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圣贤的无为之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德国怎么就这么厉害,那时候有马克思了?”玉帝还记得马克思
“有了,他的主义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传人中土的。”岐伯回答。
“那德国的皇帝就是用的马克思主义?”玉帝还搞不清楚阶级问题。
“怎麽会?他们是冤家,还有这个德国他不叫皇帝,叫总统,当时是希特勒做总统,他热衷于资本主义里的垄断。”岐伯回答。
“怎样的垄断?咱们的大易里有吗?”玉帝关心他的思想有没有被边缘化。
“垄断打比方说吧,就是赢政开了家老友粉店后,就想把这个粉的生意都给独占了,于是就采取各种办法排挤对手,如打价格战、霸占供货渠道或者就使用见不得人的下三滥手段,总之无所不用其极。”岐伯对商业也很精通。“哦!这不是咱们周易里的阴极理论吗?”玉帝恍然大悟。
“正是。”玉帝开朗了岐伯也满意了。
“那英国,甚至整个欧洲怎么和德国有这么大的距离?这德国真的有德了?”玉帝问题真多啊。
“德国的道是从英国那里学的,但又有所不同,如他们不要皇帝了,而是设立总统,但这个总统是虚位,没有实权,政府首脑总理掌握着实权.德国总统任期5年,总理任期4年。另外再不同的是德国的议会是军人掌权,代表资产阶级,所以德国的工业发展得到了总统的全力支持。再者是自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德国也涌现了无数对后世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就是举世闻名的德国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的成果为德国工业的长盛不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乳液。”岐伯介绍。
“对了,什么是科学家?”玉帝不明白这个新的名词。
“哦,这些科学家都是老子的徒弟庄子的道家门徒,擅长通过开膛破肚寻找真理。”岐伯把科学说得如此恐怖。
“哈哈!”和大人大笑道:“这样岂不是要先死了许多的人?还是是我们的玉帝和伏羲王高明啊!立天地之间,观鸟兽之类就得到了,既不伤生命,又环保,是前无古人,后无------”
“好啦,和大人不要肉麻了,”和大人还没有说完就被玉帝打断了,但可以看出他还是满意的,毕竟这里面真没有夸张的水分。接着又说道:“岐伯,你说说思想解放对科学家的意义?”
“思想解放与君主有直接关系,如一个君主把自己封为是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理论家,那人民还需要再研究学问吗?你都已经达到顶峰了。”岐伯说的是理。
“不妥,不妥,这样不是映射玉帝了啊?”和大人捞到了讨好玉帝的机会。
“这不一样,玉帝和伏羲等是创世主之列,他们给万物提供了一个没有限制的广阔空间,并没有方向上的任何限制,这是后人无法达到的顶峰,后人要做的其实只能是尽量去充实这个圣人已经划好了的空间,让它无时无刻都在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去开启大众的智慧,壮大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可以一同感受到宇宙的广大,从而不再错过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天,以让藏在思想中的美丽不再羞涩,都能够尽情地在这个包容的空间里绽放出鲜艳的花朵,丰富这个因为缺少色彩而冷漠的世界。”没有想到岐伯的文采和李白还真是伯仲难分。
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百度甚至情不自禁地高呼“玉帝万岁!万岁!”这让和大人愣得是自叹不如,但总算还反应敏捷,也“万岁!万岁!”地高呼起来。
“好啦,好啦!”玉帝摇摇手示意停下。
大堂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这其实就是老子倡导的无为之治,我琢磨了许久都没有想通,现在经过丞相这么一说算是豁然开悟了,都是道济那假和尚误导了我啊!”乾隆终于得道了。
老子在一边微微地点头,他的理论终于被发扬光大了。
“老子大人,对于无为之治,我还是有些疑问,你可以举些例子吗?”是大嗓门还没有及格。
“哦,这么说个反比吧,三国时有个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说的是这个马谡自认为熟读兵书,就认为是军中最厉害了,可以不需要别人做军师了,结果他没有接受符合事实的建议,而把军队布置在山上安扎,结果被围歼了,而如果他不把自己看得那么了不起,那么他就可以听到许多的建议,集思广益,然后再总结起来就是把军队布置在山间通道当中,这样他就不会失败了。”老子引用典故来解释,这样的方式通常对儿童最有效。
“他这是刚愎自用,而我如果可以虚心采用大臣们的意见,那不是无为之治了吗?”大嗓门又反问,看来还是难上道。
“象是无为之治,因为这只是凭你个人的一时情绪,毕竟还不是一种制度,哪天你不正常了,这个大家庭不就出大问题了吗?”岐伯替老子管教低劣学生。
“那两仪制度就没有不正常的时候了吗?这德国不是发动了两次战争?失败了两次?”大嗓门还是不服气。
“德国和日本一样,他们建立新制度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强国,他们在和平时期就已经在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而他们能够在战败后又迅速地发展起来其实应该说是两仪制度的优越性,怎么是缺陷呢?”岐伯反问大嗓门。
大嗓门一时半会想不出说什么了?
