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郁闷局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进办公室以后,陈洋猛的一下甩手关上了门,怒气匆匆的坐到了椅子上。
“妈的,这都叫什么事啊?要照这样下去,我这个公安局局长的工作,还能正常开展下去吗?”陈洋忍不住自言自语的吼道。
自从上次参加了三江市电视台的那个叫做“三江访谈”的直播节目以后,今天已经是陈洋第四次被主管领导找去谈话呢。节目播出的第二天,主管公安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就分别找陈洋谈了话,对他在电视上所做的那一番“夸夸其谈”的讲话,提出了直接的和间接的批评。
前两天,同样是刚刚到任不到一年的市长冯小明,也找他谈了一次话。相对来说,这次谈话,让陈洋感觉要好接受一些。冯小明同样对他在电视上那番“夸夸其谈”的讲话,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希望他以后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能够更好的顾全大局,千万不要影响到三江市经济建设工作的全局。
但冯小明市长对陈洋在直播访谈中的表现,从另外一个角度又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冯小明市长才刚刚43岁,属于那种典型的年轻有为的干部。像这样的年轻干部,一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工作上也很有冲劲,很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所成绩。作为一名年轻的市长,他很欣赏陈洋那种敢作敢为的性格。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公安局长,工作中就必须得有陈洋那样的魄力。
对于陈洋所提出的那些整顿三江市社会治安的设想,冯小明也是相当欣赏和期待的。对于三江市目前恶劣的社会治安,他也是感到相当头疼的。走马上任以后,他先后提出了一些“快步建设三江”的提案,无奈都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而搁浅呢。内中的具体原因,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就和盘踞在三江市里的黑恶势力,以及为那些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官方势力有关。
冯小明市长只是觉得,陈洋作为一名公安局长,脾气确实过于直率了有些。他希望陈洋以后能够学会委婉,其实他这也是出于对陈洋的一种保护。他不希望陈洋因为不经意间犯下的某些“小错误”,而让他失去了一个好公安局长,一个好搭档。
应该说,冯小明市长的鼓励和支持,还是让陈洋寻找到了一丝安慰和动力。这让他觉得,在三江市的高层领导集体里,至少还是有人在支持着他。
就在陈洋以为事情已经逐渐平息的时候,烦恼却又再次来到了他的面前。
今天早晨,陈洋还在上班的路上,就接到了市委的电话,说是市委书记刘剑平让他在9:30分时去一趟。他当时就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市委书记找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要知道,9:30分时应该是市委书记上班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而市委书记却首先找到了他,可见肯定没好事。
陈洋当时就在心中揣测,市委书记找他谈话,可能还是为了那天晚上在三江电视台参加直播访谈节目的事情。来到三江市以后,对于市委书记刘剑平这个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
根据陈洋零零碎碎所了解到的情况,现年53岁的刘剑平书记,是三江市里面土生土长的干部。在三江市里,刘剑平书记有着很广阔的人脉,眼下的很多干部,都是他当初一手提拔起来的。同样,在他走向市委书记这个位置的过程中,三江市里的一些“各路神仙”也帮了他不少的忙。
总之,给陈洋的感觉就是,刘剑平书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
陈洋几乎是硬着头皮来到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刘剑平书记起初对他还是比较客气。
谈话开始以后,陈洋立即意识到,他先前的感觉是正确的,刘书记找他谈话,确实是为了“那期节目”的事情。
随着谈话话题的深入,刘剑平书记的脸色越来越严肃。
刘剑平对于陈洋在电视上那一番“夸夸其谈”的讲话,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几乎就没有给陈洋留任何的面子。对于刘剑平书记的那些批评,陈洋倒也能够接受。毕竟,在这件事情上,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但他事后回想起来,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他在电视上那么大胆的“说真话”,确实有些不合适。
但对于刘剑平接下来的批评,陈洋的心中就不是那么接受了。
刘剑平随后谈到了一点,认为陈洋之所以会在电视直播节目里做出那么大胆的讲话,和陈洋缺乏组织纪律性和缺少党性有关。这一点让陈洋感觉到非常的窝火。他实在有些不明白,只是在电视上说出了几句真心话,即使是让一些部门或者领导的工作陷入了被动,可怎么就能够和“缺乏组织纪律性和缺少党性”联系不起来呢?

