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满城杀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江市是一个从来不会缺少新闻的城市,而且新闻传播的速度还出奇的快。无论是官方发布的新闻,还是坊间悄然流传开的新闻,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无数个“新闻版本”的方式,传遍三江城内的大街小巷。
最近几天,三江城内的治安状况出奇的好,好得让大家有些不敢接受。街道上穿着黑体恤、留着光头的混混明显减少了很多。打架斗殴的事情虽有发生,但都没有任何的黑社会背景,无非是一些市民之间的误会、摩擦。至于说一些重大的偷盗、抢劫、杀人、放火等恶性的刑事案件,更是压根就没有发生过。
这一系列歌舞升平的景象,安静得让人心中有些发虚。“暴风雨前的宁静是最最可怕的”。大家心中都在嘀咕,三江城里现在的平静,到底是孕育着什么样的暴风雨?
一则关于几天前“枪击案”的消息,正在以不同的版本,迅速的在三江市各个阶层和组织之间传播。
坊间广泛传播的消息,最先是从三江市里的各个社团(黑社会组织)里流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几天前在三江河畔发生了一起黑社会火并事件,一名重要的黑社会头目遭遇枪击身亡。由于最先传播出来的消息,并没有提到参与火并双方的身份,所以就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遐想和猜测的空间。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总是有着不同的理解。
关于“枪击案”火并双方身份的问题,经过广泛的传播和演绎以后,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版本和说法。总揽这些坊间流传的说法,参与火并双方的身份问题,差不多涉及到了三江城里每一个黑道社团里的每一名重要人物。
这些坊间广泛流传的说法,自然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深切注意,特别是引起了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三江市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公安机关最先得到的信息也是来自于坊间广泛流传的版本,随后有公安人员通过一些“内部手段”得到了证实,确实是几天前在三江河畔发生过枪击案。
有关这次坊间流传的枪击事件,公安局的专案会议正在紧张的进行。
公安局长陈洋有些恼怒,义愤填膺的冲下属说道:“各位,对于这起事件,不知道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总之,我本人是深感愤怒的。这都什么年代呢?竟然还有人敢于这么公然的进行黑社会火并事件。请大家注意我所说的‘公然’,它说明我们三江市的黑社会组织已经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由于近些年三江市的社会治安一直非常糟糕,黑社会犯罪活动持续猖獗,所以这些年三江市的公安局长就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陈洋局长到任刚刚半年的时间,面对三江城里糟糕的治安情况,很多时间也是束手无策,倍感无奈。
作为一名公安局长,陈洋的脾气相对火暴了一点,城府则少了一点。原来在省公安厅从事刑侦工作的时候,他就是出了名的火药桶,经常是一点就炸。有些时候为了办案的需要,他甚至不惜付出背受处分的代价,采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等违反正常规定的非常规手段。
陈洋还有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有些死脑筋般的坚持原则。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情,无论是什么级别的领导或者多么亲近的家属打招呼,他都不会给丝毫的面子。所以,以前在省厅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敢于公开顶撞领导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敢于不听领导招呼办事的人。
有那么几次,就在省厅的办公大会上,为了案子的需要,陈洋甚至和省公安厅厅长谷正石当场吵了起来。随着陈洋自顾自的在那慷慨激昂的发言“辩论”,将已经年过半百的谷厅长给气得脸色越来越差,所有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而他自己却还浑然未觉。会一散场,他就像是个没事人一样,该办什么案还是办什么案,该找哪个领导汇报工作还是找哪个领导汇报工作,碰到谷厅长还是只是礼貌性的点点头而过。
有一些关心和爱护陈洋的领导,曾经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改一改那火暴的脾气,至少是不要公然的去和领导发生冲突。领导们好心好意的提醒他,在工作中最好是委婉谦虚一点,说是有利于他将来的提拔升迁。但这所有的好意,都被陈洋以一句“我只按原则办事,绝对不会去做那些溜须拍马的事情”给顶了回去。

对于陈洋这个刑侦技术上的一把好手,包括谷厅长在内的省厅领导,对他都是又爱又恨的。领导们都非常看重他的技术本领,也很欣赏他那敢于直言、不屈权贵的性格,但对于他那“丝毫不会转弯的直肠子”的火暴性格,却怎么也有些接受不了。
省厅这次派陈洋到三江市来任公安局长,是有着相当大争议的。为了他的任命,省厅领导光是常委会就开了好几次。有领导赞成,有领导反对,而且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都显得相当的有道理。
陈洋最终能够走马上任,还是得益于谷厅长的大力支持。
在最后一次常委会讨论会上,谷厅长情绪激昂的冲常委们说道:“就我本人来说,是绝对支持陈洋到三江市去的。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就在最近这几年,三江市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任公安局长。可去的那几位公安局长,要么是迅速的和三江市的黑恶势力同流合污,要么就是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最后干脆当起了‘混日子’的公安局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没有用心思、想办法去改变三江市混乱的治安境况。对于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得好好的总结,我们绝对不能再一味的走马灯的给三江市派公安局长。要是再那么做的话,老百姓会怎么想我们呢?他们一定会说,这说明我们这些省厅的高级领导没有用,连一个好的公安局长都不能为他们选出,只能是白白的浪费掉纳税人的钱。”
谷厅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眼与会的公安厅常委,接着说道:“自古以来,有一句俗话说得很好,‘重症需要猛药,乱世需要重典’。三江市里长期的混乱状况,就需要陈洋这样一位具有‘火药桶’性格的专业尖子去当局长。三江市再也不需要‘和稀泥’的公安局长,而是需要一位敢于大刀阔斧的搞改革的局长。对于陈洋,我们大家都是了解的。至少有一点可以绝对保证,他去那里当局长,绝对不会和一些不法分子同流合污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坚信,在办案的过程中,他也绝对不会和一些领导或者同僚讲情面,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办案环境。至于说他本人缺少了一些城府,主持公安局全局工作的过程中,肯定是刚正会多了一点,权衡会少了一点。我们对此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态。看待一个同志,我们一个一分为二的看待,看问题当然应该看主流。唯物辨证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所有的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
在谷厅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讲解下,最后的举手表决时,常委们终于都举起了“赞成”的手。也就是那样,陈洋终于得以出任三江市的公安局长。对于他的走马上任,包括谷厅长在内的多数持“赞成”意见的领导,都是寄予了厚望的。
谷厅长非常希望,陈洋能够担当起重任,彻底的扭转三江市的混乱状况。
“陈局,光是听闻一些外面的传言,就作为黑社会火并的大案特案来侦察,这似乎有些不合适吧?”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邱山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在三江市里,邱山可是一名绝对响当当的人物。他从一名基层的派出所民警干起,一直干到了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的位置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让许多人不得不服的事实。而真正让他享有盛名的原因,则是由于他本身在黑白两道具有广泛的关系。三江市里暗地里有一个流传的说法,不管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只要能够请动邱山这尊大神出来帮忙的话,那么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随着邱山的一路升迁,伴随着他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对他有意见,认为他作为一名公安人员,和三江一些明里暗里的黑社会分子走得太近了。令人奇怪的是,邱山对于自己的行为总是能够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让那些对他质疑的领导干部,最终因为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