“哦,这个德国在和平时期就已经在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乾隆对这个热衷侵略的国家很好奇。
“是的,在整个战争的前半个时期,它根本不用在经济方面做什么特别的努力或动员,也不必完成那些痛苦的和平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工作。只有在闪电战失败、不得不对军事资源实行全面动员之后,德国的‘战争经济’时期才真正开始。如在1919年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国防军就在为德国的重新武装而秘密努力,但是直到希特勒上台时为止,德国的总体经济政策都是建立在和平国家通常的那些经济需求上的。直到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经济开始向总体化的重整军备目标转变。这样的转变,是与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的。而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又是由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明确阐明的长远目标所决定的:即‘扩张领土’和‘征服生存空间’。政府为战争进行的整体经济计划,德国的军备力量在1936年就已经赶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英国、法国等国的军备力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纳粹德国的累计军费开支已经达600亿帝国马克,所占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从1932年的4%增加到了1938年的50%,相当于德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国的军费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美国为1%”岐伯的介绍让司马迁很佩服。

“德国经常发动战争,那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资源用来消耗?他们农业也发达?”乾隆继续问。<
“他们没有多少资源,如在希特勒执政的初期,制造军火的原料和农产品都发生过短缺情况,军队的汽油储备也即将耗尽。这种物资短缺是德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苛刻条件造成的。而且政府既要照顾到军费开支,又要满足民间的经济需求,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直到1935年,德国规定了最高工资限额,国家得以从全国岁入中抽调更多的钱,才得以偿还了日益增加的公众债务。当然,德国的总统希特勒也很有一套忽悠百姓勤俭节约的办法,”岐伯没有说完。
“又是忽悠,该不会是从中国东北的赵本山那里学的吧?”和大人插话。
“那个时候,赵本山他爹还不知道他娘在哪里呢?竟胡说八道。”大嗓门反感和大人打岔。
“德国人确实是喜欢中国的东北,可能有感染吧,所以希特勒的演讲特别令农民工兴奋,他领导的纳粹提倡德国的人民大众应该过一种朴素的、农民式的简朴生活,求温饱不求奢华。号召人们用鱼代肉,用黑面包替代白面包,用人造黄油替代真正的黄油。高级食品如野味、贝类、鱼子酱、肥鹅肝和进口的高级酒类仅仅在大饭店和高级食品店里出售,享用这些美味被宣传为非德意志的、罪恶的和堕落的行为。普通的中产阶级美味如热带水果、进口肉类、咖啡、白面包和新鲜黄油,在德国的市面上也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总体上讲,在当时德国这种‘大炮代替黄油’的政策下,民生只是次要的问题。”岐伯介绍得非常详细。
“没有足够的资源,那长期打仗可就麻烦了。”乾隆有打仗的经验。
“是够麻烦的,所以他们的对外战争中所使用的战术从来都是‘闪电战’。而且利用他国的资源来支持战争也在他们的计划中,如1943年德国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铁矿石、硫、硅、氮都来自被占领国家。从1941年开始,德国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内,以保持他们的生产速度。在德国人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下,欧洲每个国家都要为供养庞大的德国怪兽而耗尽力量。俄罗斯提供奴隶劳工和各种原料,乌克兰提供小麦和玉米,丹麦和荷兰提供奶酪、肉类和黄油,挪威提供电力,瑞典提供矿石,瑞士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匈牙利提供铝矾土,罗马尼亚提供石油和小麦,比利时提供钢铁和机器,法国则提供从粮食、酒类到钢铁、铝、武器、引擎、汽车----无所不包的东西。当然,与战争无关的私人小汽车、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钢琴等消费物品在战争结束前,都不准再生产。不过这不限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也是如此。”岐伯又介绍了如此多的历史知识。
“战争需要许多武器,就必须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这个德国是如何做到的?”乾隆问这么仔细,难不成他还想打仗?
“德国启用了一名有能力的劳工头头——沙克尔,他对就业大军负有监督和统制之责,是迄那时为止劳工方面最大的权力。为了增加劳工的数量,他个人有权力颁布法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及制订他认为需要的政策,而置劳工部于不顾。也因为各地方长官的支持,沙克尔的权力得到了巩固。1942年4月6日,他颁布法令宣布这些地方长官是他的代理人。沙克尔是制订劳工政策的最高官员,而他最关心的是从国外征集劳动力。其次是对德国的工人进行等级评定。最优秀的熟练工人可以得到最优厚的供给和丰厚的奖金。沙克尔的工作卓有成效,仅1942年一年,德国的劳工数量就增加了13伯连包工头这样的细节也清楚。
“我们网上有个说法,说一部最好的引擎,中国是几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仿造,美国是几个工作小组在部门里打造,而德国是许多工人在工厂里打量生产,就是说一个德国工人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科学家。”百度说的真不是夸张。
“德国真是人才充足啊!”乾隆不由赞叹起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