更让陈洋感觉到窝火和气愤的是,刘剑平接下来跟他所谈到的问题。
刘剑平在接下来的谈话过程中中,对陈洋含蓄的提出了批评,认为陈洋或许因为是省上派下来的干部,明显有些不把当地的干部放到眼中。他委婉的告诫陈洋,无论他有多大的能耐,还是有多大的背景,只要还在三江市当一天的公安局长,就必须要学会把三江市里大大小小的干部放到眼中。
陈洋本身就是一个脾气直率而火暴的人。对于他所犯下的错误,他从来是虚心的接受领导的批评。即使有些时候领导批评错了,他一般也能坦然的面对。他知道,自己还年轻,领导对他的批评,也是出与对他的爱护。
但像刘剑平这样上升到党性和人格的高度来批评他、委屈他,陈洋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要不是因为时刻记挂着谷厅长对他的嘱咐,他当时就想和刘剑平理论理论。
陈洋正是因为在刘剑平那里受了一肚子的委屈,所以回到办公室以后才会表现得那么生气。
坐在椅子上冷静了一会之后,陈洋心中的怒气终于平息了一些。他情不自禁的感叹到:“哎,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干嘛跑这里来当什么公安局长呢?想想以前在省公安厅里,从事刑侦工作的时候,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陈洋正在兀自感叹着,门外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陈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坐正了身子,喊道:“请进。”
门被缓慢的推开了,秦刚挂着笑脸走了进来。
见进来的是秦刚,陈洋的情绪顿时放松了不少。
自从上次在案情分析会上,秦刚勇敢的介入到了陈洋和邱山的矛盾之中,并且公正的为陈洋说了话之后,陈洋和秦刚之间就逐渐的走得比较近。当然,陈洋倒不是因为秦刚当初帮他说了话,而刻意与秦刚走得近。他主要的还是因为欣赏秦刚的正直和干劲。
眼下在公安局里,秦刚是最受陈洋所欣赏和信任的人。
陈洋经常私下里在想,如果三江市公安局里能够多一些像秦刚这样的干警,三江市的公安工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他暗地里认为,造成眼下这样的糟糕场面,和以往的一些领导“任人唯亲”的工作作风有关。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干警,意见总是得不到采纳,职位上也总是得不到提升。而一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干警,即使是根本没有什么办案能力,职务上却能够得到跳跃式的升迁。
“试想,像秦刚这样有能力的干警,假如要不是因为有一个主管经济的副市长老爸的缘故,将会等到何时才能够得到升迁?假如是他迟迟得不到升迁的话,那么这样一个优秀的警察,是不是最终将会被埋没掉呢?”这恰恰是陈洋本人感到非常悲哀的一点。
即使是陈洋以前在省公安厅工作的时候,像这样的走后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那毕竟是少数,因为谷厅长一向把关还是比较严的,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坚决不会跟人讲情面的。而且,但凡是他要给人讲情面、开后门的时候,那也一定是为了公家的利益,绝对不会为了他个人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在陈洋的心目中,谷厅长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的原因所在。
而自从陈洋到三江市来就任公安局长以后,他发现这里存在的的讲人情和开后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三江市公安局这一支公安队伍的稳定和建设。一些真正优秀的警校大学生,毕业之后因为没有关系而不能穿上警服。而一些资质平庸的半警察专业里面瞎混毕业的有社会关系的中专、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却能穿上神圣的警察制服,代表着中国的执法机关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陈洋一直非常坚定的认为,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社会现象,更是三江市公安局的一种耻辱。自从来三江市公安局上任以后,他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能够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状况,但他同时更明白,三江市公安局里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让他的“改变”注定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