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章 不能喝的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巨爱怜地摸了摸王娩王储的头:“不错,半年多未见,你们又长高了一点。”
“大哥,州学里都轰动了,如果大哥你在延州做官,估计都有许多学子想投笔从戎。”
“我就是在延州做官,也不会让他们投笔从戎。”王巨说道。
让士子做大兵哥,自己想作死啊?
不过那三战,确实让西北百姓感到扬眉吐气,以前的宋朝,在军事上太窝囊了。
另外它的负担也不重,几乎就是华池县自己数营兵力做到的,对后方百姓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如果象种谔那样玩,抱怨的人又胜过了扬眉吐气的人。
但这个时机并不多,以后西夏还敢继续分兵抄掠,好让宋朝一个个从容地包饺子?至少王巨在边境上,那一处都不会有西夏人敢象以前那样大咧咧地抄掠了。
“你们来了,正好,就在华池呆上一段时间,特别三弟你,这段时间里,就跟着我吧。”
王巨这是在教导王储如何做人。
华池县迁徙的蕃人共有一千余帐,大大小小的近二十个村寨,包括野屈寨与鸡儿寨,还有野龙咩胜所在的原先那个野虫寨。
人数并不算太多。
不过与汉人不同,蕃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水草丰美的场所。
与汉人不同,蕃人又喜族聚,也意味着不能将他们打散了。分散到后方的各村寨,而是整寨整寨的向后方迁徙。
蕃人计户松弛。许多蕃户根本就不在户薄上,更增加了迁徙的难度。
所以想要大家没有怨言地完成迁徙任务。不仅涉及到民生、道路,各寨的风俗,还有水利等各个方面。
一场迁徙下来,可以看到许多人间的百态。
这便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王郎,我也要跟你去。”李妃儿说道。
“会很苦的。”
“我才不怕苦呢。”李妃儿做了一个怪脸说道。那意思分明是说,又来了,休想吓唬我。
与琼娘相比,李妃儿少一分心机与老成,多了一分单纯。毕竟生长环境不一样。不过这分单纯。却让王巨很喜欢。
野龙咩胜说道:“不用怕,真不行,我做一个肩舆(简易的轿子),让我那两小子抬着小娘子。”
“咩胜,你就不要凑热闹了。”
王巨索性将大家一起带出来,跨过华池桥,在河那边也有一个小砦子,因为新蕃骑规模越来越大,王巨索性在秋后将那个砦子扩大。建成了新军砦,百姓又称它为西华池砦。
原来华池水上有一个简易石桥,王巨又发动百姓与兵士,再加上战俘。修建了一座象样的石桥。与蔡襄修的那个跨海大桥不能相比了。并且又使用了火药开山采石,轰碎的石头,小的铺路。大的用于建桥,建砦。或者扩建各个百姓的寨墙。主要用费就是这个火药钱,以及一些器材车辆的损耗。石灰的成本,因此用的钱不是很多,只有一千贯。
扩建这座桥还有一个用意,明年开春后,不仅修通达鄜州的道路,也修通达敷政县的道路。若是这两条道路修好了,华池不再是子午山下一座孤县了。
其中不少迁徙的蕃部,便安置在西华池砦一带。
王巨又派人买来许多紫云英的种子,还从王家寨搜集了许多苜蓿的种子,让各个蕃族撒在山野上。有了牧草,才能更好的放牧。能放牧,这些蕃子生活才有了保障。然后又修了三座小水堰,一些引水渠,这里临近华池水,只要水利完善,不愁生活与灌溉用水。
这些都是细节,但是有效的细节。所以迁徙很苦,怨怼却很少。
王巨去的地方便是西华池砦一带。
他来到一个小寨子,问寒问暖。
问一问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王储他们还小,一会儿乏味了,跑到华池水畔嬉戏。
初冬已临,河水清澈,李妃儿说道:“好漂亮的小河。”
北洛河虽然在宋朝叫清洛水,可是真心的不清。杏子河在宋朝叫浑州川,虽与浑浊没有多大关系,但确实也开始浑浊。
李妃儿虽生长在富裕的人家,但活动范围不是很大,要么去了一趟云岩县。因此在她的记忆里每一条河流都是浊浪排空,黄水翻滚。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澈的小河,忍不住来到河边,捧了河水喝了一口。
“好甜。”
“不能喝啊。”王紫川说道。
他就是野龙咩胜的大儿子,两个儿子,王巨根据他们的名字发音,改名为王紫川,王紫山。
再加上归娘浪埋到来,王巨那个宅子开始有了生机。不过能真正派上用场的人依然不多。好在他们岁数不大,都有极强的可塑性。载培几年后,就能替王巨做事了。

“为什么不能喝。”
“明公当时杀死了许多西夏人,那些西夏人没办法逃,一起逃到河中淹死了,然后尸体腐烂,漂上来,还是仇县尉带着衙役打捞,捞了好几天,才将尸体捞完。”
王紫川话音未落呢,李妃儿就伏在地上呕吐起来。
王巨正在不远处指挥大家挖一条引水河,这条引水河修好了,将会灌穿好几个村寨,不过得修一个陡门,不然汛期到来,那几个村寨低洼处将会泛滥成灾。
他看到这边的情景,立即走过来问:“妃儿,怎么啦?”
