没有明白,其他人亦没有明白,并不是书山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是他们将书山拒于千里之外。
不知不觉,天便快要亮了。
轰——
此刻似有巨响,从天地而生,令他们的胸中天地都微微颤动一下。
不仅广场和草坪上的学子,有些愕然与诧异,就连在熟睡的文人士子,亦是如此。
此刻不少人被惊醒过来。
“发生了什么事?”
“刚刚是什么在震动?竟然让我的胸中天地,都有所感应?”
“难道是书山出现了变化?”

“不像是书山。”
广场上的学子纷纷道,都相继从静坐中起来。
而在此时,有学子却注意到身后,似有一朵颇为古怪的云朵飘起,便诧异道:“那是什么?”
广场上众人闻声看去。
“咦,这朵云有些古怪啊。”
“祥云?”
“不错,正是祥云。”
“这祥云,应该是从大门的位置飘起……”
云朵的样子太过独特了,即使不少学子,都没有亲眼看过,但是只要看到,基本上都能猜出是什么。
正是祥云!
在东方发白的天色下,一朵亮白的祥云正在缓缓飘起。
“怎么会突然有祥云?难道是有圣人出世?圣人出世?!”此刻,不少学子都震惊起来,不少古籍上记载,唯有圣人出世,方有祥云相伴。
而祥云现世,即是圣人出世。
“这,的确是传说中的祥云,难道真的是圣人出世?是谁?”
“安先生!”
此刻,立即有人联想到安先生,在他们看到,若是檀香书院有人成圣,必定是安先生无疑。
除了安先生,他们想不出还有何人。
“安先生成圣了?”
“一定是,你看那祥云,不是安先生成圣,还能是什么?古籍上记载,唯有圣人出世,方有祥云现世……”
“哈哈,祥云!”
祥云飘于天空,散发着淡淡的圣洁气息。
此刻,无数文人士子从床上爬起来,连脱衣服都没有穿,就跑了出去。
“祥云,祥云……”
“果然是祥云,果然是祥云,真有圣人出世了。”
不过片刻间,整座檀香书院就似沸腾起来般,无数人仰头看到升腾而起的祥云。
祥云虽然只有一朵,但是不小。
“咦,那位安先生成圣了?”从圣书院而来的弟子,同样颇为震惊。但是,安先生成圣,似乎是情理中的事情,毕竟二十七书山的存在,就已经说明安先生十分不简单,有可能是超过老师的存在。
不管怎么说,能够亲眼看到成圣,乃是毕生之幸事。
“这位安先生果然不简单。”
有弟子道。
“我圣书院,已经有两三百年,没有圣人了。”
“不错……”
广场上,十余名圣书院的弟子,看着祥云感叹道。但是,看着看着,突然发现有些不对,便有弟子道:“师兄,这祥云飘向的方向,不是君行碑的方向吗?似乎,还是君行碑的位置……”
“好像是。”
“安先生,不可能在那里成圣啊。”
“对啊。”
“那?”
“老师?!!”
此刻,他们相视一眼,眼里有着巨大的惊喜,身子都微微颤抖起来。
这有可能不是安先生成圣,而是有可能是老师成圣。
老师乃是圣书院的三大至高大贤之一。
最有可能成圣。
所以说,老师突然成圣,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难道、难道真是老师?”
有弟子道。
他们猛然朝大门狂奔而去。
叮叮当当——
这时,檀香书院里的书籍,渭水河畔竹楼里的书籍,蓦然发出阵阵清脆的音韵。
如同金声玉振般。
起初,还有不少学子疑惑,不明白这是什么声音,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是什么声音?”
广场上,七公主疑惑问,但旁边的士子无法回答。
“这是金玉之声,但是十分有规律,很是悦耳……”有文人说着说着,就猛然想到什么,道:“金声玉振,这是‘文字共鸣’!”
“什么‘文字共鸣’?”
有人问。
“文字共鸣?传说中,圣人成圣时的文字共鸣?”
有人张大嘴巴道。
不过祥云都现世了,有文字共鸣,不是很正常吗?
此刻,不少人都反应过来,皆是震惊不已,想不到能够见识到传说中的文字共鸣。
“安先生成圣了,安先生成圣了。”
还有不少书院的学子,在激动大喊,毕竟他们算是书院的学子,而安先生成圣,自然与有荣焉。
嘭——
犹如气爆般。
此刻众人便看到,君行碑上空的天空上,汇聚磅礴而汹涌的文气。
“这是什么?”
“这是文气!”
“文气?”
“不错,文气!祥云现世,文字共鸣,文气贯空,不是成圣,又能是什么?”
有准大儒激动无比道。
不过渐渐地。
不少文人士子发现方向不对,若是安先生,应该是书院后殿的方向啊,怎么会是大门的方向?
这让不少人咯噔了一下。
难道不是安先生?
可是,不是安先生,还能是何人?
而在此时,不少文人士子往大门而去,或是从书院里涌出来,或是从竹楼狂奔而去。
当他们来到书院大门时,整个人都愣在那里。
不是安先生成圣!
成圣的,是一个儒服老者,一个从圣书院而来的大贤……
此刻,不少文人士子呆在那里失神,似有些无法接受,怎么不是安先生成圣?
“不是安先生,不是安先生……”
有士子口里喃着。
“这、这……”
“我……”
除了圣书院的弟子,所有人都相信,都认为是安先生成圣。而且,在他们看来,除了安先生,根本不会有第二个人……
但结果却不是。
成圣的,乃是从中土圣书院而来的老者,一个刚刚到檀香书院的老者。
“竟然是他……”
即使是七公主,同样有些失神,之前还满心的欢喜与激动,可结果却是圣书院的弟子成圣。
这落差有些大。
而在此时,王观等人则是激动无比,是老师成圣了。从此,他们便是圣人弟子……
半圣,亦为圣人!
在这方世界,成为半圣十分困难,即使是圣书院,都已经有两三百年没有半圣了。
“哈哈,是老师成圣!是老师成圣!”
有弟子激动相拥在一起。
虽然说,老师乃是圣书院三大至高大贤之一,最有可能成圣,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会如此快。
其实老师亦不过是七十余岁而已。
还“年轻”。
“弟子陈涯,拜见安先生。”
但在此时,儒服老者却对书院大殿恭敬一礼。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