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初入皇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初入皇宫
天气渐渐转凉,院中的阔叶树上的树叶开始纷纷扬扬飘落在地上宋云睿非常喜欢站在院中欣赏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景象。只要是有时间,他便会长时间一动不动的站在院中,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感觉到心中一片空灵。隐约中总觉得有些什么在心底深处隐现,却又难以把握。
如今的兵部工作早已经步入正轨,不再向开始时那样从早忙到晚。每天都会有大半天的时间无所事事,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会去找那些比他岁数稍大一些的属下聊天,随着时间的消逝,这种兴致越来越小。如今他又开始研读离开书院时,逍遥子送给他的那部书。那是一部修心养性的书,刚刚下山时,他就曾经看过。只不过那时心高气傲的他,心中所想的都是怎样施展心中所学,根本就无法静下心来。如今的家中,整日里被那些个精力极其旺盛的家伙,闹得鸡飞狗跳的。这倒给他创造了一个静下心来的机会,使得他可以在闹中取静,仔细体验书中所记述的提升自身心性的方法。在他当初刚刚得到这部书的时候,还曾想师傅为何要把这么一部,和他这些年所学有着很大冲突的书交给自己。现在看来,师傅果然不愧是被称之为“神仙”一般的人物,居然早早的就想到自己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个习惯了领兵打仗之人,在处理身边事物之时,往往喜欢采取最简单、最粗暴也是最直接的办法----消灭对方。对方只要被消灭掉,就不再会给自己制造任何麻烦。这就是武将们通常都脾气暴躁的基本原因。经历过两次战争的宋云睿,在他的下意识里,也逐渐的产生了这种想法。就好比刘尚达、高崇等人在自己家中习武这件事,就已依靠武力使他们认可了自己。但是他现在已经是朝廷官员,而且属于文职类,在处理那些繁琐的文件时,经常让他觉得不胜其烦,甚至产生有力无处使的感觉。此时,恰恰是师傅留给自己的那部修心养性的书,使得自己逐渐的摆脱这些困扰。
如今每日下午还坚持在宋云睿府中习武的公子哥,还有二十六人,分别来自十二个武勋世家以及六个文臣家族,岁数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不等(这其中也有人不是为了追他府中婢女,而是单纯要来习武的)。这其中刘尚达和赵世豪岁数最大,而且已经在军中任职。他们两个人的弟弟如今也在这里习武,而且是在他们的家长的威逼下过来的。不过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已经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
宋云睿也不再是撒开什么都不管,有时间的时候,也会过来指导一番。铁牛虽说自身的本领是不错,可惜他并不会教导别人,充其量是带着他们进行大运动量基础训练。这只适合最初的训练,后面真的要教的时候,还是要靠宋云睿出马。心绪调整过来,他也就开始认真的去教每个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刘、赵两人已经在军中任职,教给他们的自然也就以训练队伍、行军布阵为主。其余的人则是习武为主,顺带的教一些基础的行军布阵知识。除去那些岁数过小的以外,剩下的十个十八岁以上的人,对于这个亦师亦友的宋云睿,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佩服。尤其是刘、赵二人,渐渐地不再整日里荒于嬉戏,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进了学习当中。每每还能把从他这里学到的带兵知识,投入到自己统辖下的队伍训练中去,而且还是卓有成效。
有下人来报,有皇宫侍卫在门口等候。宋云睿听完一愣,赶紧整理一下衣着,起身前往正厅。
正厅内,传旨的侍卫见到宋云睿走了进来,说道:“宋大人,陛下要见你,赶紧随我一道进宫吧。”
“这位侍卫大哥,我是不是要先换了朝服再进宫呢?”侍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不用了,这只是陛下私下会见你,不用那么正式,穿这一身就可以了。”
“那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在下是初次进宫,什么都不懂,还望侍卫大哥不吝赐教。”一边说,宋云睿一边递过一块十两左右的纹银。
侍卫不动声色的接过银子后,笑着说道:“宋大人你真是客气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陛下一般都是在御书房单独接见臣子的,距离后宫还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如果说遇到小王子或者小公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前见个礼也就是了。宋大人,咱们还得快一点。这陛下召见一般都是急茬,慢了怕是要令陛下不满的。”

到了宫城门口,宋云睿下马步行。这内宫禁地,除非皇帝下旨,臣子是不能骑马坐轿的。侍卫到了宫城门口,也就到了地方,换成宫城侍卫带领他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帝正半依靠在床上看书,等到宋云睿见过礼后,这才坐直了身子。仔细的打量了宋云睿一番后,这才说道:“一晃进京为官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你是否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回陛下,还好。微臣年纪尚轻,多亏了上司和诸多同僚的帮衬,这才避免了许多出错的可能。”
“我此番叫你前来,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过是想和你闲聊几句。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所以你有什么就不妨直接说,不必过于拘束。”
“谢陛下。”
“想必你也知道,我当初之所以可以继位,你可谓是居功至伟,而你的伯父也为此献身。认真的说起来,我可是欠你家很多啊。”
“为陛下分忧解难,原本就是臣子们的本分。陛下何来欠之一说。”宋云睿小心翼翼的说道。
皇帝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和你父亲原本是莫逆之交。只可惜上天和我开了个玩笑,让我做了这个皇帝的位置。以至于你的父亲碍于身份,这二十年余来都没有进京来看过一次。现如今,我连找个能够说几句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悲哀。”看到宋云睿略显尴尬的神色,皇帝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些话实在是令他难以作答。于是转口问道:“这么多年未见,你父亲现在可好?”
“还好。只不过身体大不如前,一遇阴天下雨,旧伤便会发作。如今手上的事物,基本上都交由我大哥经手。”
皇帝闻后深深的叹了口气:“唉!一转眼间,二十多年都过去了,我们也渐渐的都老了,真怀念从前我们在一起时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对了,什么时候你给你父亲去封信。就告诉他‘知了’(皇帝小时候的外号,宋云睿的母亲给起的)想他了,趁着现在还动得了,过来看看‘知了’吧。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看一次也就少一次了。你就这么写就可以,一个字都不要改。”
宋云睿深施一礼,恭敬的说道:“是,微臣遵旨。”
“唉!你啊……还真想你的父亲,脾气也是这么的倔。你就不能不把我当成帝王,而是当成你的……”说到这里,连皇帝都忍不住笑了。“怨我,怨我,是我太着急了。换做谁初次进宫,也不可能放得开的。”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再次停留在了宋云睿的脸上。过了有一会儿,直到宋云睿感觉到浑身都不舒服,却又不敢乱动的时候,才又说道:“我们闲聊会儿天好不好?不管对与错,你只管有什么就说什么好不好?我保证不会追究什么。”
宋云睿看出来了,如果今天不能够让皇帝满意,他是不会轻易的让自己离开的。索性豁出去了,你想聊什么就聊什么,大不了这个官儿不干了。“全都听您的,你想聊什么,只要臣知道的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看这样多好。你不知道,我身边的这些人,都不敢和我说实话。不管是说什么,每一个字之前都要再三的琢磨。唯恐哪个字说的不对,我会治他们的罪。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消息传到我这里的时候,都已经和事实相差万里。”
“这也不能怪他们。您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所有人的生死,谁也不愿意因为一句话而丢掉性命啊。”
“难道我是那种分不清真假对错的昏君吗?”皇帝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
“……”宋云睿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不知所谓的问题极其容易引起争论,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是和最初毫不着边的问题。再继续下去,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不回答,那岂不是在默认皇帝就是昏君,这就是在找死。斟酌了一下,说道:“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看不透您的心思,才造成的这个结果。和您没有任何关系。”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