“我不知道这河里死了很多人,喝了河里的水。”
“那是多会儿的事?就是死了人,腐烂的东西,早就流到大海去了。最少也流到了京城,看看。”王巨喝了几口。
但别说,即便到现在。也很少有人敢直接饮用华池水。
“王郎,你真杀了很多人?”
“不多不多,你看那群衣衫褴褛的人,他们就是战俘,只要投降了,我就会不杀他们了。”
杀人,对于李妃儿来说,太遥远了,简直不可想像。
“你有没有杀人?”
“杀了。不过我小时候就杀过人。”王巨摸着鼻子说道。
李妃儿捂起嘴巴,野龙咩胜在边上咧开嘴大笑。王巨说很苦,其实真的很苦。初来到华池县,各种各样的安排,绞尽脑汁。接着惨烈的战斗打响,王巨都不得不身临前线。没办法,不放心,就象张齐贤那样,张齐贤想身临前线作战啦?也是逼的。接着又广修水堰道路。事儿还没有结束呢,迁徙开始,事儿便更多。
这段时间王巨几乎就在城里城外奔波了。
也许深冬来临,才能休息一会。
但到了明年。事务又会再度多起来,甚至这些蕃子迁徙到后方,弄不好就会与原来的村寨发生新的冲突。这也要慢慢化解。不过若做好了。明年秋后说不定就有一个大治年光。
可他不知道,明年秋后才是真正的大劫。
“王储。你不要玩了,跟在我后面。”王巨又喝道。
一天视察下来。又处理了一些小事情,王巨返回家,说:“冬至马上就要到了,妃儿,你要带着二妞三牛回寨中,替我祭拜父亲。”
“恩。”
“三牛,你过来,我问一问你学业。”
问了问,不是很满意,王巨心中说,延州州学真不行哪。他挠了侥头说:“三牛,你再学习一两年时间吧,真不行,明年年底,你们也来华池县,在我身边呆上一段时间。我再想办法将你们送到雎阳书院。”
“那么远?”李妃儿诧异地说。
“在京城我就有这个想法了,不过三牛还小,我放心不下,后年差不多能送进去了。妃儿,你不要说远,那是天下有名的书院,不是什么人想进去就进去的。范仲淹就是在那个书院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才能唱名东华门。”
“大哥,你不是也没有去书院读书。”二妞说道。
“但我随恩师张公读了两年多的书。”
“要么让三弟也拜张公为师。”
“不行,张公以前是云岩知县,小县,又不是前线的县,事务少,才有空教导我。如今他是渭州的签判,事务繁忙,那有多少空来教三弟。况且随张公学习,还不远在渭州,渭州与南京有什么区别?二妞,你知道老鹰如何对待它们的孩子吗?小鹰小的时候,老鹰也是百般痛爱,但稍稍长大,立即将它们抓到空中,强迫它们学会飞翔。你与三牛长大后,也要学会单独飞翔。”
正说着,屋后传来一阵香味。
小主母来了,野龙咩胜的婆娘买来一头羊,归娘浪埋亲自操刀宰割,然后让他妻子与野龙咩胜的婆娘烹饪,归娘浪埋的媳妇又放了一些香料,香味袭人。
王巨说道:“吃饭吧。”
李妃儿与王娩王储在华池县呆了几天,大家对他们十分尊敬。
实际若是没有迁徙之举,华池县已经大治,王巨的强势剿匪强势杀敌,境内井然,什么强盗土匪要么逃走了,要么潜伏起来动都不敢动。再加上王巨的一些安民之策,百姓十分感谢。即便在蕃人眼中,他的威信也很高。但反观安化县那边,迁徙却造成了许多矛盾,甚至有的寨子因为没有安置好,不愿意只从官府意见,冒着危险,留在原处不迁徙了。不过这类寨子很少,孙沔也是老于吏事的官员,因此做了变通,愿意迁的迁,官府配合,不愿意迁的也不强迫。虽然那边闹出一些矛盾,但问题也不大。
就在大家忙忙碌碌时,葛少华风尘朴朴地从京城返回。(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